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原卷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卷第1页,总20页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一、选择题1.(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A.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B.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C.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2.(20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能够佐证材料观点的是①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②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加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2021·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维护世界和平B.社会制度的差异C.经济军事实力强大D.全面冷战的开始4.(2021·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德国的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5.(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实质是霸权主义战略。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A.冷战政策B.门户开放政策C.绥靖政策D.马歇尔计划6.(2021·云南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展开了持续数十年的“冷战”,影响了二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7.(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A.西欧国家的联合B.冷战政策的推行C.多极格局的出现D.殖民体系的瓦解8.(2021·安徽中考真题)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A.推进了冷战政策的实施B.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C.消除了共产主义的影响D.阻碍了意大利经济恢复9.(2021·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编写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中的①②应该是A.①《华沙条约》②一超多强B.①《华沙条约》②两极格局C.①《九国公约》②一超多强D.①《九国公约》②两极格局10.(2021·山西中考真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指的是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置试卷第3页,总20页11.(2021·湖南中考真题)一个时代的高频词汇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向。以下高频词汇中能反映当代社会特征的是A.利物浦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B.互联网知识经济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以工代赈国会纵火案D.蒸汽机铁路时代东印度公司12.(2021·河北中考真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这说明“调控”的影响是A.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B.根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C.揭开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序幕D.使资本主义继续获得发展13.(2021·山东中考真题)1980年,尼克松警告: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否则80年代中期将是美国和西方最危险和最严峻的时期之一。这是因为当时美国A.经济发展放缓B.进入“新经济”阶段C.社会繁荣发展D.主宰了世界经济命脉14.(2021·湖北随州市·中考真题)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福利国家的失业者地位都很高,导致有些人不愿意去干活,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主动失业现象”说明A.福利国家”制度缓和了阶级矛盾B.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非常优厚C.“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定的弊端D.福利国家的劳动者大多懒惰成性15.(2021·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下图是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图。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欧洲一体化推动了西欧经济的繁步B.西欧国家组成了欧洲联盟C.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16.(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下图为某网站介绍当前欧洲经济形势文章的配图。该文章及配图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有可能是A.欧洲各国推行公民普遍享受福利政策B.当前欧洲各国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C.福利国家所造成的社会弊端日益显露D.超前消费是解决债务危机的重要手段17.(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与下图直接相关的历史信息是A.冷战的发生B.德国的分裂C.北约的建立D.欧洲的联合18.(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先后宣布建成了A.政府干预经济制度B.“福利国家”C.自由资本主义制度D.计划经济体制19.(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计划经济体制D.系统教育体系20.(2021·安徽中考真题)1970年,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指出,过去的福利政策“使穷人堕落,是纳税人受骗,”必须进行改革,政府应当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据此可知,福利政策A.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B.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试卷第5页,总20页C.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21.(2021·四川遂宁市·中考真题)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1951年和1970年世界工业生产产量比重结构,推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A.杜鲁门主义推行B.欧洲一体化发展C.美国军事订货刺激D.欧盟的建立22.(2021·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某国际组织中,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拥有统一的护照,发行统一的货币。这个国际组织是()A.欧盟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3.(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改革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B.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终止新经济政策C.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缓慢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24.(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王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A.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B.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C.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25.(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从下表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发展速度下降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民众生活得到提高26.(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A.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B.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C.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27.(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始于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C.纳米比亚的独立D.联合国的成立28.(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题)下表中的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时间历史事件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60年“非洲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9.(2021·四川遂宁市·中考真题)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人民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B.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试卷第7页,总20页30.(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D.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二、综合题31.(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欧洲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国和俄国影响的加强。战后,英法等传统大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主导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国协调开始了……《凡尔赛和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因此,凡尔赛体系带来的将不会是永久的和平,而将是新的、更大的危机和冲突。——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和冷战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格局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毕竟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材料三在20世纪40-50年代,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经常被苏联一票否决,而在今天“新的世界秩序”中,倒是美国经常使用它们的否决权。从不需要否决权到依赖否决权,说明美国地位不提反降。——张世鹏编译《全球化与美国霸权》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什么?在这次全球性大国协调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爱国运动?结合《凡尔赛和约》内容,概述凡尔赛体系为什么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2)材料二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是对哪一政策的描述?两极格局使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中国利用这一契机,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地位不提反降的情况下“新的世界秩序”会如何发展?32.(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东欧、亚洲以及拉丁美洲建立了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深入,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世界史》材料二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探索。——《世界现代化历程》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苏联、美国的国际地位及相互关系。据材料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哪年被称为“非洲年”?据材料二,概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