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情景剧剧本【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1历史情景剧剧本【最新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历史情景剧剧本【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历史情景剧剧本【第一篇】开场:无为逍遥第一幕:权贵熟人监河侯第二幕:骷髅原来是暴发户第三幕:大辩学家惠子结束:鼓盆而歌人物设置:庄子:即夫子,瘦削,发凌乱,落魄文人之状,却有一双精光四射的眼光。婆子:即庄子的夫人,庄子称其为婆子。衣粗布,多补丁,面多皱,饱经风霜之状,喋喋不休的抱怨。监河侯:管理河道水利事业之官员,喜欢结交文人墨客,装模作样,不懂装懂,谈玄论道,夸夸其谈。骷髅:庄子的弟子有奈之父,贩卖私盐发家,先将子有奈送到庄子那儿求学,后发现庄子的学问与自己的理念不合,于是强迫儿子去跟孔子的弟子子贡求学,希望家里既有钱,也有一定的权力,后因贩私盐被楚国王处死,家产充公。2/21惠子:庄子的辨友,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雄辩家,常常让与他辩论的人理屈词穷、目瞪口呆。开场:无为逍遥时间:午时左右地点:庄子之家,说不上家徒四壁,确实一贫如洗,最显眼的是北边墙一排木头架子,用砖块垫脚,架子上放着几筒卷起来的竹简。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瘦削的、头发凌乱的、胡须零散的男人正在一个小木几上闭目盘腿而坐,这时听见他的肚子咕噜噜地响。庄子:(缓缓地张开眼睛,发出与整个身心状况不相称的精亮的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是谁这么睿智,用这么糙的话就清晰地表达了真理!(抚摸干瘪的肚子)你要吃饭啊,这个无底的洞!祖师爷是否隐瞒了一手,既然修炼可炼精还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实现白日飞升,那一定有个可以吸日月天地精华的法子,来让这无底洞获得安慰,免得天天吃饭顿顿吃饭这么麻烦。听说那些从西天来的羡门可食粉碎的石末来苟延残喘这累赘的身体,可惜那些羡门们总是神叨叨地!(肚子饥饿地响起来)是个人都有待,像我庄周这样的还得有待那个唠唠叨叨的婆子!(他朝另一间房子手作筒状喊)婆子!婆子!(夫人缓缓地从门口而入,面菜色,粗布裙,发凌乱,嘟着嘴满脸不高兴的神色)3/21婆子:叫什么叫,叫魂呢!婆子难听,仿佛大街上蛮不讲理的疯婆子,请问老庄,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像你一样疯疯癫癫吗?庄子:(不满地)婆子,告诉你说多少次了,别叫老庄,别叫老庄,那是几百年几千年后人们把周与伟大的无与伦比的老子并称“老庄”,你现在就这样叫,叫子贡那帮人嘲笑周涎了脸皮蹭名人队伍哩!你知道孔儒那帮就爱背后说人的闲话扯人的是非,再说啦周虽然面老可实际上也就四十多岁,还算个半大小伙哩。婆子:(嘲弄地)还半大小伙哩,也不看看晚上你那蔫不啦叽的样!庄子:(红了脸)无聊,你们这些女人啊,总是把高尚的事情低俗化,难怪千年之后那个叫尼采的说“当他看见一个伟岸的丈夫与雌鹅般的女人在一起时他都要发疯”;再说啦整日价肚子饿乎乎的,浑身无力。婆子:(不耐烦)算啦,那我该怎么称呼你,老公,相公,官人,先生,老爷,死鬼,挨千刀的!对啦,死鬼,你大呼小叫我到底什么事啊?庄子:(庄重地)叫夫子,你没看见那些酸儒们赶着孔丘左一个夫子,右一个夫子,想我道派,无与伦比的老子之后,御剑飞行的列子之后,也就是独当一面的庄周我了,难道周不可以称夫子么,你看周这稀疏欲白还黑的几根胡子,自然是夫子的标配了。4/21婆子:(戏谑地)好,好,好,夫子,你这个死鬼叫我什么事啊?庄子:(庄重地)我叫你还能有什么事呀,那个谁不是说“食色性也”,我饿了,肚子要闹革命了,饭煮好了么?婆子:(极其不满地拍了一下手)煮个屁饭!你这个所谓的夫子,也不看看我那米瓮里可有半粒米,那盛粮的袋子可有半两粮?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我还不是个巧妇哩!庄子:(惭愧地干咳着)咳,咳,婆子,斯文点啊,赖好你也是无与伦比的老子的道派继承者的女人,所谓近朱者赤,这个屁自然是粗俗了点。婆子:(不满地摇头,晃手)吃的都没有了,还斯什么文,应该是斯文扫地才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掌,吓了庄子一跳)敬爱的夫子,你怎么这么鲁莽,脑子进水了得是,肥着胆儿把漆园吏这个工作给辞了,那可是我娘家的舅舅好说歹说才给你谋的件差使啊,商量都不商量一下你就拍屁股走人了,那漆园吏至少也是个工作,有几文大钱买点米吃,看看现在有没有鸟拉点巴巴给你吃啊,我的老爷!庄子:(依旧干咳着)咳,咳,“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婆子:(无可奈何地)又来了,一看我气不打一处来,你就开始拽文,不说人话,让我愤怒的防线崩溃。夫子啊,我也5/21真不明白,为什么你这些我半懂不懂的话总能像糖衣炮弹一样软化了我,教我变成你的粉丝,对你亦步亦趋,对你娇惯纵容!庄子:(略显得意)好啦,婆子,易经有言:“乐天知命故不忧!”我们都是无与伦比的老子的道派子孙,讲究的都是逆来顺受,顺其自然,难道这一粒小小的粮食能打趴下道派一个顶梁柱?好啦,凭我庄子的名声与人脉,还能借不到粮食,放心吧,我这就去借粮,你就在家听好吧!(婆子的眼里似乎有泪花,她看着这个瘦削到弱不禁风般的中年男人,认真地点头)(大幕拉下,开场完)历史情景剧剧本【第二篇】时间:1935年底地点:九曲黄河第一弯人物:红军某部后勤分队队长红军战士甲、乙、丙、丁藏民多吉、沙玛【幕启:音乐。歌声——天上无鸟飞,地上无人烟。茫茫大草地,冰雪压着枯草长。小品【群舞:队长率众战士背负粮食上。6/21强劲的高原劲风夹着雪花,向战士们袭来。战士们衣单体薄,疲病交加,饥寒交迫。但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搀扶,逆风前进,仍然意气风发。音乐减弱——画外音:1935年底,红军左路军再次穿过松潘草地,挥兵北上。某部后勤分队的战士背负着粮食,却忍饥挨饿,艰难地行进在曲流横生、水草盘结的大草地上。【歌声——身无御寒衣,肚无颗粒粮。晕倒爬起来,跟上部队向前闯。【独舞。队长忽然摔倒,战士们围过来,欲扶起他,他推开战士们,顽强地站起来,又继续前进。片刻,他再次摔倒,他用手撑着草地,和着一把雪水,将一把干草塞进嘴里。战士甲:(手捧粮袋)队长,我还有一半袋炒面,你吃了吧!众战士:(手捧粮袋)队长,我还有一半袋炒面,你吃了吧!队长:不,(用手拍了拍自己的粮袋)我也……还有一小袋,留在最要害的时刻吧!……同志们,部队断粮几天了,战友们吃草根,吃树皮,甚至把皮带、皮鞋、枪带、马鞍,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煮来吃了,首长把他心爱的战马也杀了……我们,一定要在今天黄昏前赶上部队,把粮食送到战友们手中!7/21(他顽强地站起来,猛地挥手)走!【灯光切换。战士们成为背景舞蹈。多吉、沙玛上。【双人舞:疲惫的多吉搀扶着沙玛,沙玛用力推开多吉,仆倒在地。多吉努力托起沙玛,继续前行……沙玛:我……不行了,不要管我!节省……体力,你一定要,走出去!多吉:不,我不能丢下你。我们好不轻易,从庄园里逃出来,在这大草地里走了七天,眼看着就要走出去了,我怎么能,丢下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呢!沙玛:阿妈说,这大草地,就是鸟也飞不过去……多吉:我们,一定能,走出去的!(两人同时摔倒)【歌声——纵横六百里,泱泱沼泽地。迷路的多吉和沙玛,七天七夜,未进一粒粮食。【战士们舞蹈着,转向前台。战士甲:报告队长,前面发现两位昏倒的藏族老乡!队长:走,看看去!小品剧本【群舞:战士们围着多吉和沙玛,进行急救。队长拿出自己的粮袋,欲喂老乡,众战士阻挡。战士甲:队长,你在生病,你自己都舍不得吃这粮食,你不能……8/21战士乙:(递上自己的粮袋)队长,用我的吧,我年轻,身体能行!战士丙:队长,用我的吧!战士丁:队长,用我的吧!队长:不,同志们,不要争,就用我的。我们共产党红军是什么?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了救穷人的。哪有见了穷乡亲不救的。你们年轻,年轻就更要保重身体,革命更需要你们,我,我还能……撑得住。【队长用雪水和着炒面,喂给多吉和沙玛。两人缓缓清醒过来,诧异地打量着战士们。多吉:你们是……队长:我们是红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沙玛:红军?我……听说过,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多吉:谢谢红军,你们不仅救了我们俩,还救了她身上的孩子。(对沙玛)我们要世世代代牢记红军的大恩大德!【多吉和沙玛感激地握着队长和战士们的手,翩翩起舞,讲述着他们的经历和遭遇。队长取下自己的粮袋,放在两人手中,鼓励他们走出草地,去争取幸福和自由。两人向红军战士挥手离别。队长忽然慢慢地向后摔倒下去。战士甲:(从身后抱住队长)队长!众战士:队长!多吉和沙玛:(转身奔来)恩人!【队长的嘴角渗出一缕血丝,他艰难地睁开眼睛。9/21队长:同,同志们……黄昏前,一定要赶上部队……把粮食送上去!(握着战士的手,缓缓松开,垂落下来)战士甲:队长,(把队长的脸和自己的脸贴在一起,悲痛地)他,他……他是,背着粮食,活生生,饿死的!众战士:(悲痛地)队长……多吉:恩人啊……沙玛:恩人哪……【音乐起。歌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画外音:(音乐减弱)多吉和沙玛,凭着红军赠予的半袋炒面,终于走出了大草地。两年后,多吉和沙玛与众乡亲一起,在四块巨大的页岩上,刻下四个大字:红军万岁!树立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草坡上。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大字,至今仍屹立在那里,已成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骨肉相连、鱼水情深的生动佐证。【音乐渐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0/21——大幕落下历史情景剧剧本【第三篇】时间:1947年1月12日下午地点: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物:1.刘胡兰——主人公,最后牺牲2.刘母——刘胡兰的母亲3.张金宝——匪兵头子4.祭扫者(母亲)——为刘胡兰扫墓5.祭扫者(儿子)——为刘胡兰扫墓6.群众(若干)——云周西村村民7.兵甲,兵乙——匪兵士兵(舞台布置:在台中后方有一小阶梯,宽2米左右,高约1米,2-3层)(庄严音乐起)(舞台光起,橙红色背景光,刘胡兰站在台阶顶端,定好造型。祭扫者母子二人上场,起追光,二人表情肃穆,母亲手捧鲜花,缓步走至台中央)子:妈妈,妈妈。母:嗯?子:这位是不是刘胡兰姐姐啊?母:是啊,你知道胡兰姐姐?11/21子:(自豪的)知道知道,平时早就听爷爷,听老师提起过胡兰姐姐。母:那你说说,你都知道胡兰姐姐的什么事呀?子:我知道!胡兰姐姐是现在已知的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母:还有呢?子:还有……还有……(说不上来)母:你看,什么事儿啊,都只知道一点儿。子:嘿嘿,(撒娇)妈妈,要不,你给我好好说说胡兰姐姐的故事吧?当时年纪那么小的胡兰姐姐为什么会牺牲的呢?母:好,(回忆)当时,是1947年的1月12日……(母子二人缓缓移动至舞台右侧坐下)(舞台后,张金宝大声喊:“来人呐,带人来!”)(舞台全场光亮,音乐停)兵甲,兵乙:有!(二兵奔至台阶左右站定,示意刘胡兰下来,同时,舞台左侧张金宝大步走出)兵甲,兵乙:(上前)长官!(刘胡兰台前站定)张:嗯……(绕着刘胡兰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哇哈哈哈哈!说抓了个共产党,我当是哪个器宇轩昂男儿汉,原来是一个细皮嫰肉黄毛丫头。(刘胡兰不说话,转过脸去不愿看张金宝)张:小娃儿,姓甚名甚?12/21刘:(回过头看了张一眼,缓缓的)抓我来之前,不是已经有人和你说过了么?张:你就是刘胡兰?刘:是的,我就是刘胡兰。张:有人告诉我说,你是这儿的区干部,共产党,你刚进来的时候,我还不信呢。当真巾帼不让须眉,我张金宝,佩服。刘:(冷冷的)哼。张:来来来,小姑娘,我们不妨好好聊聊。刘:我们没有什么好聊的。张:小姑娘,何必如此说话呢?我张某也是个惜材若金,怜香惜玉之人,看你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共产党干部,实在是不容易啊。如果,你肯与我们合作,我担保你性命无忧。刘:合作?张:是啊,我问你,你们村村长兼维持会长石佩怀,是谁杀的?刘:不知道。张:那你们这里的八路军,现藏在何处?刘: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张:(不耐烦)小姑娘!!你最好放聪明点!不好好和我们合作,可没你的好果子吃!!说!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刘:为了帮穷人翻身!共产党为穷人做事!张:穷棒子还想翻身?!哼!你倒看看你今天落得这下场,嗯?你往后还为不为共产党办事!13/21刘:(深情的)共产党没来时,我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