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14:12第七章固定资产【目的和要求】1、掌握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及其核算2、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和核算3、掌握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核算4、掌握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及核算5、掌握固定资产的清理和清查及其核算【重点和难点】1、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14:12§7.1固定资产概述§7.1.1固定资产的性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给固定资产做了明确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14:12固定资产→损耗(计提折旧)→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营业收入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确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劳动资料全部列为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的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较高,就应列为固定资产;否则,应列为低值易耗品。非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资料,如果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也应视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14:12§7.1.2固定资产的分类A: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⑴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参加生产经营过程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动力传导设备、工具器具和管理用具等。⑵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生活福利部门等非生产经营部门使用的房屋、器具以及职工住宅等。B: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⑴自有固定资产,指企业拥有的可供企业自由地支配使用的固定资产;⑵租入固定资产,指企业采用租赁的方式从其他单位租入的固定资产。租入固定资产可分为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4:12C:按使用情况分类⑴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正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⑵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投入使用或暂停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⑶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不适合本企业需要,准备出售处理各种固定资产D: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土地;租出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4:12§7.1.3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取决于不同的目的。即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全理,其主要的衡量标准是看所采用的计价标准是否达到了计价目的。⑴原始价值原始价值也称为原价或原值,是指购建的固定资产在达到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全部耗费的货币表现。企业从外部取得的固定资产原值包括:①固定资产的买价(含增值税进项税额);②运输途中发生的各种包装运杂费;③在使用前发生的各种安装调试费;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原值包括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含:材料、人工、长期负债利息;出包工程款。14:12⑵重置价值:是指企业在当前的市场条件和价格下,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耗费的货币表现。重置价值的构成内容与原值的构成内容相同。使用范围:在取得无法确定其原始价值的固定资产时采用这种价值标准,如盘盈的固定资产、未附价值凭证受赠固定资产。⑶折余价值:也称为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余额。使用范围: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⑷现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以及处置时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例如:核设施的期满核辐射治理费用。14:12§7.2固定资产的取得(入账价值)§7.2.1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初始成本)⑴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关税和其他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⑵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⑶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14:12⑷企业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要分别情况处理。同一控制下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入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⑸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人固定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⑹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接换入的固定资产,符合条件的可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14:12⑺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受赠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同类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⑻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过去法)。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未来法)。14:12§7.2.2固定资产的购置的科目设置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应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科目。⑴“固定资产”科目“固定资产”科目一般分为三级:A:固定资产”总账科目B:固定资产二级账C: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⑵“累计折旧”科目⑶“工程物资”科目⑷“在建工程”科目14:12§7.2.3固定资产购置的会计核算A:购入固定资产-不需安装借:固定资产(买价或发票价格、包装运杂费、安装调试费、分摊合理费用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部分:先进设备;运费的7%等)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库存现金等。14:12采用赊购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其价格要高于现购价格,差额属于购买日至付款日之间企业应付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原则上不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应作为购买日至付款日之间的利息费用,作为融资的渠道看待,记为财务费用。但是,由于赊购的时间一般不长,利息费用不多,计算赊购固定资产的现值也比较麻烦,因此按照重要性原则,赊购固定资产的价格一般按照其发票价格计算。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如果含有现金折扣,根据前述重要性原则,其价格也应按照发票价格计算(即采用总价法),当实际取得现金折扣时,将其视为提前付款而收取的利息,冲减财务费用。14:12B:购入固定资产-需要安装借:在建工程(自营安装:买价、材料、人工、运杂费和安装费出包安装:向承租单位支付的安装价款)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安装工程完工后,根据其全部安装工程成本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14:12C: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自营方式借:工程物资(实际支付的全部工程耗用的材料物资价款)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领用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库存商品(领用商品,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付职工薪酬(工程应负担的工资和职工福利费等)生产成本(辅助生产经营部门为自营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运输等产品或劳务,其实际成本和应负担的税金)长期借款(交付使用前应负担的长期负债利息)银行存款14:12自营工程中发生的报废损失,应计入工程成本;发生的残料,应冲减工程成本,借“原材料”,贷“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盘点时,如发现盘亏,应将盘亏物资的实际成本计入工程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盘盈的工程物资,作相反的处理。企业自营建造的固定资产在交付使用时,应根据自营工程的实际成本,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已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办理竣工结算时,如该项固定资产的实际原值与原入账价值有差额,应对原入账价值进行调整,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在建工程”(实际原值小于原入账价值的差额作相反处理)。14:12D: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出包方式预付工程价款:借:预付账款—预付工程款贷:银行存款在竣工结算之前应负担的长期负债利息应计入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工程支出贷:长期借款完工后,补付工程价款:借:在建工程—工程支出贷:预付账款—预付工程款银行存款(补付工程价款)借:固定资产(工程实际成本)贷:在建工程14:12E: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计价)贷:实收资本股本(投资者享有份额)资本公积(固定资产的价值大于投资方占有份额)14:12F: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果捐赠者提供了有关凭据(发票、收据等),应按凭据中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如果捐赠者没有提供有关凭据,则应按下列顺序计价:⑴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应参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⑵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应按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借:固定资产(根据上述确定的价值)贷:营业外收入14:12G:经营性租赁(租入)固定资产在经营租赁方式下(经营临时需要、租赁期较短、损耗较小),出租人仍然承担持有固定资产的费用和风险,因而需为被租赁资产交纳有关税金、保险费,进行维修保养并计提折旧。企业对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增加核算,只能通过备查登记的方式记录和管理租入固定资产;而对支付的租赁费,应计入有关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对租入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改良工程支出,应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再分期摊销。14:12H:融资性租赁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即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由出租人转归承租人。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其特点和区别主要体现在:●租期较长(一般达到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75%以上);●租约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租赁费和借款利息等●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帐价值。具体核算在《高级财务会计-租赁会计》讲述。14:12I:附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特殊行业的特殊资产应当考虑其弃置费用,弃置费用为根据国家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义务而在未来弃置固定资产时预计发出的支出。事先以折旧方法补偿。比如:核电行业核设施期满后,核辐射的治理费用。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按照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财务费用(使用期限内确认的弃置费用与现值差额分摊)贷:预计负债14:12§7.3固定资产的折旧§7.3.1折旧的性质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固定资产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耗;无形损耗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损耗程度,以折旧费项目分期计入产品成本或费用,并通过取得相应的收入而得到补偿。14:12§7.3.2计提折旧应考虑的因素⑴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是指单项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至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从理论上讲,某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并不等于该项固定资产原值。应计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率14:12⑵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的经济使用年限,应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经济使用年限作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因为企业在计算折旧时,不仅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各类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上下限也由国家统一规定,⑶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是指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至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由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14:12§7.3.3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按月计提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