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人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专题研究•主讲人:王辉•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授课对象:2011级研究生四、授课内容•1.“经济人”理论•2.供求理论•3.竞争与垄断理论•4.福利国家理论第一讲经济人理论主要内容:一、“经济人”思想的形成过程二、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争论及当前的反思三、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争论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激励机制主要参考文献1.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2.陶一桃,蔡增正主编:《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3.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版。4.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教学与研究》2003年11期。6.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2005年11期。7.吴易风:《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一、经济人思想的形成过程•1.“经济人”的界定•作为经济人的含义或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第二个命题是“理性行为”,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做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这一点是核心)•第三个命题是“他利”: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2.“经济人”假说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西欧中世纪晚期(13~14世纪),产生了一种新型社会经济形态——“商业社会”。主要特征:•第一,整个社会经济走向货币化,因而是一种市场社会或“商业社会”•第二,社会生活货币化的同时,经济活动开始从其他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第三,经济竞争不仅调节社会经济生活,而且也以“优胜劣汰”的原则重新调整和安排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在欧洲近代史中,“地理大发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使得欧洲在短短100年时间里集聚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等于中世纪欧洲所积累的贵金属的8倍。大量的黄金白银极大地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使得空前的财富集聚成为可能。市场和货币的力量有力地冲击着陈旧的社会结构、旧的社会秩序以及传统的观念和见解。3.经济人假说形成的思想准备(道德哲学基础)17世纪初,英国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最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的原则是什么?这场讨论的核心人物是霍布斯(利维坦),休谟(人性论),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和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争论的核心是个人的利已心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目的是给新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南或道德哲学基础。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核心思想:人性自私论目的:推论出一些必要的社会和政治原则,以便能从混乱中建立起某种理想的社会经济秩序。•分析逻辑:•人天然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快乐是欲望的满足,能促进生命的运动,因而是善。因为人的能力基本上是相等的,且都想获得快乐,但世界上财富有限,人们必然会相互争斗(原因是利已的冲动)。可能产生出一种悲惨的结果:孤独、贫因、讨厌、粗野和短命,即所谓“霍布斯丛林”。•国家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监控者,是为人类服务的权利共同体,目的是增进利益,减少危害。休谟的人性论主要思想:肯定人的自私本性,认为人的世俗情欲,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合理的,同时人都有“仁爱”的一面,被称为“自然美德”,包括慷慨、怜悯、感恩、友谊、忠贞、热忱;也包括机智敏捷、勤劳、坚忍不拨、努力、恒心、节俭等。但人性中“仁爱”因素是永远不能胜于或克服自私本性的。肯定自私是人性中最强有力的冲动,但又设法限制自私和超越自私的狭隘,通过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来达到自身利益的追求,这是休谟的核心思想。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政府论•个人利益是行为的动力。•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而不是人性的弱点。•国家权力的介入可以解决社会冲突。•国家权力要保护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的不可剥夺这三大“自然权利”。•财产安全至上。•洛克思想实质上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时代精神(财产崇拜)的反映。•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克思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18世纪初)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完全是由于人的各种激情(Passions)相互作用,克服自然障碍,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结果,而这些激情或各种欲望都是人的利已本性的不同表现,社会经济必须巧妙地利用这种本性才能健康发展4.经济人假说的最终确立(18世纪下半叶)亚当·斯密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真正的社会经济哲学,做出了经济人的行为在市场机制下可以导致整个社会的丰裕,从而最终确立了“经济人”的概念。斯密的经济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年出版)和《国富论》(1776年出版)中。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第一、经济人的行为可以促进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利己的合理性)•第二、经济人的行为具有化解利益冲突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主观利己,客观利他)•第三、经济人的行为在“无形之手”引导下,会促进社会利益(福利)的最大化。(理性的客观功用)•二、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争论•及目前的反思•公开的大讨论有三次:19世纪晚期“利己与利他关系”之争;20世纪40年代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之争;20世纪70年代之后“理性行为”之争。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出现对这一问题的反思1.第一次争论:利已与利他关系时间:19世纪晚期争论者:德国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争论焦点:利己行为假设是否符合实际(1)德国历史学派观点:经济假设仅以利已主义为基础,仅以简单的生物学或心理学为依据,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因为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其他的多种利益和追求,现实更丰富和复杂。即使在经济生活中,个人利益也决不是唯一的动机。现实的经济生活最起码包括三种形式:在私人的经济中,确实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转移;在强制的公有经济中,却是以社会全体利益为行动准则;而在以慈善福利为目的的经济中,主要以伦理道德为行动规范。对经济生活中人的动机进行分析,既要考虑到生物的、心理的影响,更要考虑个人行为受历史的、社会的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适应各国自己需要的经济学原理,古典经济学提出的普遍适用的原理是不存在的,没有实用价值的。要以“历史观点开辟道路,要把政治经济学转变为一种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学说。”(2)奥地利学派观点:古典学派并不否认人有利他动机,经济人的利已行为也包含着利他因素(即主观利已,客观利他)“看不见的手”已解决二者矛盾。经济学的正确方法必须落实在一种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因为社会的经济现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众多个人自发行为的结果。为了分析和理解整个经济过程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必须从分析构成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个人行为开始。然而,对个人的分析,不能面面俱到,只可能把与这种行为最相关的动机(即利己动机)抽象出来,进而研究这种动机及其行动的影响。2.第二次争论:利润最大化行为时间:20世纪40年代争论者:行为科学、实验科学、制度学派争论焦点:利润最大化是否是目的(1)行为科学:“需求层次理论”的批判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核心观点:人类需求是有层次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类自身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生存需求(衣食住)、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经济人的需求偏好同样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都会影响其需求偏好。因此,人类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一个多元的效用函数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2)实验科学:“完全理性”的批判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美国经济学家)核心观点:“有限理性”,“满意决策”“完全理性”指经济人能够根据目标找到最优选择方案。现实中的人是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有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有限性,因而人是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由于是有限理性,人们遵循的并不是最优原则(决策),而是满意原则(决策)(适度效用,适度利润)。(3)制度学派:“社会—文化人”的批判代表人物:凡勃伦、康芒斯、加尔布雷斯、科斯,核心观点:人是“社会—文化人”,应将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函数认为要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函数,从而建立更接近于现实的经济人假设。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人的行为目标是多样的,不可能仅仅只有自己,人的决策不是也不可能是使个体利益最大化,而是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制约,本能、习惯、文化、习俗、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符合这种要的人称为“社会—文化人”。3.第三次争论:“偏好颠倒”时间:20世纪70年代争论者:经济学、实验心理学争论焦点:人类“非理性”的现实性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效用的理论(公理):完备性、传递性、非饱和性(理性行为)实验结果:现实中人的选择行为有时并不符合这些公理,而且是经常地违背这些公理,即存在所谓“偏好颠倒”(Preferencereversals)或“非理性”。实验1:赌博(两种选择:赌注大,盈利大,概率小;赌注小,盈利大,概率小)实验2:拣钱心里实验结论:即使在最简单的人类选择中也不存在任何最优原则。经济学家争论:多数人认为上述实验结果至少还不足以真正驳倒“经济人”抽象,更不足以依此作为行为假设的基础来重建经济学。4.目前西方学者对“经济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2008年开始出现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沉重打击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沉重打击了西方经济学。有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如何从经济危机的现实出发重新评估西方主流经济学及其对经济政策的影响,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当前这场危机是重新思考西方经济学的历史转折点。阿玛蒂亚·森提出问题:“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危机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评估学院经济学家中所教授所推崇的内容对我们经济政策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报》2009年4月9日)斯蒂格利茨说:”这场危机不仅是经济上的转折点,而且是我们思考经济学的转折点。“(英国《新政治家》2008年10月16日)这场危机爆发后,英国女王2008年11月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视察,向经济学家们提出问题:“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人预见到它(危机)?”英国学者蒂姆·贝斯利、彼得·亨尼西于2009年7月22日给女王上书,就女王的提问作了回答,认为是经济学模型设计错误导致的。但是,英国雪拉·唐、彼得·厄尔斯蒂、约翰·福斯特等10位知名学者不满意这一回答,他们在同年8月10日联名给女王上书,指出贝斯利、亨尼西的回答的缺陷之一是“它没有提到主流经济学家广泛宣传的广遭质疑的‵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这些经济学家认为,危机爆发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不是什么“理性社会”,而是似乎人们都失去理性的“疯狂世界”。英国《金融时报》研讨“资本主义的未来”系列文章的开篇之作《自我毁灭的种子》一文,生动地描述了这个非理性的“疯狂世界”:“在经济泡沫的蛊惑下,似乎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金融家们的贪婪,普通投资者的盲目,监管者的松懈,政府的失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利奥·巴尼奇撰文说:“马克思曾鞭辟入里地分析过植根于资本主义市场基本逻辑中的非理性因素,而现在这些因素再次昭然显现。“(《十足现代的马克思》,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2009年5-6月号以前就批评“理性预期假设“的斯蒂格利茨,在这次危机中着重指出理性预期假设不仅与经济现实不符,而且经济现实证明大量的预期是非理性的。人们看到,在美国,当多数人的实际收入下降时,市场不是预期房地产价格会下降,不是预期会发生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危机,而是预期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预期不会发生次贷危机。然而,危机爆发的事实证明,申请次贷的购房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