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个人学习心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个人学习心得“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提出“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有“与群众交朋友”“拜群众为师”的态度。在志愿服务的调查中,就是要与志愿者以及相关群体人员交朋友、多交流,真真正正了解实际情况,真真正正发现困难问题,真真正正探讨解决方法,真真正正促进创新发展。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向中共中央妇委、西北局联合组成的妇女生活调查团作关于农村调查的讲话提出,“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习近平同志在xx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些叮嘱,对于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等开展志愿服务调查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结合多年来开展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的体会,围绕“交朋友”进行探讨,提供交流分享。一、与志愿组织负责人交朋友,一起谋划中思考多年来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组织,都是有赖于一批有热心、有担当、有作为、有奉献的负责人。因此,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首先就是发现和接触一个个组织的负责人,通过他们了解和分析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具体情况。与这些负责人“交朋友”的关键,就是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我从1995年开始到xx经济特区做志愿服务调查研究,迄今将近30年,发现所接触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真正交谈的时候,都是很少说个人的事情、生活的事情,都是说志愿组织发展的想法、遇到的困难、创新的探寻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是与他们一起探寻、一起分忧,在推动组织发展的同时,也调查了解许多真实的情况。例如,我最近到一个“社会化”的党员志愿服务组织调查交流。为什么说“社会化”呢,这个组织不是党政机关组成的,而是社区党员发起组成的,吸收很多机关党员、基层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成立10多年来,宣传报道介绍他们的很多事迹、很多经验。然而,每次我与这位负责人交流的时候,他都会提出一些发展中的新困难和新想法,经过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就获得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路。如xx年的调查交流,探讨出脱贫攻坚中“红星行动”三结对的做法;xx年的调查交流,探讨出社区治理“找茬、接茬、解茬、督茬”的思路;今年的调查交流,探讨出进一步系列发展的思路等等。正是因为我们与志愿组织负责人进行调查交流的时侯,一起面对困难问题,一起分析社会趋势,一起探讨组织创新思路,就能够在掌握真实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未来发展的正确判断。二、与志愿者骨干交朋友,一起克难中思考我们到各地区调查的时候,会经常接触到志愿者骨干,即在志愿服务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承担较多任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人员。通常在宣传报道中提到志愿者骨干,大多数是介绍他们的奉献精神、热情肯干、主动积极、做出成效。一般性的座谈会,志愿者骨干也是按照要求介绍所做的服务,以及取得的成绩等等。然而,当调查者深入观察和接近志愿者骨干,与他们贴心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面临的许多困难,心中的许多苦衷。有些志愿者骨干说“我们是很辛苦地攻坚克难,才完成志愿服务的任务。”有些志愿者骨干说“我们是一边发牢骚,一边拼命做好服务。”从调查发现的情况看,志愿者骨干的主要困难是三句话:“为什么志愿者素质跟不上来?”“为什么志愿服务越做任务越多?”“为什么社会对志愿组织的支持总是不够多?”所以,调查者既不能满足于总结他们的成绩与经验,也不能满足于听他们发发牢骚、发泄发泄;而是应该“将心比心”“同频共振”,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问题,也引导他们提高素质做得更好。我们曾经接触一名志愿者骨干。他特别积极,有两个表现:一是每次座谈会、交流会,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言。二是他每次都说“我们做得怎么怎么好,有些组织做得怎么这么不够好。”但是,他在日常的服务中,经常遇到别人不太合作、不太支持的难题。为此,他私下向调查组的专家诉苦。调查组专家针对他的特点,提出两个建议:“你以后参加会议,尽量做到不要第一个发言,先听听几个志愿者发盲之后,你才发盲。”“你以后发盲只介绍你们志愿者团队做了哪些事情,不要自我评价好或者很好;更不要评价其他志愿者团队做得不够好。”因为,他们只要介绍了所做的服务,其他人自然看到做得好的方面,其他志愿者团队也会学习改进。这位志愿者骨干近年来经常与调查研究的专家交流,不断改进提升,现在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灵活,成为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其实,当别人都看到志愿者骨干和成绩的时候,调查者能够与骨干贴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困惑,并且一起想办法解决,就有利于真正发挥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的作用。三、与普通志愿者交朋友,一起服务中思考所谓普通志愿者,既有新参加志愿服务组织的成员,也有长期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参与一般性服务的成员,以及定期不定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其他成员。这些普通志愿者常常是被调查研究者忽略的对象。因为,按照调查研究的安排,往往是找负责人和骨干交流,与普通志愿者只是打个招呼等等。然而,我们认为在开展调查研究的时侯,也要尽量多关注和理解普通志愿者,一方面是尊重他们的参与和服务;另一方面是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志愿组织的状况,志愿服务的情况。记得有一次调查活动中,到了一个调查点,负责人和骨干忙于先前的服务暂时没有赶来,让一位普通志愿者先接到我们去团队秘书处。我们一边感谢这位志愿者的迎接和引路,一边交流沟通。原来这位志愿者是内地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找工作,同时自己主动寻找电话联系志愿者团队,参与爱心服务的;虽然只是一位新志愿者,也提了一些建议,改进一些服务。后来,我们与这位志愿者保持联系,也不断理解当地志愿服务发展的状况、遇到的问题、创新的探索等等。同时,我们也发现非常多的普通志愿者,其实是很有素质、很有才能的,只是认为志愿组织的项目难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就不是非常积极,没有成为骨干志愿者。所以,调查者只有与普通志愿者一起服务、一起行动的时候,才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深入了解许多真实有益的信息。四、与热心群众交朋友,一起体验中思考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志愿者的交流,还要关注和重视周围的群众、相关的群体。一方面,志愿组织的服务活动到底是否适合群众需求,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效益,都是群众说了算,都要倾听群众的意见。另一方面,很多群众就是潜在的志愿者,或者在观摩志愿者服务的时候受到感染并产生参与的愿望,有些甚至参加过一两次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尚未报名注册成为志愿者。所以,调查研究的时候,要主动接触周边的群众,真情交流沟通。记得就是前两年,农村志愿者带我们调查乡村环境治理的志愿服务,到了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庄,考察志愿者带动村民整治的环境、建设的景点。在具体观看一个山坡上的小凉亭时,有个背着一把锯子的村民一直跟在我后面,但是比较羞涩,没有说话。后来,志愿者骨干介绍,说这位村民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后来也参加了义务整治环境、建设凉亭。他知道我是外地专家来调查,就特别热情,一直跟在后面。我主动走到这位村民前交流,他很高兴地指着凉亭说,“这里是我锯的板子,这里是我锯的柱子。”经过与这些村民的交流,我们知道最初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遇到很多困难,就是通过志愿者“一群带一群、一个带一个”,逐渐掀起相互比赛、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村民们就都来参加义务奉献了。调查研究者与群众交朋友、聊家常,就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志愿服务在基层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探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创新发展路径。五、与专业社工交朋友,一起钻研中思考这些年,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在沿海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社工,既包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也包括志愿者骨干考取社工师资格证的人员。在许多志愿服务组织中,社工承担了了组织协调、项目推进、培训辅导、评估总结等任务。调查者与社工的交流,要更多关注在志愿组织发展中的专业促进作用。一般而盲,很多社工不仅仅是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做好实施推动,而且会用专业的眼光、专业的视角分析如何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提升志愿组织能量。记得有一次,基层政府邀请我们讨论建设“志愿服务一条街”的构想,很多志愿者骨干提出了种种想法和建议。一位专业社工一直没有说话,而是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大家快说完的时候,他就说将每个人提出的建议列出一个“思维导图”,用纵横坐标对比后发现,建议非常多,要都做是做不到的。但是纵横对比之后,发现有三到四个建议属于“核心措施”。只要把这几个做好了,就可以延伸出其他各个建议需要的元素,能够产生综合的效益。我非常欣赏这位专业社工的思考方式。因此,以后每次到各地志愿服务组织调查的时候,只要见到有社工在一起座谈或者走访,我都会特意询问社工对志愿服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与志愿者骨干的建议相互补充、加深思考。所以,在志愿服务专业化的进程中,调查研究的时候还要与社工等各类专业人士交流沟通,激励他们的钻研精神,为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六、与社区农村工作者交朋友,一起支持中思考社区与农村工作者,包括社区书记、村书记、居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以及其他人员,都是与志愿服务有非常密切关系的人员。因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服务,或者发动居民、村民组建志愿者队伍,都需要社区农村工作者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调查研究者要非常看重这些基层工作者的作用,贴心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平等有益的交流,才能够获得志愿服务在社区农村发展的真实信息。我也是基层党建、党群服务的专家之一,曾经有一段时期,每个月要到乡村社区,与两名社区书记深入沟通。那段时间的调查与交流,对于我了解基层干部、了解群众需求,了解志愿服务在乡村社区的发展路径,有很大的帮助。曾经有些志愿者反映,以为自己到社区帮助群众,一定会受到欢迎,但是接触社区工作者的时候,对方没有很热情,也没有特别上心。这位志愿者就有点失望,不太明白。我在乡村社区调查之后才知道,基层工作者每天接到的任务和指令太多了,每天要应付的差事和报表太多了。如果志愿者没有很明确的服务特长,没有根据群众需要做好特色服务项目,简简单单到社区农村就不一定能够帮忙,有时侯可能还是添乱。特别是有些志愿者满足于到社区农村做一点点好事就拍照留念,完成任务,这是不会受到基层工作者欢迎的。我们最初到社区农村调查的时候,村居书记也是态度非常一般,应付式地接待一下。后来,我们体现出非常体谅基层工作者的压力和辛苦,真诚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态度,他们就越来越坦诚交流,说出许多真心话。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引导乡村社区书记,告诉他们在最初协调志愿组织服务的时候,会增加负担,也会遇到困难;但是逐渐通过社会志愿者团队的进入,关爱帮助特殊群众,并且吸引村居群众参与组建志愿者队伍,关心和参与基层治理,就能够帮助居委会、村委会解决许多难题,有利于社区农村的和谐发展。不少村居书记等基层工作者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越来越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可见,调查研究者与基层工作者的平等、真诚交流,对于掌握乡村社区的真实情况,对于把握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七、与志愿服务工作者交朋友,一起指导中思考志愿服务工作者是新名词,就是指在党委、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负责协调推进志愿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有两个特点:一是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协调志愿服务事项。在本职工作时间内,他们是志愿服务工作者,而不是简单称为“志愿者”。然而,在本职工作时间之外,他们有不少人也参与志愿组织的服务活动,这时候就可以成为“志愿者。”调查研究者要主动与志愿服务工作者多交流、多沟通。一方面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志愿服务政策措施,在各地区落实和执行的情况怎么样;另一方面了解志愿服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具有什么价值。其实,我们与志愿服务工作者“交朋友”,经常是“调查”和“讨论”交织在一起的。因为,向他们提出问题,寻求回答的时候,他们作为管理者和协调者,不仅仅叙述志愿服务的情况,经常还会加上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对此,调查研究者需要科学分析,既不要一概否定其主观判断,也不能被其主观判断过多影响。我们通常是区分志愿服务工作者叙述的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