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选择题1.(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D【详解】由于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力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符合题意;ABC项都属于政治革命,排除。故选择D。2.(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展的是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英国“光荣革命”D.日本“文明开化”【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中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或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大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的扩展,D正确;但丁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A排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5世纪末期,B排除;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属于17世纪后期,C排除。故选D。3.(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故A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B试卷第2页,总27页错误;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故C错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错误。综上答案A。4.(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A.明治维新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人权宜言》与美国独立C.《独立宜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D.《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A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独立,《人权宣言》是法国的法律文献,排除B;《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法律文献,排除C;《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主持制定的。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故选A。5.(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A.摆脱民族危机B.加强中央集权C.仿效中国典章制度D.结束幕府统治【答案】B【详解】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大化改新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明治维新结束幕府统治,ACD都具有片面性,不是共同点,排除。6.(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在面临内忧外患情况下学习西方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③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故①②④正确。综上故选B。7.(2021·山东中考真题)1864年8月,一名美国北方士兵写道:我们这边的部队几乎都是黑人部队,只要有命令,这些执着的进攻魔鬼就会--直攻到城里去。称黑人为“魔鬼”,说明美国存在A.霸权主义B.强权政治C.恐怖主义D.种族歧视【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1864年”“我们这边的部队几乎都是黑人部队,只要有命令,这些执着的进攻魔鬼就会--直攻到城里去”结合所学知识,虽然美国内战期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奴隶得到解放,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D正确;题干称黑人为“魔鬼”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无关,排除ABC。故选D。8.(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在美国历史上,林肯(1809--1865)的历史贡献是A.颁布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B.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C.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D.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答案】C【详解】1862年,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故C符合题意;A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B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文献,排除;D是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法律文献,排除D。故选C。9.(2021·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关于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试卷第4页,总27页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废除了农奴制度B.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的C.美、俄、日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详解】19世纪60年代的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分别是指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三者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D正确;美国内战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不是农奴制度,A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为首的农奴主阶级领导的,日本明治维新是由天皇以及主张学习西方的中下级武士领导完成的,B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得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18世纪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是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C排除。故选D。10.(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1863年元且,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可能是因为A.美国独立战争胜利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C.林肯当选美国总统D.《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1863年元且,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和所学知识,南北战争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一法令极大地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B正确;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A排除;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C正确;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后,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就是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D排除。故选B。11.(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2020年5月,美国警察暴为执法,致使黑人弗洛伊德死亡,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美国“种族主义”的谴责。追溯历史,美国独立后曾长期保留黑人奴隶制,内战爆发后才废除,但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并未消除,一直影响至今。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尼克松【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林肯在美国内战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故B正确;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中实施新政,尼克松在他任期内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他们都没有在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故ACD错误。综上故选B。12.(2021·江苏连云港市·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变革,其共同原因是A.国家独立遭到威胁B.南北矛盾影响国家统C.专制统治遇到危机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美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都遭遇了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变革以消除阻碍,故选D;美国和俄国的独立没有遭到威胁,排除A;俄国没有南北矛盾,排除B;美国没有专制统治危机,排除C。13.(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句话反映美国内战的性质是()A.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B.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C.民族解放战争D.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第一次是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第二次是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反映美国内战的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A排除;美国独立战争既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C排除;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不符合美国史实,D排除。故选B。试卷第6页,总27页14.(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严重地束缚了俄国的发展,国内矛盾重重,农民暴动不断。为此,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材料所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故选项A符合题意;“内容、性质、影响”与材料描述不符,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5.(2021·云南中考真题)近代历史上,革命和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答案】D【详解】革命和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通过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英国、法国、美国等;通过改革的国家有: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选D;根据分析可排除ABC。16.(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同时,又颁布《教育敕语》,宣扬“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这反映了明治维新①以中国文化为学习对象②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余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题干的“宣扬‘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反映了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余,故③符合题意;“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反映了明治维新重视教育,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故④符合题意;明治维新以西方文化为学习对象,排除①;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17.(2021·四川凉山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