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宏观经济学导论信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4-202468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Macroeconomics•主讲人:吴玲霞•E-mail:wulingxia2007@163.com学习和参考书目–高鸿业:宏观经济学,高教出版社–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梁东黎: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经济学(下)版本很多–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打鸟问题•某日,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智力题,请小岚回答,老师的题目是这样的:“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于是小岚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罗?”•“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者饿得飞不走的鸟?”•“没有。”打鸟问题•“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不算。”•“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没有花,就10只。”•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小岚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小岚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晕倒。打鸟问题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二章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第三章国民收入的统计•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章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第六章国民收入的均衡•第七章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第八讲经济周期理论•第九讲经济增长理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4-202468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宏观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引人入胜的学科之一。它能帮助我们找到有关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经济生活的某些重大问题的答案:什么决定经济的增长率?造成高失业率或低失业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商业周期?政府在刺激增长、限制通货膨胀和降低高失业率的活动中的恰当作用是什么?一国经济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经济的?—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4.15%中国出口状况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1990620.90001991718.40001992849.40001993917.400019941210.10019951487.80019961510.50019971827.90019981838.10019991949.30020002492.00020012661.000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01年份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波动国民收入增长率(%)-30-20-1001020305055606570758085909500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一节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凯恩斯革命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目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是宏观经济学—从总体上研究国民经济水平的均衡、稳定、增长与调控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Macro-)”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宏观与部门或某个地区的局部性整体不是一个概念。•经常提到部门性或地区性的所谓“宏观调控”问题。不仅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经常以宏观调控的名义进行经济干预,地方政府把它们的管理和干预活动看作宏观调控,甚至有的基层干部也要“搞一点宏观调控”。增加了对市场干预的随意性,带来不必要的效率损失。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假设资源稀缺、充分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分析对象家庭、企业、市场国民经济总体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国民收入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行为。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学演化简史•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学演化简史(一)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17世纪)—托马斯•孟;蒙克莱田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增加财富必须进行对外贸易价值产生于流通领域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二)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由威廉-配第(Petty:1623-1687)始创—亚当·斯密(Smith:1723-1790)集其大成《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1776)(考察政府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大卫-李嘉图(Ricardo:1772-1823)古典经济学的最后完成--《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李嘉图等价–约翰·穆勒:184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二)古典经济学(二)古典经济学—主要侧重研究个别市场、个别厂商及个别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等问题,同时也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亚当·斯密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一方面批判了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又克服了重农主义者所持有的只有农业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偏见,从而明确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三)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瓦尔拉斯)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学派(门格尔、瓦尔拉斯和杰文斯)提出边际效用论,这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开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第二次综合。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传统的以Say’sLaw为基石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供给决定需求)•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以现代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部代表作,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对宏观理论的抨击•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拉弗供给学派•罗宾逊夫人新剑桥学派•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经济学者建立了新古典学派,进行第三次综合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用加速原理补充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用动态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的静态分析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收入,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另外,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并把它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新古典综合派AD曲线(凯恩斯的)AS曲线(工资刚性)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解释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来源人物简介J.M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经济学中的三部“圣经”之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注:所谓三部“圣经”就是:《国富论》《资本论》《通论》人物简介:Milton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货币史与货币政策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的形成1、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2、一些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3、新古典经济学的崩溃凯恩斯革命的内容否定充分就业否定“萨伊定律”主张国家干预(首次提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就业理论1、失业与充分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2、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提要就业(N)、收入(Y)有效需求(D)理论消费(C)投资(I)消费倾向收入大小(Y)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平均消费倾向(C/Y)边际消费倾向(∆C/∆Y)灵活偏好货币数量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预期利润收益重置成本或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①总收入决定于总就业量,总收入等于总产量的价值;②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③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④消费支出决定于总收入的大小和消费倾向的高低,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⑤投资支出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大小⑥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⑦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供给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及目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总产出)—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通货膨胀(物价问题)—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波动)—经济增长问题—国际收支与汇率•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宏观经济的变量•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量(C)•投资量(I)•储蓄率(S)•货币存量(M)•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要素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政府收支国际收支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率和劳动政策,调整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劳动均衡消费品市场,通过物价指数和物价政策,调整商品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商品均衡用于投资市场,通过利率和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货币均衡政府的税收和支出,通过税率和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达到财政均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通过汇率对外经济政策,达到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的精神实质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waythingsare)?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方法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静态分子重点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形成均衡状态的条件。•比较静态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系,揭示一个均衡会沿着哪个方向过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