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试题卷卷首填写好准考证号及姓名。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3.本学科试题卷共6页,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至今海内外中华儿女仍在祭祀皇帝,究其原因,黄帝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故A项正确;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帝发展而来,故C项错误;炎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故D项错误。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B.统一趋势增强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D.分封制彻底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大国兼并效果,大国相互兼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局部统一,即统一趋势增强,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变法、分封制的内容,排除AD;题干强调的是兼并,而不是争霸,排除C。故选B。3.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A.东汉、北宋、南宋B.汉、唐、元C.东汉、唐、元D.东汉、五代、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汉灭亡以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隋朝灭亡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占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综上所述西汉后的主要朝代是东汉、隋朝后的主要朝代是唐、明朝前面的朝代是元,C正确;北宋位于五代十国以后,南宋被元所灭,排除A;汉朝分为西汉、东汉,题干示意图已有西汉,排除B;五代是在唐朝灭亡后,排除D。故选C。4.以下是某中学“中国古代智慧”阅读提纲节选,其中陈述符合史实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D陈述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排除A;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是灵渠,排除B;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排除C。故选D。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①②的阶段特征是A.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B.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907年,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因此,①为隋朝、②为唐朝。隋唐时期,我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对外贸易活动频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因此,隋唐时期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春秋战国时期,B项是指秦汉时期,C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均与题干“①②(隋唐时期)”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6.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题文中的“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平民性指的是政治制度体现了平民可以参加国家管理,而平民是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参与国家管理的。分析四个选项,唐朝科举制完善,其他三个朝代不存在科举制。所以答案选C。7.2020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或听到的是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B.人们争相传诵岳飞抗金的事迹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D.人们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答案】A【解析】【详解】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为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故公主最有可能看到或听到的是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故A符合题意;南宋岳飞抗金,《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作品,明代郑和下西洋,排除BCD。故选A。8.从下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A.内忧与外患B.屈辱与抗争C.变法与图强D.落后与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了日本。得知消息的台湾同胞们愤怒了,为了对抗日本人保卫自己的家园,台湾人民在告中外书中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是抗日将领佟麟阁将军说的,七七事变后,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据此可知,图示的名言都产生在中国近代,体现了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精神,可以从中领悟到这个时代“屈辱与抗争”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图示时代强音体现的是“屈辱与抗争”,与内忧外患、变法图强和落后变革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9.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可知,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与题干“瓜分中国”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题干“瓜分中国”不符,排除B项;C项属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题干“历史评论”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这一论断揭示了五四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与题干“五四运动”不行,排除A项;题干材料是强调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全面觉醒,没有涉及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1.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生》是指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当家作主;西藏和平解放从政治上,抗美援朝从军事上,土地改革从经济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因此,应集中在《中国新生》,故C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B项是中共民主革命历程,D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均与题干“前四集”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2.“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百年的屈辱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而香港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强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ABD项均为香港回归的原因,而香港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强大,因此,均与题干“主要原因”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3.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发起代号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一时间古老的两河流域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下列文物诞生于该地区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种姓制度图D.雅典卫城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故B项正确;A项为古埃及文明,C项为古印度文明,D项为古希腊文明,均与题干“两河流域”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4.“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各地,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反映的时代是A.原始社会的人类文明B.封建时代的欧洲社会C.封建时代的亚洲社会D.走向近代的欧洲社会【答案】B【解析】【详解】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15.历史史事是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事的看法或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B.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C.电力的发明,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充足而廉价的电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C项是对“电力的发明”这一历史史事的看法或结论,属于历史观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ABD项是对历史真实情况的叙述,属于历史史事,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6.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