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4篇)岁月在不经意中流逝,又是一学期到了,学校的各科教师们可以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能够使新学期的教学更有目标明确。您在写教学计划有什么秘诀呢?编辑特别从网络上分享的“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4篇)”,请在参考下载后,可以继续下载收藏!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第一篇】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2、教学重点:1掌握衣藻和水绵的特点;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海带、紫菜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点。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根的生长和茎的生长;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以及水运输的结构特点;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4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呼吸作用;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教学难点:1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2藻类植物的特征;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3花的结构;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4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5植物的呼吸作用;6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7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情分析: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在两次大考中成绩都还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班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以此为基础的应用肯定就更糟糕,整体来看,错别字、审题不清、粗心是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一班的高分还算比较满意,但是由于后进生的成绩太低,导致平均分不高,要想提高一班的平均分,必须抓好中游以下的学生,当然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别,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过关,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问题即可,在此基础上,对少数学生进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数学生不能太为难他们,但也不能放弃。二班的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大大超过一班,从成绩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生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满意,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六个学生不及格)不是很理想,下学期要在这几个身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教学措施:1、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6、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德育渗透:生物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不仅因为它是自然科学,是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而且它的丰富内涵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本学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和古代生物科学成就,都会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同学们更会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丰富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如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生物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很好教材。实践观点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这些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群众的实践经验(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结合生物学渗透这些知识,就会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学,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生物实践活动还可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等。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生物科学史、科学家的事迹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都可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生态学观点,增强环保意识,这对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都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神的好教材。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1周1、藻类植物2、苔藓和蕨类植物第2周种子植物第3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第4周开花和结果第5周开花和结果单元测试月考1第6周测试反馈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第7周期中复习第8周期中测试第9周五一放假第10周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第11周学生对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以及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查缺补漏第12周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3周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月考2第14周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5周单元测试测试反馈第16周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第17周期末复习第18周期末测试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第二篇】教材分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课时及内容安排本节内容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师以课前准备的“各国人均收入情况”导入本节知识的,将学生引入到“计划生育”这一主题中来。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性活动内容:1.以小品“超生游击队”情节为探究线索的──“超生的后果”。2.以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采用数学推算方法来进行的探究──“晚育的意义”。3.以分析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通过上述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对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各项技能的训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技能目标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学方法以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为本章节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设计、数据分析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材料搜集、课堂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观看小品,教师自制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材料用具《超生游击队》小品的碟片。进行探究活动的用具:乒乓球或卡片等。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材料。参考资料“各国的国民收入比较”资料。优生优育的方法。【课题】计划生育(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第三篇】一、教育目标: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根本现实、概念、原理和规则等基础常识,了解并重视这些常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展开中的使用。2、学生开始具有生物学操作的根本技能、必定的科学探求和实践才能,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学生能了解人和自然调和展开的含义,进步环境保护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情绪价值观。4、开始构成生物学根本观点和科学情绪,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材和学生状况剖析教材结合新课程变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常识系统,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求活动,进步了学生的着手才能,培育学生的协作探求的科研精力。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敏使用的常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常识,重视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常识面。学生刚步入初中,面临繁复杂乱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习惯,乃至呈现手足无措的状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爱好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习惯新学习环境,把握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而学生差异较大并且明显。三、教育的办法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备课时,常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习惯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育时,灵敏、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把握根本常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洽谈有展开提升的空间。一起,注意学生的着手及协作探求才能的培育,从学生的现有常识及日子经验动身展开教育,培育学生以生物学的视点发现日子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回答或寻得答案。四、教育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第一章周围的生物3课时第二章探索生命3课时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2课时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4课时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10课时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课时一、课程总目标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根本现实、概念、原理和规则等基础常识,了解并重视这些常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展开中的使用。2、学生开始具有生物学操作的根本技能、必定的科学探求和实践才能,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学生能了解人和自然调和展开的含义,进步环境保护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情绪价值观。4、开始构成生物学根本观点和科学情绪,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5、学生能将生物常识运用到日常日子当中。二、教材和学生状况剖析(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变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常识系统,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求活动,进步了学生的着手才能,培育学生的协作探求的科研精力。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敏使用的常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常识,重视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常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日子的关系。(二)学生状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临繁复杂乱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习惯,乃至呈现手足无措的状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爱好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习惯新学习环境,把握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而学生差异较大并且明显。三、教育的办法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备课时,常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习惯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育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趣味如:进行课堂竞赛等;教育手法灵敏、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把握根本常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洽谈有展开提升的空间。一起,注意学生的着手及协作探求才能的培育,从学生的现有常识及日子经验动身展开教育,培育学生以生物学的视点发现日子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回答或寻得答案。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篇【第四篇】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