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笔记被访人:张海天,华融综合投资公司总会计师兼物业公司董事长时间:15:30–17:30,2002年9月11日星期三地点:通泰大厦8层张总办公室,华融综合投资公司访谈人:郭刚,杨力,余继业,丛寰宦,乐英明整理人:余继业1、请介绍一下个人情况94年进入华融,最早在星海钢琴厂做财务科长,主要是工业会计,后来到民政部下属进出口公司负责计划财务部,曾在深圳分公司任副总。后来企业有很多问题,调到华融。半年后任总会到现在。自己的学历不高,成人教育的大专。来华融看中的是她的发展潜力。华融最早是西城区政府和区内的五家银行合资成立,注册资金2000万,西城区出资1000万。主要是为了发展金融街。运作不到一年,因为实力和运作上的问题,又成立了金融街开发公司负责拆迁和开发工作。华融则负责招商引资。华融因为在金融街运作了两个项目,赚了不少,企业急剧发展,资产从2000万发展到2-3个亿,开始对外投资,不成功。96年换了经理,开始收缩维持。随着金融街的发展自己也开始招商,华融业务开始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转向别的投资领域,如投资砖厂、碳厂,后来证明都不成功。原来华融也在探索资本运作,成立了定向募集的华融股份,不成功。而金融街借壳上市成功了。99年政府决定将华融和金融街合并,重新打造新华融。收购了银行的股份,将其变为国有独资公司。其中吸收了华远公司的教训。因为没有对华远的绝对控制权,尾大不掉。政府要发展西单,有很强的危机感,希望自己的嫡系完成改造环境的任务。对华融的支持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2、合并的效果和感受合并总体上是成功的。实现了”1+12”的目的,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整合。企业完全利用政府资源,在政府协调和支持发展壮大的。但是西城区可供发展的资源已经非常少了,华融尝试向周边发展,发现一旦离开了区政府的支持,觉得不好办,风险比较大。主要因为国企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缺乏象万科等企业的独立运作能力。领导潜移默化的理念:只要拿到了政府的资源,一定是挣钱的。因为有低土地成本优势。3、前嘉鸿、金易脱离了政府的支持范围,项目成功与否?因为介入的比较早,但是也不完全是市场化运作,有丰台和西城区之间的协调和税收上的优惠。严格上讲,这只是两个项目经营部。目前企业有远虑,也有近忧。但是华融高层忙于现在的业务,无暇顾及长远的战略部署。华融也觉得力不从心,希望借助外力研究三年以后的战略,目前的项目都完成后,企业的发展问题。4、房地产开发两种模式:开发完成后售楼或卖地,您觉得哪种更好?我认为关键在于定位。德胜项目因为承担政府基础设施改造的任务,前期大量的投入靠两边的土地开发来补偿。但是资金压力太大,完全靠贷款,没有时间去搞自己开发,只能做地产商,尽快把地给卖掉。而西直门项目不一样,有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优惠贷款,便于寻找好机会招商引资。目前是金融街公司独资开发,但是项目前景非常好。金融街公司原来是地产商,只靠卖地,招商,参股,出售。现在因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强,靠出卖土地不合算,我们希望自己经营。我们目前在金融街的定位是金融管理中心对抗上海的中国金融中心。大的银行总部和金融监管入住。尤其是中国证监会,我们提供低价有偿服务,它对公司融资帮助非常大,证监会是一杆大旗”金融管理”,不成功的地方是大型的国外金融机构没有进入。敬远原来是华远和香港敬安合资,因为是公司化运作,前期开发比较难,单位拆迁,钉子户多。后来华远控制不住了。政府被迫介入,华融入主控股51%。政府帮助跑贷款,财政担保,华融进入,使西单改造重新启动,目前发现”巨额潜亏”包袱重,董事会的矛盾也比较大。公司我们考虑等项目完成后不在支持,最后只有破产。富景文化问题也比较多。企业开始没有好的战略和经营方针,没有明晰的概念。企业也没有人才。目前北街已经交华方公司引入的上海投资商开发。剩下的南段缺乏旅游资源概念:需要巨额的拆迁投入,有没有高的容积率作补偿,所以无法实现收支平衡。现在进退两难。5、业的摊子大,资金是不是紧张?公司以前筹资以项目自我平衡为主,由总部提供支持协调您感觉这个模式是不是资源利用不充分?资金运作都是拿项目去找资金,有的项目有政府支持,有贴息贷款等。我们也论证过这个问题,公司定位可能有问题“资产管理型公司”是各自为政,资源整合不充分。原来二级公司都把沉淀资金存到总公司,总部总有几个亿操作股票一级市场。收益非常可观,用于总部的管理费用,直到现在还有1000多万。但是现在一级市场改配售后,我们集中偿还银行的贷款3个多亿。将集中的资金退回各公司。我们也正在寻找其他的风险小的投资渠道。我们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利用公司信誉非常好,内部调剂。二级公司如果有财务困难,或者之间有短期借款,通过总公司协调。我们的资金运作非常注意防范风险,有制度要求,随时掌握。目前的资金都在二级公司。我们的饿财务结构都不太好。负债高。我总是说不能在对外投资了。有些问题看报表看不出,需要进一步解释。到时候我尽力帮助。也希望能提出科学的财务评估报告。从公司讲,房地产是依托,筹资能力强:金融街控股,有5年的投资计划和银行和券商有交流;其他的都是项目公司眼前的资金要求我们有信誉,良好前景的项目,银行都主动借款,我们甚至要求利率下浮,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借款。ERP项目完成后,财务管理系统会有较大改观。但是也有不太好的是除了房地产都有问题。尤其是商贸公司我们考虑淡出,甚至考虑直接止损退出。根据我的理解我们无法和大物流大商贸公司竞争。我的想法就是最小的损失退出。6、组织结构上的汇报上级?组织上我只负责财务部,直接对王总报告。公司也没有其他人管财务。二级公司也有自己的财务部,总公司对下属企业有业务协调但是对二级公司业务指导没有做到。企业管理还是人治,公司班子都兼下属公司董事长,我也兼物业公司董事长。应该强调发挥总公司职能部门作用。公司因为没有直接收入,我们也考虑将费用转移到下属企业。财务信息化项目完成后,财务管理将有一个大的改观,可以实现实时监控,预算管理、预警及自动生成分析,事后审计也容易。我们有很大的决心强行推进。明年开始企业的财务信息将正式统一在NC平台上。我们的投资强调绝对控股,参股的不做,吸取以前的教训。在风险防范方面,二级公司只能做公司职责分内的事,没有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的权利,必须经总公司批准。7、合并后有无投资失误?没有大的。有的小风险也及时化解了。我们有投资评估委员会,不论大小项目必须上会集体讨论。8、您是物业的董事长,您对物业的看法?我看好这个行业。在国外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我接手后,发展快。物业公司不是一个暴利行业,是一个透明的行业。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我要求积极引进、嫁接国外服务模式,我们成立了合资公司。ISO9001和14001的达标工作也在进行。以后的物业也要市场化运作。客户在购买房产同时也在购买物业管理。因此物业管理是价值链中重要的一环,我还是看好这个行业。9、从您的角度,华融未来发展最紧迫的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有哪些障碍?经营理念要提高。目前国企的毛病都有,要规范化,市场化。尤其我们的流程、模式应有新的变化,这个很急迫。有些问题自我诊断很清楚,但是还要借助外力。企业在未来的三年没有问题,效益也非常好,但是三年后如何发展,企业没有琢磨透。希望和新华信合作,解决三年后的发展问题。企业目前有远虑,无近忧。我们希望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