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学习目标通过阐述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分类的几种方法与我国传统贷款分类的方法,懂得依照贷款的内在真实价值实行五级分类,不仅是国际惯例的要求,而且更能准确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通过学习贷款分类的主要内容,了解贷款分类的目标、标准、适用范围和应注意的事项;学习目标三是通过学习贷款分类与呆账准备金的关系,明确贷款分类是计提和评估呆账准备金的基础,计提和评估呆账准备金的充足性是贷款分类的目的,进而明确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原则和种类。思考题1、我国传统的“一逾两呆”分类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局限性?2、试述我国实行贷款风险分类法的重要性。3、简述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目标和标准。4、如何理解贷款风险分类与呆账准备金的关系?5、简述我国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讨论题为什么说如果仅推行五级分类管理,不对呆账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各类银行弥补风险的能力。一、国外银行贷款分类的方法纵观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实践,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贷款分类方法:(一)美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简称“五级分类法”,这种模式主要是以风险为依据对贷款进行分类。依据美国模式设计贷款分类方法的国家和地区相对较多,并且有增加的趋势,加拿大、东南亚以及大多数东欧转轨国家都采用了这一模式。事实证明,这种贷款分类方法比较科学。(二)大洋洲国家模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做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和受损害两类,后者又进一步划分为停止计息资产、重组资产,以及诉诸抵押担保后收回的资产。(三)欧洲发达国家模式这些国家基本上不对贷款分类做出任何规定,即监管当局主要采取道义规劝,而不是直接干预,其更倾向于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对资产质量的判断和对信用风险采取的措施。二、我国银行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局限性及其改革(一)我国银行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2002年1月1日前,我国银行实行的贷款分类方法基本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把贷款划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简称“一逾两呆”)。1996年颁布的《贷款通则》对逾期贷款、呆滞贷款的定义作了调整。(二)我国传统贷款分类方法的局限性1、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识别滞后。2、标准宽严不一,不利于衡量贷款的真实质量。3、从制度上削弱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我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方法的改革为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12月24日宣布,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又称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三)我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方法的改革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又称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我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方法的改革过程。三、我国银行业现行贷款分类的主要内容(一)贷款分类的目标第一,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第二,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贷管理;第三,为判断呆账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二)贷款分类的标准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二)贷款分类的标准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三)贷款分类的特征逾期情况财务状况30天(含30天)以下31天至180天181天至360天361天至720天721天以上良好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一般关注关注/次级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合格关注/次级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不佳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损失恶化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损失损失贷款分类矩阵(三)贷款分类的特征矩阵法中借款人财务状况各档次的含义分别为:1、良好指借款人经营正常,财务状况稳定,各项财务指标都较好。2、一般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但个别指标不太令人满意。3、合格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稳定,但有一些财务指标存在明显的缺陷。(三)贷款分类的特征4、不佳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部分财务问题甚至比较严重。5、恶化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大部分财务指标较差。此方法中对贷款评级主要考虑了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和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两个因素,只能看作是最低标准,不是最后的结果,要准确分类还需要借助其他信息和手段进行。(四)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1、贷款风险分类的主体是商业银行。2、把握好“一逾两呆”与“五级分类”的关系。3、贷款风险分类并不是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部。4、要克服贷款风险分类过程中的主观和虚假问题。四、贷款分类与呆账准备金的提取(一)贷款分类与呆账准备金的关系1、贷款分类是计提和评估呆账准备金的基础;而计提和评估呆账准备金的充足性是贷款分类的目标之一。2、贷款分类的过程实质上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认定过程,或者说是对贷款实际价值的估价过程;计提呆账准备金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反映,或者说是对贷款实际价值的反映。(二)贷款分类与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原则按照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应坚持及时性和充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指的是商业银行计提准备金应当在估计到贷款可能存在内在损失、贷款的实际价值可能减少时进行,而不应在损失实际实现或需要冲销贷款时进行。充足性原则指的是商业银行应当随时保持足够弥补贷款内在损失的准备金。(三)商业银行应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的种类1、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一般提取三种呆账准备金。(1)普通呆账准备金:即按贷款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2)专项呆账准备金:即根据贷款分类的结果,对各类别的贷款根据内在损失程度按照不同比例计提的准备金。(3)特别呆账准备金:即按照贷款组合的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等)提取的准备金。(三)商业银行应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的种类2、普通呆账准备金与专项呆账准备金的比较(1)普通呆账准备金是按照贷款组合余额的既定比例计提的,它针对的是贷款组合的不确定损失。因此,普通呆账准备金的变动与贷款组合总量直接相关,而与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无关。(三)商业银行应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的种类(2)专项呆账准备金是按照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它反映的是评估日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或者说反映的是评估日贷款组合的内在损失。因此,与普通呆账准备金不同,专项呆账准备金的变动与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直接相关,而与贷款组合的总量变化无直接关系,专项呆账准备金正好可以弥补普通呆账准备金的不足。(三)商业银行应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的种类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计提专项呆账准备金,使得银行的贷款呆账准备金不仅仅与贷款规模的大小相联系,而且与不良贷款的损失程度直接相关。(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提取方法:我国自1988年实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以来,已对呆账准备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五次改革。不论呆账准备金制度怎样演变,但并未改变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即: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呆账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公式表示为:(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当年应提呆账准备金=本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不含委托贷款和同业拆借资金)×1%-上年末呆账准备金余额(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2、局限性传统提取呆账准备金的办法,无论“一逾两呆”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如何攀升,而呆账准备金的变动总是和“一逾两呆”贷款的变动没有直接关系,即与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无关。因而就无法做到对贷款内在损失的弥补。(五)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改革1、《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管理办法》的颁布针对2001年颁布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在近几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于2005年5月新颁布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管理办法》(财金[2005]49号)和《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财金[2005]50号),对呆账准备的提取和核销管理分别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五)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改革新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管理办法》是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1年)基础上,结合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相关内容,修改完善而成的,其改进主要体现在:(五)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改革一是重新界定呆账准备、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含义,规定呆账准备金包括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其中一般准备是针对全部风险资产从净利润中提取,属于所有者权益,而资产减值准备则在税前提取,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五)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改革二是对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和计提方法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首次在制度上对除贷款以外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做了详细的规定。三是进一步规范了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包括提取、转回、收回已核资产损失时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五)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改革2、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经数年修订完成的39项会计准备,取代之前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行业性会计核算办法并存的局面,成为我国全新的会计工作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并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实施。(五)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改革新准则下共有四项准则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分别是《存货》、《资产减值》、《所得税》、《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涵盖各类资产的减值拨备体系(可见下表)。减值类别准备金类别确认计量1、贷款(长、短、中)贷款损失准备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采用单项测试与组合测试两种方法;单项测试:使用贴现现金流法(DCF)逐笔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使用原始合同利率贴现组合测试:运用迁移模型计算2、贴现贷款损失准备缺少真实的交易背景,缺少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票据背书不连续;申请人、承兑人的财物状况恶化,出现支付危机同上3、信用卡透支贷款损失准备借款人的付款情况出现不利变动;与未能偿还资产有关联的全国或本地的经济状况采用组合测试法;应用滚动率或浅利率模型4、拆出款项贷款损失准备借款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经依法追偿后无法收回的拆借资金;违规拆放的款项,经依法追偿仍无法收回的部分采用单项测试与组合测试两种方法;单项测试:使用贴现现金流法(DCF)逐笔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使用原始合同利率贴现组合测试:运用迁移模型计算5、贸易融资贷款损失准备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同上6、存放同业坏账准备存放款项的金融机构已依法宣告破产、关闭、造成所有权悬空或无法落实,经清算和依法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款项;长期逾期的定期存放同业款项采用单项测试与组合测试两种方法;单项测试:使用贴现现金流法(DCF)组合测试:运用综合损失率推广减值类别准备金类别确认计量7、应收利息坏账准备同上同上8、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已发生逾期长时间没有收回同上9、买入回售证券坏账准备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债务人支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