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9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29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考点118冷战1.(2022年四川乐山)下列哪个史事是其它三个的原因A.德国的分裂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美国推行“冷战”政策2.(2022年湖南衡阳)对于马歇尔计划,人们的观点如下表所示。其反映了年代主流观点20世纪50年代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20世纪60—70年代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B.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C.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D.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3.(2022年湖南邵阳)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引发俄乌冲突的原因之一是乌克兰企图加入成立于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某军事集团。该军事集团是A.北约B.华约C.东盟D.欧盟4.(2022年江苏扬州)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这表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A.复苏欧洲经济B.促进国际贸易.C.军事对抗苏联D.遏制共产主义5.(2022年江西)漫画反映了【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A.德国分裂B.欧洲联合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6.(2022年四川泸州)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柏林墙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154千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这A.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B.加快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C.反映了美苏冷战加剧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7.(2022年山东泰安)《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中提到:“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采取的军事措施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成立华约组织8.(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于1955年5月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苏联随即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这导致A.美苏冷战开始B.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C.两极格局形成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9.(2022年广东)苏联认为,马歇尔计划中包含这样一种企图,即干涉欧洲国家内部事务,使这些国家的经济从属于美国的利益。为抗衡马歇尔计划,苏联加强对东欧各国的经济援助。这表明A.“欧共体”建立B.反法西斯战争胜利C.两极格局已结束D.美苏矛盾不断升级10.(2022年甘肃平凉节选)20世纪的西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食,重新瓜分势力范国,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城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了华盔顿会议。——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完的实质内客,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狂。另外,冷战的两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美苏两国之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摘编自徐螫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1)根据材料一,列强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11.(2022年湖北随州)王老师以“历史时代主旋律”为主题设计了探究性学习内容。请你帮小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探究一:看图说史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探究二:史料解读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探究三:历史感悟小明课后按照王老师的要求搜集材料,感悟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宗旨的承诺……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摘自李东燕《人类命运共同体》(1)王老师让小明探究: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地是东方,为何偏偏向西航行。你能帮小明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吗?依据探究一中的航行图,说说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世界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结合探究二中的史料和所学知识,请帮小明分析美苏两国二战中能“友好合作”的主要原因以及战后“冷战”出现的原因。小明根据探究二的材料,给20世纪40、50年代的世界拟定了一个时代主题,以下选项中最为恰当的是。A.团结与共赢B.合作到对抗C.多极化趋势(3)结合探究三中的材料,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怎样的时代主题。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请你帮小明就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12.(2022年山西晋中)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维新期间,中日两国采用近代条约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在英美支持下,日本以中韩邻国的沉沦为代价,由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嬗变为主导东亚的帝国主义强国……二战后,无论是冷战敌对,还是邦交正常化乃至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演进均与世界形势关联密切,构成东亚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宋成有《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材料二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表现在20世纪50~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1)根据材料一中划线部分的时间提示,简述中日关系的演变。(2)根据材料二,列举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和对抗”的表现。(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13.(2022年山西)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维新期间,中日两国采用近代条约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在英美支持下,日本以中韩邻国的沉沦为代价,由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嬗变为主导东亚的帝国主义强国……二战后,无论是冷战敌对,还是邦交正常化乃至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演进均与世界形势关联密切,构成东亚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宋成有《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材料二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表现在20世纪50~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1)根据材料一划线部分的时间提示,简述中日关系的演变。(2)根据材料二,列举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和对抗”的表现。(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大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考点1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22年黑龙江龙东)1993年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2.(2022年山东东营)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A.国际联盟B.法西斯联盟C.欧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联盟3.(2022年山西)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A.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B.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C.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D.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4.(2022年河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它的对外政策思想也发生变化。它把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视为其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它”指的是A.美国B.德国C.日本D.印度5.(2022年安徽)下图是某国际组织1958-1986年的发展历程示意图。该组织A.构建了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B.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C.致力于制定和规范全球范围内多边贸易协定D.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6.(2022年湖南衡阳)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7.(2022年湖南怀化)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福利制度的实质是A.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C.成为人民的社会权利D.彻底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8.(2022年河南)1991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宣称,要“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企图未能实现:2004年,日本又改变了“入常”策略,最后也归于失败。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反省历史融入世界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9.(2022年云南昆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770-1840年的70年间,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约20倍。但是,资本家不断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廉价雇佣童工、女工等办法梓取广大工人的血汗,工人只能接受被奴役被压榨的命运:机器的广泛使用,导致工人进一步失去自由,加速了工人的“相对贫困化”,饱受苦难的工人阶级展开了激烈的反抗运动。---据《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材料二面对经济大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的重大举措之一是1935年8月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教济。该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成为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等(2)材料二中,罗斯福在实施“新政”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企会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