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授课类别:理论课(4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是会计学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深刻理解借贷记账法,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内容、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的影响,为学习复式记账打下基础。引言:这章我们学习一下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可能初次接触这些会计知识大家会难以理解,没关系,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学会用会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为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设定。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这种矛盾就迫使人们只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未知的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假设。会计假设就是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对所面临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基础1.含义: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工作是为某个企业服务的,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一切核算都站在会计主体的立场上进行的。2.作用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确定会计所有处理的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区别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分开二、持续经营1.含义: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持续经营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2.作用:(1)会计核算内容的前提条件:如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入账与提取折旧,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等;(2)以“非清算基础”为基本前提。三、会计分期1.含义: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2.作用:导致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以及权责发生制,从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我们把会计持续经营过程具体地分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时间相同的期间,这个期间称之为会计分期。只有分期,每一个分期我们才能确定这个期间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果不分期间,怎么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如果没有这个期间我们就没法进行核算四、货币计量21.含义: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计量,存在着多种计量单位,如实物数量,货币,重量,长度,体积等。我们常把货币以外的计量单位称为非货币计量单位,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非货币计量单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在量上无法比较。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因此,会计核算自然就选择货币作为会计核算上计量单位,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和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多种货币计量并存的情况,就需要确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货币计量还隐含一个前提:币值稳定五、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含义: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对收入和费用的入账,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定他们的归属期。举例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是为决策服务的,那么如果一个信息本身就存在问题,对于决策来说肯定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要求会计信息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个)1.可靠性:(也称为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是想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4.可比性: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可比。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保证——统一性纵向可比: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可比。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一贯性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实质重于形式,注重经济意义上的实质,而轻视法律意义上的形式。了。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3要交易或事项。重要质:可能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重大影响量: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比例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谨慎,不应该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是否能够收回、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商品是否可能被退货或返修。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公允价值不是谨慎性的原则。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三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会计、会计工作的前提,那么,会计工作具体应该怎么作呢,本节就要讲述会计工作的具体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看会计工作的第一步,设置账户一、账户及其结构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非常繁杂,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都可能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便于日常管理的需要,必须读会计要素再进行科学的分类,这种分类就是设置会计科目。会计有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1.会计科目:是指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及各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比如,现金、固定资产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但他们的经济性质不同。必须设置“库存现金”和“固定资产”两个科目。再比如,银行存款和现金都是货币资金,但他们的管理和收付方式不同,还要设置两个科目。会计科目表2—12.账户设置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不需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账户和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时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只是个名称,不存在结构的问题。账户不仅反映某一经济内容,还可记录经济内容增减变化和增减变化后的结构。(举例:库存现金科目有10000元,科目只能表明企业的现金这项经济内容有10000元,但这10000元是怎么来的,表现不出来,而账户就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来记录其增减变化和变化后的结构。)3.账户结构账户名称年凭证号数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4在理论和教学中,为了说明方便,账户的基本结构可以简化为“丁”字形,成为丁字账。也称为“T”形账。丁字账的格式分为左右两方,分别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额(举例说明)本期减少本期增加期初余额期末余额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联系:都反映经济业务,账户根据科目开设区别:会计科目国家统一规定,账户企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只有内容没有结构,账户可反映增减变动实际工作中常通用4.分类:总分类账户、明细账户二、复式记账法设置账户以后,怎样登记账户?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是指利用一定的形式和技术,借助会计科目和账户,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复式记账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单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在账户中记录银行存款付出1000元。而对材料的收入业务不管。采用这种方法,只是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以及债权、债务方面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不登记实物的收付业务。因此,一般只需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特点:记账手续简单账户之间缺少联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减产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得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帐方法。左方右方账户名称5例如:上述用银行存款1000元购买材料的业务发生后,一方面银行存款会减少1000元,另一方面企业的库存材料会增加1000元。按照复式记账方法,这项经济业务应以相等的金额在“银行存款”和“原材料”这两个相互联系得账户中进行登记。优点:这样登记的结构是能清楚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1.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它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之上,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具体借方登记增加还是贷方登记增加,要看账户的性质原因: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即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但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复式记账针对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加以记录,同样遵循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因此,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三、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它也是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还有: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国家也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只学习借贷记账法。“借”“贷”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一般资产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右边:所有者权益负债资产为了使账户和会计等式相符合,资产项目的期初余额记录账户的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在贷方。资产的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减少计入借方。刚开始接触借贷,我们可能会迷糊,什么账户是资产类账户,什么账户是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还可能迷糊,为什么这么记啊。这就是会计思维方式的问题,最初迷糊没关系,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习惯这样用会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借贷账户名称6(二)收入、费用、利润类账户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发生资产与权益的变化外,还要发生各种成本和费用,取得收入和利润。收入和利润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成本费用可以理解为生产耗费的转化形态,在抵消收入之前,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资产形态。费用类账户类似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或转销,期末转销后一般没有余额。收入利润类账户类似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登记收入、利润的增加,借方登记收入、利润的减少或转销。期末转销后一般没有余额。◆从登记的方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账户分为两大类:资产、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借贷收入、利润类账户收入、利润减少或结转额收入、利润增加额期末无余额借贷费用类账户费用增加额费用减少额或结转额期末无余额借贷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资产增加额资产减少额期末余额借贷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资产增加额资产减少额期末余额7◆从余额的方向来看,只有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一般有余额。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