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业务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姓名:廖继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秦远建20090501业务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作者:廖继华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2004业务外包是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获取并维持市场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征,是创新网络与战略联盟的一种新形式,更是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当前,业务外包战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实践。然而,外包实施的效果并不都是理想的,缺乏对外包理论的分析与认识,盲目决策,无效管理,最终都会适得其反,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竞争力的丧失。因此,企业在外包战略的运用中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用于指导实践。但目前,国内外对外包的研究仍是不完善的,尤其是国内,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外包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围绕外包决策、外包关系管理、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外包绩效评价与演化机理来系统研究外包战略的运作体系与管理方法,以期形成一个规范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外包运作与管理体系。本文在建立了一个由战略性分析、评估与选择、合同签订、过渡与整合、关系管理、合同终止六个阶段组成的、包括各个阶段关键活动和绩效衡量内容的外包运作与管理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在外包决策方面,现有的外包决策研究集中于根据不同的外包决策模型来决定外包业务的内容。而本文认为,外包决策应理解为一个多步骤的分析、比较与评估过程。从过程的角度拓宽外包决策研究的视野,探讨包括外包决策模型在内的外包战略制定方式,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业务外包决策的质量。本文从企业内部核心能力识别、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外包决策模型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外包商评价与选择等多方面构建了外包决策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论证。该决策流程使外包决策经过了环境分析、决策模型运用和成本/收益分析这三次筛选过程,从而能在较大程度上确保外包内容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还从交易成本分析的角度对外包商数量的确定进行了初探,认为知识专用性在外包商数量确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出了单一外包商与多外包商选择的适用条件。在外包关系管理方面,目前的研究显得较为零散,多是针对具体的外包项目或外包类型提出影响外包关系的因素,讨论双方的沟通协调问题。本文阐述并建立了业务外包实施的组织管理模式;从外包过渡中的衔接与整合机制、外包过渡中的人事问题、外包过渡中的信息流程序、外包关系变更控制程序、例会、检查与审计程序等方面论述了外包实施中的过渡与整合问题;从更具普遍性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与市场型、中间型和伙伴型外包关系相对应的外包关系管理模式,即市场、官僚和信任管理模式,并就伙伴关系的建立途径和信任建立的机制安排进行了分析论证;讨论了单一企业与单一外包商外包关系中的多个利益人主体及其在各外包阶段的关系表现,并对单一企业与多个外包商、多个企业与单一外包商、多个企业与多个外包商组建的外包关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外包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基于案例研究基础上的风险识别和相关管理措施的制定。本文则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外包风险管理的框架与方法运用。从风险概念与外包风险的界定入手,本文建立了外包风险的分析与管理框架;进而对外包的风险事件、风险客体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诊断,构建了外包风险的识别模型;将风险矩阵方法运用于业务外包风险的评估与重要性排序,并针对各种外包风险事件,探讨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及其运用,研究了防范外包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激励机制设计思想,认为对逆向选择的激励设计主要是初始支付,事后奖励和事后惩罚方式的确定问题,对道德风险的激励设计则是企业如何在满足个人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来选择相关参数以最大化企业期望效用函数的问题;从确保外包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出发,对外包风险控制的动态监控思想进行了初探,根据随时计算出来的某风险控制计划失败概率,可以清楚地了解该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并适时地对控制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对业务外包绩效的评价是外包战略运作的最终落脚点,而对外包绩效评价的研究却是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从对现有外包绩效评价观点的评析出发,提出了外包绩效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实现外包绩效,本文从关系观角度来审视外包关系及其绩效,将外包绩效的产生与演化过程划分为酝酿绩效、成熟绩效和渗透绩效三个阶段,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外包绩效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外包绩效的产生与演化机理。从知识联盟的高度,本文提出了外包关系作用于企业效益的机理,并从知识转移与扩散、经济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角度重点解析了这一机理中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原理,从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与知识发展过程的关系阐释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知识创造过程。知识的获取、吸收和利用是外包影响企业长远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外包纵深发展的一个战略性动因。2.学位论文蒋晶晶金融服务外包策略——德意志银行财务外包方案实例分析2007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外包是企业将自身核心能力集中关注于战略环节的一种战略行为,其实质在于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如何控制外包的风险,如何让自己的业务操作在外包的情况下符合监管的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金融业务外包的趋势逐渐加强,并成为国际外包市场的主流。金融服务外包不仅改变了金融机构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对金融服务再造、建立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且还改变了一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以及改变了劳动就业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实现金融有效治理的敏感地带。因此对金融服务外包的内涵和风险研究势在必行。第二部分从外包的产生到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希望从理论高度找到外包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业务外包在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必然性,然后从威廉姆森的决定交易成本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出发分析外包决策。从分析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得出商业银行要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进行流程再造,而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塑造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塑造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将价值不高的业务外包出去,节省银行的管理费用,集中精力处理关键问题。于是银行业务外包随着国际银行业的再造和核心能力的塑造迅速发展起来了。第三部分是德意志银行具体外包业务分析。具体介绍德意志银行财务外包方案的设计,银行核心业务及未来发展战略,财务外包方案的主要目标。可行性研究,方式的选择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德意志银行财务外包方案的实施与实效评价。在风险分析方面,文章利用风险矩阵方法集合银行实例,衡量单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大小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对银行外包业务所隐含的风险进行了揭示。通过对德意志银行业务外包的动因、模式、具体外包业务、发展趋势和在识别、度量外包风险的方法和控制外包风险采取的相关措施等较为全面的论述,使读者对德意志银行财务业务外包具有较为清晰的整体了解,并进一步加深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理解。由于金融服务外包风险防范是重中之重,第四部分对金融服务业务外包面临的风险和相应防范措施作了归纳。文章在介绍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对业内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的金融服务外包面临的九大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外包时需要采取的策略和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的重点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国内外的外包实例,对我国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外包提出了可借鉴的意见,重点包括认识到离岸外包中对薪酬套利最终趋零的趋势,只有真正利用外包后节约的管理资源来发展和壮大核心竞争力才是制胜的关键。文章最后对金融服务外包在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3.学位论文邓福刚金鹿航空飞机维修外包风险评估与控制2009随着维修外包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航空公司将飞机维修业务外包给独立的维修公司,以便节约成本,提高其竞争力。但在维修外包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如何发现并控制这些安全风险成为国内航空公司和民航管理局面对的重要课题。br  本文以金鹿航空的飞机维修外包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金鹿航空的维修外包业务实际,应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维修外包决策阶段和维修外包实施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维修外包中的各等级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br  首先,对公司的维修外包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分析维修外包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控制需求,找出典型的潜在风险因素;然后建立风险矩阵并应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级,确定出重要的风险因素。最后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定风险控制原则和风险控制措施。br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金鹿航空的维修外包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其维修安全运行水平,对于国内的其他航空公司的维修外包风险管理和民航管理局对维修外包的监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学位论文周雄企业战略性外包及其风险测控研究2009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外包战略,外包合同的数量和外包业务的类型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走向成熟,日益递减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企业界渐渐认识到:在增长日渐缓慢的传统市场上,一味的通过外包来收缩业务范围,从而寻求业绩改善必将使企业走向穷途末路,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发展,必须重新寻求新的增长领域,从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外包活动,即外包正在演变成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流程。然而,“战略性外包”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把某项能力或活动外包出去,而是如何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对价值链中的各个单项活动进行外包,如何协调外包业务并使其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在外包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基于此,本文综合应用业务外包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企业战略性外包的模式、过程、机制、风险及其测控。全文共八章,除第1章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思路,第2章阐述此项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第8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深入探讨了企业战略性外包的主要模式和运作过程。在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性外包和战术性外包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了企业战略性外包的内涵;在对中心依附型,寡头联合型,金字塔幅射型和嵌套交错型等4种战略性外包运作模式进行多角度比较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文献的动态外包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能力评价的,适应企业多业务的权变型战略外包运作模式;在充分吸收一般业务外包运作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到战略性外包的特殊性,提出了企业战略性外包的四步运作过程管理框架图;建立了基于企业核心的资源、核心能力、核心业务识别与匹配分析的战略性外包业务选择模型,和基于企业核心能力、行业特点和外包目的不同组合的企业战略性外包运作模式选择模型。(2)深入研究了企业战略性外包的运行机制。研究了企业战略性外包的厂商选择流程,针对战略性外包特点,绘制了企业战略性外包厂商选择流程图;明确了战略性外包厂商选择准则,构建了基于AHP的选择最优外包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应用DEA进行外包商效率评价的步骤与方法;分析了企业战略性外包合作相互信任的内涵、特点和作用机理,通过进化博弈模型对战略性外包合作各方对信任问题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了增进相互信任的实现途径;归纳指出企业战略性外包网络中可供分配的四种主要利益,提出了利益分配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了利益分配的思路和定量方法;分析了企业战略性外包网络中知识共享的内涵与动因,探讨了外包网络中知识共享的合作信任机制、沟通机制和核心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知识转移的动态螺旋上升机制和实现战略性外包网络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