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管理会计的概述一、管理会计的概念对管理会计一直存在着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的争论。2(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概念的论述(二)国内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概念的论述(三)管理会计的概念1.管理学角度的管理会计定义管理会计实质上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会计、统计和数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并对实际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2.管理学角度下管理会计的本质管理会计不仅仅是被动地提供信息,它还主动参与企业的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过程记录、反馈和改善,结果的评价和检查。这显然已不再是单纯的决策支持,而是管理控制本身。因此,我们可以将现代管理会计的实质定位为管理控制系统。3.管理控制系统的定义管理控制系统是管理者提供影响组织成员,以落实组织战略的一系列方式或过程。这里的“控制”不3是传统定义里的“控制”,它通常是作为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战略和目标是控制的出发点,计划是控制的依据,实际执行过程是控制的对象,差异分析和修正是控制的手段,考评是对结果的控制,也是对控制的总结。我要纠错|计算器|论坛课件形式:打印讲义4二、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56三、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一)成本和收益7(二)组织与行为1.组织与行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对经营活动的成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组织行为学对管理会计的重要影响,使得组织和行为必然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管理控制系统的对象。2.组织与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关系3.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将企业的目标细化到每个组织,从而形成一个以组织为依托的全员行为责任体系。4.管理会计对组织与行为的研究方向(1)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组织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组织与行为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并对低效或无效的行为和组织进行全面的整合,构建有效的组织和行为体系。(2)管理控制系统必须与企业组织相适应。按照企业的特定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是进行成本、收益管理的必要前提。作为责任组织,必须有十分明确的、由其可以控制的业务活动范围,而其行为目标应该是使其责任范围内的资源获得最佳利用。因此,管理会计系统还必须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通过明确人在组织中的地位,通过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权力、利益,将员工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方法、作业要求、业绩指标及考核予以规范,以制度的方式告诉员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建立起与企业管理控制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进而使之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机制。(3)管理会计必须处理好组织、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协同问题。①目标确定就是通过系统分析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各种资源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通过事前的预测、决策、规划,妥善确定并分解落实企业目标;②过程控制就是通过动态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资源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行为,控制偏差,通过事中的管理,保证企业目标更好地实现;③业绩评价则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各个组织、成员的行为结果、各种资源的效益状况和各种环境对结果与状况的影响程度等,承上启下,通过事后的管理,完善并进一步优化企业目标。显然,组织与行为也自始至终是管理会计思考的对象。8四、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在企业整个管理控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记录、反映,为管理控制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管理会计根据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加工,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的过程。(二)管理会计通过沟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沟通企业内部各个层面的经营管理人员,主动渗透到管理控制的每一方面:将企业关键成功因素转化为衡量指标,从而明确了目标;将企业各种资源与目标对接,这就是计划或预算;进一步将计划或预算按权力和责任分解、落实,以形成责任预算;以此为前提构建信息反馈系统,并通过揭示偏差,分析原因,以评价业绩,并实施奖惩。我要纠错|计算器|论坛课件形式:打印讲义第二节管理会计的中外发展史一、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脉络(一)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时间区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原因20世纪20年代,泰罗1提出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学说,在以泰罗与法国的法约尔2为代表人物的“古典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管理实践中先后应用了以确定定额为目的的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差别工资制和以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以及日常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标准化、制度化的新技术新方法。企业会计必须突破单一事后核算的格局,采取对经济过程实施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的技术方法,更好地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9备注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其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提出如下观点:①管理科学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泰罗认为,最高的工作效率是工厂主和工人共同达到富裕的基础。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④制订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⑤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泰罗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备注2:亨利·法约尔(1841—1925),欧洲的一位极为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10泰罗的研究重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则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创立了他的一般管理理论。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三个方面:①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②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③14条管理原则。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时间区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管理会计雏形形成的标志20世纪初,在美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开始出现了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已经形成。管理会计的正式形成标志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重局部、轻整体,二战后期逐步被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形成了主要致力于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与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预测与决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规划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用来衡量各个部门的效率和整个企业的业绩。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年会正式采用“管理会计”来统称企业内部会计体系,标志着管理会计正式形成,自此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时间区间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有动力和保障去进行科学研究。随着信息经济学1、交易成本理论2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加上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大量应用于企业流程管理,管理会计向着精密的数量化技术方向发展。投入产出法3、线性规划、存货控制4和方差分析5等计划决策模型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建立了有关流程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理论与方法体系,极大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有效应用,管理会计职能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信息。但由于管理会计对高新技术发展重视不足,且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并主要强调会计方面,其发展不但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备注1: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代表论著有: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英国威尔金森的《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标准》和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11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信息的经济作用。主要研究信息的经济属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信息与社会生产的规模、结构形式、组织管理的关系;信息经济模式在经济结构中的应用过程和作用等。(2)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主要研究信息价值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的价值和成本的关系;信息价值的表现形式;信息价值的计量标准和计算方法等。(3)信息的经济效果。主要研究信息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消耗量的比例;信息的经济效益计算和考核;信息工作在社会生产中的最佳投资和投资效果;影响信息经济效果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提高信息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等。(4)信息产业结构。主要研究信息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信息产业与部门经济结构、服务性行业结构、教育机构的关系;信息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信息因素和非信息因素的分析等。(5)信息系统。包括如何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聚集与分散对信息系统价值的影响;从经济角度考察信息系统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系统经济的管理;最优化信息系统的选择等。(6)信息技术。用技术经济原理研究信息技术对提高信息经济效益的作用;比较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采取新信息技术的最佳方案;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等。(7)信息经济理论。包括对信息经济学的对象、内容、性质、方法、作用、历史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备注2: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总体而言,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①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②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③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④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⑤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⑥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备注3:投入产出法,就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来源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消耗系数,并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这是由美国的WassilyW.Leontief教授创立的。严格地讲,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计量模型,它广泛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两大部类间、积累与消费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部门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中国性、地方性、专业性、大型企业、一般企业等形式。当预测中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关系,根据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关系,来推测预测目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常用投入产出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备注4:存货控制是实施一项存货政策的机械程序。存货控制的责任是要测定特定地点现有存货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存货数量的增减。这种测量和跟踪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其主要的区别是速度、精确性和成本。为了实施期望的存货管理政策,必须对控制程序进行设计。这些程序用于明确经常性检查存货水平的要求,并与有关存货参数进行对照,确定何时订货以及订多少货。12备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