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遗迹观后感范例通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7红色遗迹观后感范例通用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红色遗迹观后感范例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红色遗迹观后感1我们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千秋广场。一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有的爬上城楼,吧囯命党的旗帜换称中国的五星红旗;仿佛是在吹奏胜利的凯歌¨¨¨浮雕左右还有着革命烈士的雕像,但我从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兴畏吧!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十分茂盛,苍松翠柏格外的绿,他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顶上有着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走进正厅,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这遗像和照片,但会大部分是遗像,走进东厅,我看见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衣。2/17红色遗迹观后感2“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毛泽东走进线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眼前一幕幕红色历史印入我眼帘,讲解员的一句句讲解冲入我脑海。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红军们生活的不易和战斗的顽强。正是红军将士们坚持不懈、顽强不屈的精神,换来了一次次胜利,也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纪念馆的资料记载:曾广华爷爷,1932年参军成为一名红军。他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并打了许许多多的胜仗。由于他表现得很出色,部队领导就送给他一件羊皮袄。曾广华一直保存着这件羊皮袄,舍不得扔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件被打满了补丁的羊皮袄成了历史文物,被永远保存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被大家瞻仰学习。从纪念馆的资料中,我们知道: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瑞金集结出发,踏上了战略转移的伟大征程,开启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转移工作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扩大红军,补充兵员,苏区青壮年热烈响应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号召,踊跃加入红军队伍,从1934年5月至9月底,中央苏区共扩充红军8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苏区的青壮年。这让我们感受到,参加红军是一3/17件多么光荣的事情。我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逡巡,久久不愿离去。通过这次线上研学,我深深体会到红军将士们身上那长存的长征精神,也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换来最终胜利的道理。由此,我发现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另一种“长征”,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刻苦专研,这样才能像红军将士们一样,成为有用的人,为祖国做贡献!红色遗迹观后感3翻阅1927到1937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井冈山,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基,在这纵横几千里的大地上,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感受深邃的历史内涵,接受一次革命传统精神的洗礼,并从先辈们的奋斗轨迹中思索26日到29日开展了为期四天的重踏长征路活动,追随着先辈们的足迹,我们踏遍井冈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篇-巍巍井冈山深邃历史内涵井冈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我们此次旅程的第一站,当我们的车队驶入它的怀抱时,巍巍五百里的山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毛泽东、朱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树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播撒燎原神州的星火,开辟着“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4/17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如今,井冈山处处都留有红军的足迹,革命遗址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对巍巍井冈山的敬畏,对先烈们的敬畏,依次参观了黄洋界、象山庵、八角楼、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大井革命旧址。站在先辈们奋斗的地方,触摸着他们用过的物品,看着一幅幅陈旧的相片,一件件尘封的文物,我们窥到的不仅仅是历史,而且是一种精神。在黄洋界,站在炮台边,远眺群山,黄洋界保卫战宛如就在眼前重演。一炮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一条妙计、一个战略取得了保卫战的完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就是毛泽东同志为这次伟大保卫战胜利而作。如今身临其境,当年击中敌军指挥部的隆隆炮声和红军的欢呼声、锣鼓声依稀还在耳际回荡;在黄洋界,站在毛泽东和朱德等革命先辈挑粮的地方,内心震撼不已。往下看,是曲曲折折的山路,险峻,陡峭,独自攀登尚有难度,何况肩上挑着沉重的粮食;在大井革命旧址,一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予、土炮、土枪,经过无数战斗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上面还带着战场的硝烟,还有带血的遗迹,一张张先烈的照片,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与我们零距离,面对面,脸对脸,凝固在历史的瞬间,仿佛您们有多少话要对我们讲,5/17又有多少事儿要对我们谈。我们的心跳的快了,零距离接触,使我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仿佛心在一起跳跃,血又在一起沸腾,刹那间,在我们面前您们又是那样的高大、庄严,巍巍身影化作雄伟的井冈山;在八角楼,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看着室内的陈列如床架子、桌子、砚台、油灯、茶几、高背椅等原物,让人陷入到历史的隧道中,通过这个时空隧道,看到了毛泽东在深夜疾书。在这里毛泽东写作和完稿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光辉著作,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井冈山,多少先烈们在这边热土上为了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有多少热血中华儿女在这里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今天,站在井冈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站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上,面对着第一次党代会时的党旗,我们心潮澎湃。在参观的一天时间里,天气变化不定,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阳光高照。就如那段变化不定的历史,在历史的风雨变化中,革命先辈们把握住了方向,经住了暴风雨的洗礼,带着中国人们走向了光明。从先辈们的奋斗轨迹中,或许可以给予我们启迪: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先辈们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树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开辟着“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同样,扎根本土,利用本土优势,坚定而自信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为此,我6/17们应当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根据现状,先扎根中低端业务,守住自己的最后阵地,并不断苦练内功。苏区篇-红色故都赤色激情27日上午游览了龙潭之后,我们的车队离开了井冈山,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向苏区方向出发。中午时分,我们车队到达了闻名全国的“将军县”-兴国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多热血儿女参军参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出54位功勋卓著的兴国籍解放军将军。为了缅怀将军们的丰功伟迹,兴国县兴建了将军公园,通过雕像、图片、文字等形式把“将军”的伟岸形象和英勇事迹陈列园内,供世人瞻仰学习。站在将军们的雕像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我们一路瞻仰了54位将军的雕像,并详细了解了每位将军的不朽人生。傍晚时分,我们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来到了于都河畔。站在红军长征第一渡口前,望着如今平缓的江水,思绪飞扬,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从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万里征途。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从于都县城东门踏上浮桥渡河,率领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向西挺进。如今,8个渡口全部建起了大桥。先辈们是搭浮桥去打天下,而当今的于都人是走长征大桥去闯世界的。时代已经变迁,但,并没有使于都人淡忘了曾经在这块土地上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红军,更没有忘记岁岁年年传播和弘扬长征精神。当我们进入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时,已7/17经是差不多六点,讲解员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或许是被我们的诚恳感动,或许是被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敬畏所感染,她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延迟下班时间为我们讲解。我们跟随着讲解员,参观了全馆。一副副珍贵的历史相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历史原物,一段段扼要的文字说明,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段历史,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叉,感受到了长征不朽的精神对我们心灵的震撼。离开于都,我们进入了瑞金。“红都”瑞金,在幼小的心灵之中,与红井联结在一起。“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泽东”这是书本上对我们的教育,而现在有机会亲临红井,喝一口井水,想念一下先辈们的挖井之恩。而今的“红井”已成了一种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象征,历经时光的冲刷,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历史中不可代替性,这不是一只小小的水井,它浓缩了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确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我们走进叶坪-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所在地时,这样的感觉更为强烈。翻阅历史可知,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突围转移,瑞金叶坪作为党首个首都,其“红都”的身份虽短短的的三年时间,但,这三年却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我们从当初政府的设置就可以看出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府当时就有了兴国振邦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走进“红都”的中华苏维埃临时8/17中央政府的遗址,可以看到当时的政府设置极富有远见卓识,当时共设置了九部一局,其中最伟大、最让人惊叹的是当时处于偏僻山乡一隅的中央政府却设置了面向世界的外交部。你无法想象当这些部长们身居陋室,粗茶淡饭时,居然谈笑国际政治风雨,胸怀救国大志。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走进这些部长当年的办公场所时,想象他们当年就在昏暗的油灯下起草治国方略就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所有的利欲之念都消失了。在当年毛主席居室兼办公室的屋内,我们似乎听到了墙上悬挂的竹笠、米袋在诉说着什么?简陋木桌上锈迹斑斑的小马灯则重新点亮了那一段沉进历史深处的故事。当年一代伟人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下了那些照亮黑暗中国的徼文么?所有隆隆烈烈的故事终究都将淡化为历史,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能够鲜活地显现的只能是那些抛弃个人得失的伟人。从叶坪到沙洲坝,“红都”的历史是如此的短暂,却无比的厚重,当它淡化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背景后,给我们的思考和警示更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影响。无须讳言,现在的共产党作为一些腐败现象正严重地侵蚀它的肌肤,这些是当年创立“红都”的先辈们所不愿看到的。伟人们身居陋室却不坠青云之志,筹划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时,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又怎么会为一己私利所计较?更不用说利用职权触犯国法了?也因此,我想当一个贪官走进“红都”时,他的心灵也会受到震撼么?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己任的我们,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更觉的我们责任的义不容辞和沉重。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原9/17则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从先辈们的身上,我们窥到了遵守这一原则的深刻而内在的本质性动力。闽西篇-亲临临江楼聆听历史回音在闽西这块热土上,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主线所引导的故事悲壮、辉煌。所谓“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坑。”因为相距红都瑞金不远,所以红色割据时期的反复拉锯,给闽西留下了许多故事,造就了许多风景。闽西乡间不少如古田会址那样的乡村建筑中,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事件几乎触手可及,似乎仅仅在俯仰之间,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又开始了。这些平凡的建筑,因为参与了改变历史的创造,便成了历史,便值得让人品味,让人揣摩。为了触摸这段历史,感受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我们的车队闯进了闽西地区。途径宁化、闯过石壁、穿过连城,我们踏上上坑县,光辉的历史,在静寂的小镇静静地流淌。历史的回声,激荡在小镇的上空,并从小镇飞越群山丛林,光照千秋。上杭人很骄傲,从1929年5月到1933年11月,在这4个来年头里,毛泽东曾经9次来到上杭,其中3次到上杭古田镇,3次进上杭城,3次往上杭才溪乡。在上杭的山山水水中,留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