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11(一)韦伯工业论理论假设影响工业区位形成的各类条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子,其中只有少数具有普遍意义。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运输成本、劳力成、本集聚(二)区域的基本特征1实体与抽象的二重性2五个基本要素: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边界其中内聚力是区域形成与演变的基础。3客观性与动态性4等级体系5区域不能无限划分(三)区域的划分布德威尔主张将区域划分为均质区、极化区、计划区;克拉森提出按增长率进行区域分类汉森根据直接生产活动、经常经济资本与经常的社会资本的组合情况将区域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与落后区;我国学者侧重研究经济区和行政区(四)主要区域经济理论1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德国,Walter.Christaller,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1933,《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决定找这个位置所能提供的商品类型。商品的供应是由内部的规模递增收益决定的,这与位置有关系是因为消费者会产生运输成本。2增长极理论代表人物:佩鲁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行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形成一种吸引力和排斥力产生交汇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的增长并非平衡增长,而是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增长由增长极向周边扩散。3核心边缘理论代表人物:约翰弗里德曼将空间地域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发展通常是起源于变革中心,创新由这些中心向周边潜力较小的区域扩张。4循环累积理论1957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理论回流效应使得发达地区更发达,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扩大,产生循环累积效果。尽管有扩散效应,但很可能小于回流效应。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25倒U理论1965年由威廉姆逊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于不平衡成长。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成熟阶段,区域间差异将逐步缩小。(六)城市增长动力城市增长动力1:集聚力集聚力来源于集聚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因素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或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1交易成本节省2分工与规模经济3信息与外在效应4公共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共享城市增长动力2:扩散力扩散力: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放慢,原来已经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开始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了由增长点想周边地区扩散效应(七)城市增长的测度1就业量向城市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就业量向城市内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就业量2国民收入指标或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八)城市增长分类1按增长动力不同,城市增长可分为内生增长与外生增长内生增长:由城市内部能量推动经济增长外生增长:地方政府作用,大型土地开发商投资以及交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2按增长方式不同,分为极化增长与扩张增长极化增长:通过增长极推动增长扩张增长:城市外部空间的扩张过程,城市实体随城市人口,经济等规模的增长而出现市场空间范围的扩张(九)周边深化周边深化是指在“中心-周边”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周边经济增长过快,出现弱化和消散的现象。周边消散型深化,中心辐射能力增强,周边趋于消失。周边增长型深化,表现为周边经济迅速增长,使周边消失或弱化。(十)亚中心区1.亚中心区的出现及含义随着城市的不断增长,中心城市的净集聚利益不断被日益增加的集聚不经济消耗,从而在周边地区可能形成新的集聚中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新的增长中心或集聚中心2.亚中心的后发优势(1)学习效应(2)“借鸡生蛋”(3)创造性破坏(十二)亚中心区形成的影响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3对中心地区1新兴增长点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后,在许多产品上可以自给自足,无需进口,并且凭借成本的优势与原有的经济中心竞争2整个区域更加富足后,提高内需,特别是对高科技产品、高档商品的进口需要,这些产品在相当长时间里,都要依靠原有经济中心进口,出现扩大市场的机会。对周边的影响1在新增长点出现的高速增长为周边地区提高信心,起积极的示范作用。2新增长点产生集聚作用,吸纳大量的资金技术,对周边产生负面作用。(十三)区域分工以后经济利益如何实现1比较优势2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3空间竞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迪克希特-斯蒂格里D-S模型(十四)地域分工的模式垂直分工: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生产最终制品的某一中间产品为中心,以另外地区一个或多个最终产品为核心建立自己的以互补,依附为主要功能的产业结构体系。水平分工:基于资源差异形成的分工协议分工:为获取规模效益而进行的分工(十五)中心城市的等级划分计算中心城市人口经济与科技职能指数(节点分类法)三种指标:非农业人口(Pi),GDP(Vi),专业技术人员(Si),三种指数:非农业人口指数(Kpi),经济职能指数(Kvi),科技职能指数(Ksi)(十六)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量或称空间交互作用量,用来衡量城市域际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绝对经济联系量:某经济中心对某低级经济中心辐射能力或潜在的联系强度大小。相对经济联系量:在绝对经济联系量基础上,结合低级经济中心本身的接受能力,并比较其在区域内所有同级经济中心条件的相对优劣来确定的联系量。(十七)城市流城市流是指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空间流在城市体系所发生的频繁的、双向或多向的与人类相关的物质流动现象。城市流强度指在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聚集与辐射)所产生的聚射能量与城乡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十八)区域经济组织形式1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互相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2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43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服务、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4经济同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一致,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十九)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因1多边贸易体制的推行目前具有一些局限性,贸易谈判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2缔结区域贸易协议为各成员国带来较强的经济效益,扩大了各国的社会福利。3缔结区域贸易协议有助于各国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进而形成一系列的经济效益。4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成员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5如果形成的是程度较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二十)FDI分类1垂直型FDI,跨国公司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出中间产品,作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品。目的是利用区域间比较优势。Helpman19842水平型FDI,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目的是替代国际贸易,规避关税。(二十一)区域贸易协定对区内FDI影响1对区内水平FDI的影响水平FDI目的是规避关税,其与国际贸易是替代的,所以区域贸易协定会促进国际贸易,降低区内水平FDI2对区内垂直FDI的影响垂直FDI目的是利用比较优势,其与国际贸易是互补的,所以区域贸易协定会增加区内垂直FDI。(二十二)区域贸易协定对区外FDI影响1对区外水平FDI的影响协定前:在各个分散的国家市场进行水平FDI,固定投入成本很高。而在贸易协定后:可以在区内成本低的地区投资,而且可以占领区内形成的统一大市场。所以区域贸易协定会增加区外FDI。2对区外垂直FDI的影响协定前:贸易成本过高,限制了FDI。而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扩大市场,母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一国进行垂直投资,从而贸易协定增加啊了区外垂直FDI。区域经济协定对FDI(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引力模型1经济学家从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获得灵感,提出贸易的引力模型。贸易引力模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5型首先由Tinbergen于1962年提出,由Poyhonen于1963年完善。引力模型具体可表述为:Tij=AGiGj/Dij两国的贸易与两国的GDP均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其中A为一个系数。后来对两国的贸易影响又引申为对FDI的影响2、Anderson1979年在Linnemann1966的引力模型基础上,测量了区域贸易协定对FDI的影响,他的模型如下:012345678lnlnlnlnijtitjtijitjtijijijijtFDIGDPGDPDispoppopLinBorSAMEREA其中FDIijt代表t年i国向j国的直接投资量GDPit代表t年i国的GDPGDPjt代表t年j国的GDPDisij代表两国之间的距离popit代表t年i国的人口数量popjt代表t年j国的人口数量linij代表两国是否用同一种语言Borij代表两国是否接壤SAMEREAij代表i国与j国是否签订了区域协定Anderson选取了1990年到2003年间14年的数据,选取10个发达国家作为投资母国,39个国家作为接受投资对象,共5460个数据。回归结果如下:FDIijt代表t年i国向j国的直接投资量GDPit代表t年i国的GDP1.39*GDPjt代表t年j国的GDP0.91*Disij代表两国之间的距离-0.37*popit代表t年i国的人口数量-0.62*popjt代表t年j国的人口数量-0.28*linij代表两国是否用同一种语言0.92*Borij代表两国是否接壤-0.25SAMEREAij代表i国与j国是否签订了区域协定0.56*其中带*的结果表示符合1%的显著水平,即有效的结果。结果说明:1母国GDP每增加1%,其对外投资会增加1.39%,东道国GDP每增加1%,其接受投资能力增强0.91%。无论母国还是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都会对FDI流动产生正向的作用。同时母国GDP的影响力更大一些。2往往距离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而FDI与贸易具有互补性,所以距离会阻碍FDI的流动,体现为Disij系数为负。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63母国与东道国的人口增加都会阻碍FDI流动,人口的增加表明国内市场较大,国内投资机会较多,会减少国外投资。4两国使用同一种语言表明两国文化背景相似,可以增加两国间FDI流动。5并未看到两国是否接壤对FDI的影响,因为Borij的系数不符合1%显著水平6由于SAMEREAij的系数为正0.56,且满足1%的显著水平,可以看出母国与东道国是否属于一个区域经济组织对FDI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Solow增长模型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方程:1ttttYAKL(01)1假设:(1)连续时间(2)单一产品(3)规模收益不变:劳动力与资本同时增加倍,产出也增加倍(4)投入必须为正,即K与L必须大于零(5)边际产出为正,即对劳动力与资本的一阶导数都为正(6)边际收益递减,即对劳动力与资本的二阶导数都为负2区域人均GDP增长率决定因素定义tttYdYYtdt,tY即为一段时间(t)内GDP的绝对变化量,若t-0,tY为GDP绝对量随时间的变化,即GDP变化曲线的斜率。ttYY即GDP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GDP增长率=GDP绝对变化量/GDP)1ttttYAKL中A可以理解为生产效率或科技水平6月22日不要突击慢慢复习7K资本,L劳动力ttttKYCK(1)tK的绝对量变化,取决于1、GDP去掉消费剩余部分可以增加资本投入ttYC这部分又等于ttYC=tsY,s为储蓄率(0s1)所以tttKsYK(2)2、资本的贬值为资本贬值率由1ttttYAKL=1log()log()log()log()(1)log()tttttttYAKLAKL两边都对t求导log()1tttdYdYdtYdt,同理log()1tttdAdAdtAdt,log()1tttdKdKdtKdt=(1)ttttttttYAKLYAKL(3)=()ttttttttttYLAKLYLA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