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经济资格考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A)。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生产工具D.劳动对象2.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C)的变化开始。A.经济基本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生产关系4.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C)。A.人的劳动B.生产工具的变革C.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D.生产资料所有制5.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A)。A.自给自足B.经济联系很少C.劳动生产率低下D.生产规模狭小6.(A)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7.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着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这体现出市场体系具有(C)功能。A.信息产生和传递B.社会评价C.利益关系调整D.提高资源配置效率8.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9.(D)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制度D.经济体制10.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B)。A.经济制度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社会经济活动方式D.历史文化传统二、多项选择题1.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有(CDE)。A.生产过程B.生产关系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E.人的劳动2.社会生产方式由(DE)构成。A.生产资料B.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力3.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BCD)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A.偶然的B.内在的C.本质的D.必然的E.外在的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CD)。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E.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不断增加5.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ABD)。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B.信息产生和传递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D.利益关系调整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6.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BCDE)。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D.是发达的商品经济E.一定是商品经济7.经济体制的影响因素包括(ACDE)。A.生产力发展水平B.资源配置方式C.历史文化传统D.经济制度E.现实国情8.下列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B.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C.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D.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E.经济体制只受经济制度的制约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A)基础上的。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产品经济2.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3.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A)。A.价值B.剩余价值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4.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B)。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D)决定的。A.具体劳动时间B.价值和使用价值C.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延长意味着(D)。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B.商品价值量的增多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7.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B)。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的价值形式8.下列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B)。A.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引起通货紧缩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出现纸币升值C.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D.纸币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9.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B.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待流通商品数量成反比D.物价水平成正比10.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A)表现出来的。A.价格运动B.产品生产数量C.商品周转速度D.货币流通速度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是(AD)。A.价值B.社会价值C.私人劳动价值D.使用价值E.交换价值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AB)。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E.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然有价值3.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B.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E.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4.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说法,正确的是(BD)。A.与具体劳动时间成正比B.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C.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D.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E.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5.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ACDE)。A.自然条件B.国家政策C.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D.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E.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6.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包括(ABCD)。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E.虚拟价值形式7.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ACE)。A.贮藏手段B.核算工具C.支付手段D.分配手段E.世界货币8.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包括(CDE)。A.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买卖B.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C.支付工资D.银行信贷E.清偿债务9.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BCE)。A.社会劳动者数量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D.商品的流通范围E.货币的流通速度10.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包括(ACE)。A.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B.促使生产者实现利润的最大化C.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D.有利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E.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章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C)。A.扩大经营生产B.满足社会需要C.获取剩余价值D.促进经济发展2.(A)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A.货币B.纸币C.商品D.劳动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D)。A.剩余价值可以离开流通领域B.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C.剩余价值可以从生产领域产生,但也可以离开生产领域D.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4.(B)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A.资本家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商品进入流通领域D.剩余价值的产生5.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是劳动力具有(B)。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社会价值D.价值6.劳动力商品的(C)是一般商品价值的源泉。A.交换价值B.社会价值C.使用价值D.价值7.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C)。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D.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8.资本在价值形式上区分为(D)。A.货币资本与实物资本B.可变资本与半可变资本C.不变资本与半可变资本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9.下列关于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表述错误的是(D)。A.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C.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或转化形式D.利润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10.剩余价值和利润不能直接等同的原因在于,剩余价值是相对于(C)而言的。A.全部预付资本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D.平均成本11.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即(D)。A.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12.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C)。A.借贷资本B.银行资本C.职能资本D.农业资本13.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B)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A.高于B.低于C.等于D.低于或等于14.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B)。A.生产出剩余价值B.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C.创造剩余价值D.实现剩余价值1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D)。A.Ⅱ(c+v+m)=Ⅰ(v+m)+Ⅱ(v+m)B.Ⅰ(v+△v+m/x)=Ⅱ(c+△c)C.Ⅰ(c+v+m)=Ⅰc+ⅡcD.Ⅰ(v+m)=Ⅱc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A)。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生产绝对过剩D.生产相对过剩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有(ABCE)。A.二者买与卖的顺序是不同的B.二者在流通中的媒介是不同的C.二者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D.商品流通形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E.资本流通形式的媒介是商品2.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CDE)。A.劳动力可以自由交换B.劳动力可以自由进出生产领域C.劳动者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D.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E.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3.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是(BCD)。A.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B.劳动者维护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E.劳动者社会交往所需要的费用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体现在(CD)。A.转移旧价值的过程B.生产价值的劳动过程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D.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E.创造新价值的过程5.下列关于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有(ABE)。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B.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资本家主要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E.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6.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AB)。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C.不变剩余价值生产D.可变剩余价值生产E.超额剩余价值生产7.商品价值包括(ABD)。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半可变资本D.剩余价值E.超额剩余价值8.与不同的资本形式相对应,剩余价值分割为(BCDE)。A.工资B.商业利润C.利息D.资本主义地租E.银行利润9.产业资本循环的具体形式有(BCE)。A.借贷资本的循环B.货币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D.流动资本的循环E.商品资本的循环10.下列关于资本周转速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BE)。A.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方面来表示B.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C.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D.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E.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资本周转速度越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