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13分)1.默写与运用(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2)而今识尽愁滋味,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4)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来形容所见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仙则名②.欲说还休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山气日夕佳⑤.飞鸟相与还【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正确理解诗文句子含义;二、把握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诗文句子填入;三、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注意:休、意、夕。(二)(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乙】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时幼子小能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①知风亦畏寒。”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王丹麓座客常满。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其说。客曰:“本②《孔丛子》,子思③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时丹麓子鼎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注】①抑:则,就。②本:根据。③子思:孔子的孙子。2.【甲】【乙】两文提到的孔子是_________学派的创始者。【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及其日中如探汤.()(2)孔子不能决.也()4.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B.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C.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D.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5.【甲】文中孔子因“______________”而“问其故”;【乙】文中王丹麓因幼子小能说“_____________”而“问故”。6.【甲】文中两小儿辩论话题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中王丹麓的儿子鼎说“然则孔子亦无眉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7.【甲】【乙】两文中的孩子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答案】2.儒家3.①.热水②.判断4.A5.①.见两小儿辩斗②.抑知风亦畏寒6.①.太阳早晨和中午距离人的远近②.驳斥客人仅凭书中语句就判断孔子没有胡须的观点7.①.不能一味听信权威,要自己亲身验证;②.要多角度看待事物。【解析】【2题详解】本小题考察文学常识。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3题详解】本小题考察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1)句意:等到中午候就像在热水中一样。汤:热水,注意这里是古今异义;(2)句意:孔子也不能够判断。决:判断。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在对语句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具体字词的含义,尤其是古今异义的字词,不要混淆。注意“故”是“所以”的意思,“像”在画线句中指的是孔子的画像,“误”表示错误,不正确。整个画线句的意思为“所以知道现在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正确的”;故选A。的【【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炼。第①空:由甲文当中“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可知,孔子在东游过程中,看见两个小孩在辩论,所以上前询问原因,故填“见两小儿辩斗”;第②空:由乙文“大人寒,故畏风,抑知风亦畏寒。”可知,王丹麓询问原因是因为幼子小能说了让人觉得新奇的话“大概可以知道风也是怕冷的”,故填“抑知风亦畏寒”。【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①空:由甲文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可知,孔子遇到的两个小孩争论的关键词是“日始”“日初”“日中”“远”“近”,可以知道他们在围绕太阳在一天当中距离人的“远”和“近”进行争论,故可以填写“太阳在一天中距离人的远近”;第②空:由乙文“有客谓孔子无须”“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可知,有客人根据子思的话得出“故知今像多须,误也”的结论,是对子思话的断章取义。王丹麓的儿子鼎说“然则孔子亦无眉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反驳客人的结论,强调客人的话没有道理。【7题详解】本文考察文章主旨内涵的理解。第①空:由甲文“孰为汝多知乎?”可知,两个小孩在各自说完自己的看法理由后去询问孔子,孔子也不能够为他们解答,然后质疑孔子的智慧。两个小孩不迷信孔子的知识经验,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见解,各自陈述了自己的道理,可以知道启示是“不能一味听信权威,要自己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观察来论证”;第②空:由乙文“大人寒,故畏风,抑知风亦畏寒”“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可知,王丹麓的儿子王能、王鼎看待事物的角度与父亲、客人都不一样。王能认为风专门往人怀里钻,是因为风也怕冷。这样的见解显得格外新奇。王鼎诘问客人“难道孔子连眉毛也没有吗?”这样的见解比起客人断章取义的见解更有道理。因而可以填写“多角度地看待事物”的启示。【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象车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的【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乙】王丹麓旧病复发十分怕冷,每当到了下雪的时候,都要紧闭门窗防止风吹进来。当时他的小儿子王能才五岁,坐在王丹麓的腿上,说:“父亲怕冷,所以也怕风,就知道风也怕冷。”王丹麓问他原因,王能回答说:“风不怕冷的话,为什么也喜欢往人怀里扑呢?”王丹麓家中经常客人满座。有客人认为孔子没有胡须,大家都询问他这样认为的理由。那位客人回答说:“根据《孔丛子》中的话,子思告诉齐军说:‘孔子天生就没有胡须和眉毛,天下的王侯并不因为这个减损对他的敬意。’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当时王丹麓的儿子王鼎才六岁,在一旁回答说:“那么孔子连眉毛也没有了?”那位客人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了。二、现代文(35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人一出生手脚就会自然“动”起来,慢慢长大就会参加一些劳作,有时还会感到一丝劳累,有“劳”有“动”,劳动就这样伴随着人的一生。②然而在当下,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③针对这些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④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的先民把野草驯化培育成农作物,修建水利工程,才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生长在土地上的棉花,只有经过人们的采摘,才能被捻成细线,织成棉布,裁成衣裳,为人们遮身蔽体;遍布在田野中的泥土,只有经历双手的劳作,才能被夯实成墙壁,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屋顶。因此,《辞海》中“劳动”一词被定义为“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⑤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四大发明闪烁着古人在日常劳作中的创造光芒,杂交水稻见证了袁隆平在田间地头的日夜求索,神舟飞天凝结着众多科研团队的劳动汗水。_______没有劳动,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⑥在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当我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劳动教育中有德育;当我们“动动手,出出汗”以强健体魄时,劳动教育中有体育;当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问题时,劳动教育中有智育;当我们动手设计并创造美的作品时,劳动教育中还有美育。可见这种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的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青少年学生中轻视劳动的现象,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⑦学校中的劳动教育还具有长效功能。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经历劳动教育,为人生打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底色,那么,今后踏上社会,就能敬业乐业,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⑧劳动创造幸福。为了让青少年都能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从今天起,“处处是劳动之地,天天是劳动之时,人人是劳动之人”,就理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劳动宣言。8.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B.尽管C.如果D.既然9.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10.第④段和第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分析原因。【答案】8.C9.⑴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⑵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⑶学校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⑷学校中的劳动教还具有长效功能。10.第④段阐释了“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第⑤段论述了“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层层递进,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第⑤段的“更”字明确了其更近一层的意思,与第④段相照应,同时又和第⑥段过渡句形成照应。【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第⑤段“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针对“没有劳动”这一情况结果的假设,前后是假设关系,应使用“如果”一词;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思路。第②段“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列举当下青少年轻视劳动的现象,体现青少年无法正确认识劳动,对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进而在第③段提出观点“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接下来第④段“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第⑤段“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体现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第⑥段点明“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第⑥段“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第⑦段“学校中的劳动教育还具有长效功能”,具体阐释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10题详解】本题考查顺序第④段阐述“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第⑤段阐述“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前者强调“基础”,后者强调“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论证层层递进,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将论证引向深入;第⑤段主要阐述的内容中的“更”字,也点明其递进的关系,与第④段相照应;与第⑥段过渡句“在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形成照应。(二)(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写给儿子①再过不到一个月,你就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