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2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财政政策的含义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从而影响总需求进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2.货币政策的含义政府货币当局通过中央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影响*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影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与增加政府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与减少政府支出。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不变条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和收入上升;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利率和收入下降。IS曲线不变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上升;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利率上升,收入下降。4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挤出效应*IS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5财政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a)扩张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LME0E1rr1r0Y0Y1YIS0IS1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LME1E0rr0r1Y1Y0YIS1IS0Y2E26Crowding-outEffect挤出效应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的私人部门投资降低,称作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带来的总需求和产出水平上升,要比利率不变情形的作用显著小一些。显然,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弱;反之也然。YrIS1IS2LME1E2Y1Y2Y3r1r27YrIS1IS2LME1E2Y1Y2Y3r1r2Crowding-outEffect挤出效应*注意:前面讨论的乘数理论是在AE-NI模型中进行的,那时还没有引入货币市场;在引入货币市场后,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不仅产量会增加,而且利率也会上升,而利率的上升,会使投资减少,即存在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存在会削弱乘数效应。如:增加ΔG,按乘数效应IS曲线平移的距离应为:[1/(1-b)]×ΔG即均衡产量应由Y1增加到Y3;但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导致均衡产量的移动小于此距离(Y2);8Crowding-outEffect挤出效应*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会引发利率上升,从而产生挤出效应。短期在货币幻觉影响下,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从而就业和产出增加;但长期,如果已经充分就业,则政府支出具有完全的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程度的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k(正);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负);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d(正).两种极端: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为0;在古典区域:完全挤出。9IS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在LM曲线给定的情况下:IS曲线越陡峭,意味着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比较小,此时挤出效应比较小,所以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比较大,则财政政策的效应越小。Y1r3YrOIS1LMY3Y2r2r1IS2Y310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g12=△g12=△g12△y12△y12△y12LMIS1YrY1Y2Y3Y4IS2IS3IS411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A、垂直的LM曲线:古典情形垂直的LM曲线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完全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不会产生影响,只会影响利率,即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OYrY1IS1IS2r2r1LM12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B、水平的LM曲线: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水平的LM曲线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有完全弹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产量的增加有完全效应,而对利率变化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不存在挤出效应。OYrY1IS1IS2r1LMY213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果*总结:在给定的IS曲线条件下LM曲线越陡哨,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挤出效应越明显,对产出水平的影响也就越小;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小,挤出效应越不明显,对产出水平影响也就越大。14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曲线水平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IS0IS1Y0Y115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而且与IS斜率无关。IS0IS1Y0Y116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水平,IS垂直时的情形叫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IS0Y017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IS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LM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古典主义极端情况*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8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LM0LM1E0E1rr0r1Y0Y1YISLM1LM0E1E0rr1r0Y1Y0YIS(a)扩张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货币政策19IS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水平的IS曲线A、水平的IS曲线表明投资对利率变化具有完全弹性。B、水平的IS曲线是一种极端的货币主义情形,它强调利率对投资和国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C、当I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这时货币政策对国民产出具有完全的效应,但对利率不会产生影响。LM1YrOISLM2Y1Y2r120IS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二、垂直的IS曲线A、垂直的IS曲线表明投资对利率变化完全无弹性。B、垂直的IS曲线是一种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它只强调政府支出的重要性。C、当IS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这时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的效应,但对国民产出不会产生影响。YrOLM1LM2ISr1r2Y121IS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对产出与利率都有效应,但影响的幅度都小于LM的移动量。当IS较陡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小,货币政策效果小;当IS较平缓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大,货币政策效果大。YrLM1LM2IS0三、IS的斜率介于两者之间IS122(1)IS曲线越平坦,表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越大,此时,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2)IS曲线越陡峭,表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越小,此时,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但对利率的影响越大。(3)当I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具有完全效力,对利率不会产生影响。(4)当IS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效力,对国民收入不会产生影响。总结:IS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在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情况下)*YrOLM1ISAISBLM2ISr1r2r3Y1Y2Y323LM曲线的斜率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在IS曲线斜率不变条件下LM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LM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果越大。IS0IS1LM0LM1ry1y2y3y424古典主义极端情况*在该部分LM曲线完全无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LM曲线右移,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具有最大的效应。这正是货币主义的观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能使收入有任何变化,因为利率的稍微变化会引起私人投资极大的变化,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IS0IS1LM0LM1r25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明显,但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货币市场均衡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因资金的国际流通而受到影响。26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的图形分析*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的类型及政策效应*案例分析*27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的图形分析*通常情况下,由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存在显著的反应,但是反应又没有达到无穷大的程度,因而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时,可以把两种政策工具配合起来使用。rE0r1Y1YLM1IS1IS0Y0E1E2LM0r0Y228混合使用的类型及政策效应*政策混合类型产出利率123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减少增加下降上升29案例分析*经济萧条但又不严重,选第一种;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选第二种;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选第三种;经济出现严重萧条时,选第四种。案例:美国20世纪60年代萧条,采取了第一种;60-70年代出现通货膨胀,采取了第二种;70-80年代滞胀局面,减税与紧缩通货相结合。30第五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定义国家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1目标之一:充分就业广义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狭义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奥肯定律:GDP每增加1%,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种类: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32目标之一:充分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33目标之二: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的种类: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GDP折算指数。34目标之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用一定时期内GDP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与失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35目标之四: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36第六节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西方分级财政管理模式*案例:肯尼迪减税*37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构成:收入(税收和公债),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财政政策工具:政府购买: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社会福利、贫困救济和补助税收: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38自动稳定器*定义:亦称内在器,指经济体系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起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累进税率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39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审时度势,主动采取相应的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进而稳定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水平。逆经济风向行事,是一种补偿性财政政策,又称相机抉择。40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如果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年度预算平衡财政:可以加剧经济波动周期预算平衡财政4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有时并非财政政策主动变化引起,而是经济情况变化本身引起。单凭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难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方向。布朗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既定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