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郑丁旺2010年11月22-23日一、会计理论的功能•指导(Guide)会计实务•评估(Evaluate)会计实务•解释(Explain)会计实务•预测(Predict)会计实务规范性(Normative/Prescriptive)理论实证性(Positive/Descriptive)理论二、会计理论的框架会计目标基础假设广泛原则详细方法规范性(演绎法)实证性(归纳法)三、美国会计原则的发展1929经济大恐慌1932公布会计原则1934SEC成立1938CAP成立1959APB成立ARB#1~#51三、美国会计原则的发展(续)1959APB成立1973FASB成立APBOpinion#1~#31ConceptsStandards四、七O年代以前管制思潮的兴起1.会计信息为投资人所能获得的“唯一”信息。2.利润代表企业价值的变动,因此股价亦会随利润而变动。理论依据:四、70年代以前管制思潮的兴起(续)2121.,.........,yyxx会计原则交易事项3.会计利润由于会计原则的纷歧,使得管理层可以操纵利润,从而影响股价,欺骗投资人。因此有必要对会计原则加以规范。此阶段的重要论述为AAA的AStatementofBasicAccountingTheory(ASOBAT)。五、效率市场假说(EMH)对传统会计思潮的冲击1.50年代效率市场假说开始兴起,假设证券价格能充分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弱式、半强式、强式效率市场)五、效率市场假说(EMH)对传统会计思潮的冲击(续)2.效率市场的充分条件:A.无信息成本B.无交易成本C.价格接受者D.同质投资者因A及B确定为正,故完全效率市场不可能达成。五、效率市场假说(EMH)对传统会计思潮的冲击(续)3.EMH对会计的冲击:A.会计信息非投资人的“唯一”信息。B.信息竞争(Competitionforinformation)使投资人及财务分析师寻找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五、效率市场假说(EMH)对传统会计思潮的冲击(续)3.EMH对会计的冲击:C.信息的交流及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使会计信息无法长期误导投资人。D.只要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存在某种关系(不必为因果关系),会计信息即为有用的信息。3.EMH对会计的冲击:E.CAPM及市场模式为验证利润和股价关系的良好模式miiirbarE)(imififmfirErrrErrE)()1()()(iiiiba)1(iaib及在长期间仍相当稳定市场模式CAPM模式六、七O年代MBAR的兴起及会计研究的转向1.Ball&Brown(1968)开启MBAR及EventStudy的先河检定利润宣告对股票报酬(股价变动)的影响。ARUE+-+-两者具有正相关至利润宣告日止,已有85%~90%的信息已被市场预期到,并反映在股价上。六、七O年代MBAR的兴起及会计研究的转向(续)2.EventStudy的缺点A.无法确定是“利润”的影响或“宣告”的影响。B.利润和股价的关系缺乏理论基础。C.UE决定于EE正确的程度(Naive,Analysts’forecast,Timeseriesforecast),AR决定于市场模式的正确性。六、七O年代MBAR的兴起及会计研究的转向(续)2.EventStudy的缺点D.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利润所能解释的很少。E.大部分事项的时间点不易捕捉。七、效率市场假说的测试与肯定1.事件宣告的信息内涵(InformationContentofAnnouncement)Fama,Fisher,JensenandRoll(1969)研究股票分割宣告的股价反应,结果如下:CAR分割月表示市场对于股票分割的未来股利发放有不偏的预期,在分割月股价已充分反应,符合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七、效率市场假说的测试与肯定2.自愿性会计政策的选择-选用不同会计政策是否影响股价?1)Beaver&Duke(1973)研究折旧采用直线法的公司,与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公司其P/E有无不同?结果发现经调整后无差异,显示投资人能“看穿报表”(Seethroughfinancialstatements),市场有效率。七、效率市场假说的测试与肯定(续)2)Eskew(1975)研究采用勘探成功法(Successfuleffortmethod)及全部成本法(Fullcostingmethod)的公司,发现投资人会自行调整差异,“看穿报表”。七、效率市场假说的测试与肯定(续)3.会计政策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1)Archibald(1967,1972)当折旧方法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而使利润增加),报税时仍用加速折旧法,故不影响现金流量。结果股价并未发生显著变动,投资人“看穿报表”。七、效率市场假说的测试与肯定(续)2)Kaplan&Roll(1972)当折旧从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投资抵减从递延法改为当期确认法(FlowThrough)时,股价均无变动,投资人是理性的。七、效率市场假说的测试与肯定(续)4.会计政策变动-影响现金流量1)Sunder(1973,1975)由FIFO改为LIFO者,利润虽降低,但现金净流入增加(减少所得税支出),股价上升,显示市场理性。由LIFO改为FIFO者,利润虽增加,但现金净流入减少(多缴税),股价却不跌,有功能性固着(FunctionalFixation)。结论以上的市场研究,虽有部分矛盾的结果,大体上均支持效率市场假说。八、代理理论(AgencyTheory)与实证性会计理论(PositiveAccountingTheory)的发展1.Watts&Zimmerman对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说1)薪酬假说(Compensationhypothesis)2)债务契约假说(Debtcovenanthypothesis)3)政治成本假说(Politicalcosthypothesis)八、代理理论(AgencyTheory)与实证性会计理论(PositiveAccountingTheory)的发展(续)2.实证性会计理论的缺点1)三大假说隐含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股价,此与EMH抵触。2)透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或改变所能影响的现金流量有限。若有重大影响,投资人会事先加以规范(确定采用何种会计政策)。3)会计政策已公开揭露,无须去预测。九、利润反应系数(EarningsResponseCoefficiency,ERC)的研究ERCEEPPitititiiititi,1,,1,,决定于:(1)利润持续性(persistence)(2)利率水平(3)公司规模-大公司反应小(透明化)i十、效率市场假说的怀疑1.PEAD(PostEarningsAnnouncementDrift)现象的存在1)Foster,OhlsonandShevlin(FOS,1984)将UE标准化(成SUE),按其大小分为十组,各组之CAR如图:股价在利润宣告日后继续波动,表示市场没有效率。作多SUE最高的一组,放空SUE最低的一组,在利润宣告日后60个交易日(三个月)的累积异常报酬(CAR)达25%十、效率市场假说的怀疑(续)2)Bernard&Thomas(1989,1990)a)研究PEAD的原因,并非由“风险溢酬”(RiskPremium)所造成,而是“反应迟缓”(DelayedResponse)所致。b)在t期有好消息的公司(SUE最大者),在t+1期仍有正的异常报酬,反之,在t期有坏消息的公司(SUE最小者),在t+1期仍有负的异常报酬,且皆具统计的显著性。此表示股价在t+1期的反应可以根据t期的SUE来预测,亦即投资人不能完全了解本期利润对未来利润的意涵,以致于股价未能完全反应,而造成PEAD现象,显示市场不符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十、效率市场假说的怀疑(续)2.Market-to-BookRatio现象的存在1)Fama&French(1992)M/B越大CAR越小表示股价overpriced,市场无效率。十、效率市场假说的怀疑(续)2.ContextualAccountingIssues1)Sloan(1996)研究股价能否充分反应应计项目(accruals)与现金流量(cashflows)中关于未来利润的信息?2.ContextualAccountingIssues--Sloan(1996)a.投资人无法区分此项因素,故买入现金流量部分比率较高的股票,放空应计项目部分较高的股票,可产生正向的异常报酬。因此市场没有效率。b.利润中现金流量部分持续性高,应计项目部分持续性低。故现金流量部分比率大者利润质量较好。2.ContextualAccountingIssues--Sloan(1996)c.计量方法:2112101rrwhereCashFlowsrAccrualsrrEarningsAccrualsEarningsCashFlowtt十一、评估模式的兴起Feltham-OhlsonModelingtititiEarningsAbnoamalFutureExpectedofPVBVV,,,十一、评估模式的兴起(续)Feltham-OhlsonModeling结论:1.账面价值(BV)与利润均为重要定价因素。2.企业财务越健全,账面价值的系数越低。3.股东权益报酬率低者(绩效较差者),利润的系数较低。4.利润预期为正时,其系数为正且显著,利润预期为负时,其系数近于零。5.利润中现金流量及应计部分有重大的差别定价。十二、价值相关性(ValueRelevance)的研究•研究某一会计数字或披露事项和股价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相关?亦即该信息是否反映在股价上?•研究项目包括:–退休金资产及负债、金融机构的NPL,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无形资产(包括未入帐者),以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何者较具价值相关性等。十三、对分析师行为的研究•研究财务分析师的预测能力及其选择公司作预测的决策过程,包括预测偏向(Bias)、信息处理的制约等。十三、对分析师行为的研究(续)研究发现:1.分析师的预测通常过份乐观(此可能与分析师受雇于承销商有关)。2.(分析师+时间序列分析)的正确性分析师分析的正确性时间序列分析的正确性3.资本市场常单纯的反映分析师的预测,导致依据M/B比例做投资策略会有异常报酬。机构投资者和无形资产比重较大的公司,分析师较常分析。十四、有关裁量性应计项目(DiscretionaryAccruals)的研究•研究范围包括:–自愿性财务预测–自愿性披露–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计项目的估计十四、有关裁量性应计项目(DiscretionaryAccruals)的研究(续)•其中研究较多者为利润管理(EarningsManagement),尤以在IPO中最常见,其原因:1)为了提高承销价,虚列利润及利润成长趋势。2)投资者缺乏该公司的任何信息(第一次公开发行),形成严重信息不对称。3)会计原则允许在初次承销时改变,给予操纵机会。十四、有关裁量性应计项目(DiscretionaryAccruals)的研究(续)4)上市后,分析师开始发布利润预测,故第一年必须继续操纵利润,以符合分析师的预测。5)大股东的股票在上市后有闭锁期,必须维持高股价至可以出脱为止。6)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受利润操纵而高估,故上市后二、三年内会有严重的负报酬。十五、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的相关研究•研究公司治理的好坏对公司股价、资金成本(含债务利率),经营业绩等的影响。–常用的公司治理变量包括独立董事、股权集中度、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机构投资比例、董事长是否兼总经理、董监事股权质押比重、信息透明度等。十六、对MBAR的省思1.市场是动态的、前瞻的,会计信息是过去的、定期的,故会计信息对市价变动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回归模式的R2很低)。十六、对MBAR的省思(续)2.会计学者试图导出会计信息和股价关系注定无法成功。会计信息亦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