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会计与会计学一、会计的涵义什么是会计?这是我们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会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在我国,“会计”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曾加以解释,“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当时会计含义已有计算、记录、管理和考核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会计概念涵义与古代已有着显著不同。关于会计的定义,中外会计学界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提出会计的定义。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1、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一种技术手段,是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这个观点从50年代就开始流行。常见于过去的教科书和财政部的会计制度中。2、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预定输送有关组织的重要财务和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这个观点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为会计不直接履行管理职能。3、技术论。认为会计是科学、能力和技巧的结合,将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财务特征的交易事项以有意义的方式用货币表示,予以记录、分类及汇总并解释由此产生的结果。4、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会计工作,是对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事项,按特定的方法,予以计量、记录、分类、汇总、分析和评价。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会计》教材中,对会计的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其它会计教材和各种用书中也都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美国会计师协会名词委员会1941年发表的会计名词第1号公报指出:“会计是以货币形式记录、分类和汇总经济业务并说明其结果的技术”;美国会计学会在1966年对会计的定义为:“会计是鉴定、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方法,并使信息的使用者有可能据以作出有根据的判断与决策”。1977年,美国的西德·戴维森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明确指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按照以上国内外对会计涵义的表述来看,会计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表述,它是会计界需要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但我们可以对会计的涵义概括为三层意思,即:①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Thelanguageofbusiness),人类的交往必须借助于语言,有了共同的语言,才能相互沟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那就是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把企业经营活动在账上记录下来,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账册和会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无论是业主、管理者、银行家、股东、投资者,还是政府机构以及公共部门,人们凭借会计这一特殊的语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的日益频繁和经营管理的国际化,会计作为“商业语言”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Theinformationsystem)。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输送及利用,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计量、分类和汇总,将多种多样的和大量重复的经济数据浓缩为比较集中的、高度重要的和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预测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是利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记录并反映经济业务的动态和静态,提供历史性会计信息;会计预测系统是根据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利用会计专门方法,产生和提供预测性的信息。会计对经济活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企业经理所需信息的大部分来自会计数据。③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Thebasisforbusinessdecisions)。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和有效经营所需的数据。会计不但可以提供作为企业投资决策依据的信息,还可以提供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依据的信息。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管理系统。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尽量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做到所得大于所费,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生产的客观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类就必须在不断地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对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考核。这样,作为记录、计算、分析、考核生产过程经济活动的会计,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会计产生于何时,发源于何地,目前会计学界尚难作出确切的回答。但如果将最初的记录、计算、计量的行为作为会计萌芽的话,那么作为有文字记载进行记录、计量、计算的四大文明古国,应是会计的发源地,而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应是产生会计萌芽的时间了。据目前所拥有的史料,会计作为一项计量、记录、计算和考核的工作,世界上一些文明古国如古巴比伦、罗马、埃及都有类似于会计的记录、或会计活动的记载:如绘图记事(数)、结绳记事(数)、刻木记事(数)与刻契记事(数)等原始的会计计量与记录行为。据马克思考证,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埃及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就有了相当详细的会计记录。我国的会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周王朝已设立了专门的会计官吏,执掌会计事务,“司会”为计官之长,负责组织官计工作,主管财政经济收支的会计核算与出纳事务。西汉时期,官府和民间都有了会计账簿,中式簿记开始逐步发展完善。唐宋时期创造了“四柱结算法”,亦称“四柱清册”。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四柱之间的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是我国古代会计的一个杰出成就,奠定了中式簿记的基本原理,并在官厅会计中正式推广,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会计方法体系。明清时代又产生了“龙门账”、“四脚账”等中式复式簿记,使我国的会计方法有了很大发展。我国最早的复式记账法是龙门账,它是明末清初由山西豪商傅青山(又称富山)参考当时官厅会计设计出来的一种记账方法。即把账目分为四大类:“进”(全部收入)、“缴”(全部支出)、“存”(资产并包括债权)、“该”(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其之间的关系是:“进-缴=存-该”(即:收-付=资产-负债),并以此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即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在两表上计算求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后来,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又出现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龙门账”和“四脚账”记账的基本原理与西式簿记非常相似,直到清朝末期,我国才引入借贷记账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的会计工作一直是中西式并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财政部设置了主管全国会计事务的会计司。为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强化了对会计工作的组织与指导。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会计工作进入了法制阶段,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开始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初步实现了我国会计工作的国际化。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出台,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二)会计的发展会计是适应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而生产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会计必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会计的发展取决于不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与生产的社会规模。马克思对会计有过精辟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比对于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会计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会计因生产管理的内在需要而产生,又因生产管理的发展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反过来,会计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管理的发展。会计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茫茫的历史长河。我们大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古代会计阶段(?~1494年)会计从其产生到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所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述》中的“簿记论”为标志的这一时期,称为古代会计。这段时期所经历的社会形态基本上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经济形态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会计发展的特征:①会计发展十分缓慢;②会计范围比较广,与统计、业务技术核算没有严格分开,独立的技术方法没有形成,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③会计方法以单式簿记为主体;④会计与财政关系密切,以财物收支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官厅会计占古代会计发展的主导地位。例如中国古代以官厅会计为代表的会计,可以大概反映上述古代会计的四个特征。2、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20世纪50年代)13至15世纪,由于地中海沿岸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以及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复式簿记,近代会计是以复式簿记为主体的,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在其著作《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述》中的第三章“簿记论”中系统介绍了复式记账法,成为近代会计理论的奠基人。在这一时期,会计发展的特点是:①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果,利用货币计价,进行价值核算;②会计以复式簿记为主要记账方法;③会计具有自己独立的独特的技术方法,逐步地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④民间会计发展迅速,尤其是企业会计,逐步取代了官厅会计而居主导地位。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产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之后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了推广,并与后来居上的美国会计相结合,称为“英美派会计”体系。此外,德、法等国也结合本国的国情创立了“大陆派会计”体系,成为近代会计发展史的两大支柱。3、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今)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战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表现为:①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获得十分迅猛的发展;②企业资本集中,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竞争十分激烈。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会计信息要求提高,对会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带来会计的新使命,带来新的变化:①现代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引起了“会计工艺”的深刻变化,原来“手工簿记系统”为“电算化会计”所代替,产生会计技术革命。②为了适应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等的不同要求,近代会计逐步分离为以对外服务为主的财务会计(FinancialAccounting)和着重于内部管理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使会计进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成熟时期,标志着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进入了现代会计的历史发展阶段。进入70年代后,会计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从宏观上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的社会会计(SocialAccounting);出现了为从事超越国境的业务而进行的会计工作,对不同国家会计工作所进行的比较和协调以及对实现各国会计的标准化所从事的研究和探讨的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Accounting);出现了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会计,不同时期的会计,本国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寻找本国会计与他国会计之异同和优劣的比较会计(ComparativeAccounting);出现了对特定历史成本信息进行调整,以消除因通货膨胀而引起的会计反映偏差的通货膨胀会计(InflationAccounting);出现了旨在核算人力投资的价值及其成果,对企业或社会内的个别人员或群体进行财务性评估,从而更有效地挖掘人力资源潜能的人力资源会计(HumanResourceAccounting);等等。总之,会计正在向纵深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领域,并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三、会计学及其学科体系1、会计学会计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系统地研究会计内容、职能、目的、原则、方法、技术和组织,以及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知识体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