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答案】D【解析】【详解】据“……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它提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发祥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通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汉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休养生息来恢复经济。B正确;秦国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郡县制,A排除;汉武帝时期,是西汉鼎盛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C排除;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盐铁官营。D排除;故选B。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时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属于政权分裂,西晋是短暂的统一时期,后来的东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都属于政权并立的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政权分立的内容,选项B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期,A排除;隋唐时期是繁荣开放的时期,C排除;国家统一与南北朝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B。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元朝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在驿道上设置了许多“急递铺”,急递铺令牌就体现了这一点,故C符合题意;A体现了东罗马帝国的发展水平,B西夏符牌是西夏国的一种令牌,用以证明持牌者身分和所负使命,故不符合题意;D是明代锦衣卫的身份证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第一章铁血丹心御外侮﹣﹣古代篇第二章战火硝烟忆英烈﹣﹣近代篇第三章建设家园话豪杰﹣﹣现代篇第一节戚继光抗击倭寇第二节▲第三节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第一节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二节邓世昌捐躯黄海第三节左权血洒抗日战场……第一节“最可爱的人”黄继光第二节“铁人”王进喜第三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A.鉴真东渡日本B.郑成功收复台湾C.郑和七下西洋D.铁木真统一蒙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铁血丹心御外侮”“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恰当的标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选项B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是中日和平交流,A排除;郑和七下西洋,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排除;铁木真统一蒙古不是反抗外国侵略,D排除。故选B。6.史学家陈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0年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是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A.中共一大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正确;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对应的版块是“开天辟地”,A排除;井冈山革命根据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共产党又建立了一个个根据地,被称为星星之火。B排除;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钟山位于南京城脚下,“钟山风雨”指的是渡江战役。D排除;故选C。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大生产运动B.农业生产合作社C.土地改革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反映了1950年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结合所学可知,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C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生产运动,A排除;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排除;人民公社化发生在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C。9.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A.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B.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圣母像神态由安详、神圣到端庄、美丽、生动的变化,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即人文主义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这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选项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宗教信仰,B排除;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不符合史实,C排除;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不符合史实,D排除。故选A。10.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如表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武昌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A.都通过武装起义取得胜利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D.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多年君主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所以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D正确;A描述的不是影响,排除;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社会主义革命。B排除;武昌起义没有改变本国的社会性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C排除;故选D。1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下列选项与“Relief(救济)”这一内容相符的是()A.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C.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挽救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着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选项与“Relief(救济)”这一内容相符的是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选项C符合题意;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属于Reform(改革)A排除;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属于Recovery(复兴),B排除;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属于Reform(改革),D排除。故选C。12.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帮助欧洲各国重振经济B.借此对欧洲进行资本输出C.扶持东欧各国摆脱苏联D.借此控制西欧并遏制苏联【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对欧洲国家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破坏,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故D项正确,帮助欧洲各国重振经济是直接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借此对欧洲进行资本输出是重要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彼得一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B.民族解放运动﹣﹣印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