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Microeconomics&Macroeconomics主讲人李文韬Email:liwentao@nankai.edu.cn导论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且有趣的科学1、“狗屎GDP”与可怜的经济学家。2、“奇迹”还是“逆天”?中国什么时候能够追上美国?3、加息争论:正方(加息可以紧缩经济,降低通货膨胀);反方(加息导致资本流入,增加通货膨胀)。4、“破窗理论”或者“战争有益论”合理么?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美国140,618.0143,690.8141,190.5146,241.8159,241.8156,533.7161,979.6中国34,021.543,025.849,963.859,847.171,900.382,502.490,386.6日本43,779.648,869.550,688.954,742.059,742.959,843.959,973.2美国、中国、日本年度名义GDP统计表(2005-2013)(亿美元)日本名义和实际GDP及其增长率统计表1.美国17.42.中国10.43.日本4.84.德国3.85.法国2.96.英国2.87.巴西2.28.意大利2.139.俄罗斯2.0610.印度2.052014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排名(万亿美元)资料来源:《经济学家》智库。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国民收入帐户:一国总体经济运行状况的最重要指标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以及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国民收入帐户:一国总体经济运行模式的示意图国民收入账户是一国经济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就像家庭的收支账目一样,只有了解国民收入账户的构成,才能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和方式。国民收入帐户:一国总体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一、GDP与GNPGDP: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重点理解:市场价值1、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2、一年内所生产(不是销售)的产品价值(例如销售往年的存货)3、流量而不是存量(新增价值而非累积价值)4、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计)二、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生产增值产品市场价值中间投入品中间产品价值棉花--010001000棉纱棉花100010002000棉布棉纱200010003000棉衣棉布300020005000纺织业生产流程及产值统计表单位:元1、生产法GDP为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资料来源:作者自行制作。生产法的疏漏与困难A、政府提供的国家防务等服务,不进入市场交易,但应该计入GDP,它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和支付政府工作人员工资等费用测算的;B、地下经济活动进行的交易不被计入GDP。C、多年期生产的产品难以统计当年产值。2、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来度量GDP。A、消费C;B、投资I;C、政府购买G: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D、净出口NX。GDP=C+I+G+(X-M)全社会汽车消费支出统计表单位:万元购买者用途购买数量(辆)支出总额个人消费者个人使用10001000企业原料运输10001000政府防灾救灾20002000外国消费者个人使用10001000资料来源:作者自行制作。支出法的疏漏与困难A、各渠道的支出可能不仅限于购买当年生产的最新产品,也包含购买存货和预付款项;B、因各种原因,各渠道的支出都存在虚报和瞒报。C、以货易货等非市场活动难以统计。D、支出法统计的GDP数值往往偏高。3、收入法GDP为参加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全部收入加总。A、劳动者收入、利息、租金、企业家收益B、非公司企业主(医生、律师、农民、个体户)收入C、公司税前利润D、企业转移支付E、企业间接税(销售税、公司利润税)F、折旧收入法的疏漏与困难A、各渠道的收入可能不仅限于提供生产资料生产当年产品的要素报酬,也包含前期报酬和预付款项;B、因各种原因,各渠道的收入都存在虚报和瞒报。C、非市场活动的现金收入难以统计。D、收入法统计的GDP数值往往偏低。三、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NDP(国内生产净值)=GDP-折旧NI即国民收入,表示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获得的报酬的总和。PI(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政府转移支付(包括公债利息、失业保险金、退休金等)+利息调整+红利DPI(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四、GDP与国民福利水平1、非市场交换活动无法统计;家务劳动、地下经济2、价格水平不同,相同的名义收入代表不同的实际收入3、不能反映产出的成本,例如污染、低效率生产4、不能反映收入的分配状况,例如贫富差距你幸福吗?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例如,生产了一件衣服卖100元,就是购买衣服的消费者支出了100元,这100元就是生产和经营衣服的几个阶段的厂商(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衣服销售商)创造的价值即产出。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家庭企业金融机构CYSI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C+S=Y=C+I总收入总支出储蓄投资2、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家庭企业金融机构政府TRGCYSITAC+S+(TA-TR)=Y=C+I+G总收入总支出3、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政府家庭金融机构企业国际市场SICYTAEXIMC+S+(TA-TR)=Y=C+I+G+(EX-IM)总收入总支出TRG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宏观均衡1、最简单的经济体系:A、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B、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等于零。GDP=C+I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C+S=C+I3、均衡产出实现的条件:投资等于储蓄。二、消费的决定——消费理论1、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价格、利率、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财产多少、年龄、风俗习惯等;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C=C(Y)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总消费支出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MPC=△C/△Y=dC/dY(图示)YC消费函数扩展学习:收入分配的测度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国际社会通常把0.4的基尼系数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过低则动力不足,过高则经济不稳定。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日本较低为0.25。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分配制度改革路径:税制改革富民优先加强监管三、储蓄的决定——家庭储蓄函数家庭储蓄也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Y,既然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则边际储蓄倾向MPS应该是递增的。YS储蓄函数S=S(Y)MPS=△S/△Y=dS/dY(图示)四、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消费函数a储蓄函数-ay因为:Y=C+S且:C=a+bY所以:S=-a+(1-b)Y五、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假设一定时期内计划投资I固定不变,则Y=C+I、C=a+bY;解之得:Y=(a+I)/(1-b)可见,已知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以得到均衡国民收入。假设:C=1000+0.8Y计划的初始投资:I=600;则Y=(1000+600)/(1-0.8)=8000Y45C+IC16001000C+I六、乘数理论1、由Y=(a+I)/(1-b),C=1000+0.8Y;若I=600,则Y=8000;若I=700,则Y=8500;I增加了100,使Y增加了500;2、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导致收入的增加量为投资增加量的若干倍,这一倍数就是投资乘数;3、投资乘数的计算:假定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0.8Y,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为0.8;投资增加100亿,则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增加了100亿,他们将这100亿中的80亿又用于购买其他要素;其他要素所有者又将64亿用于购买……100+100*0.8+100*0.64+…+100*0.8n-1=100*[1/(1-0.8)]=500乘数为:1/(1-MPC)图示:△IC+I+△IC+I△YYC+I45七、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政府收入和支出的经济影响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变动政府税收和支出,以实现充分就业和减轻通胀;政府税收对总需求起收缩作用,政府支出对总需求起扩张作用。2、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Yd表示可支配收入,T表示净税收(T=T0+tY);则:Yd=Y-T=Y-T0-tY=Y(1-t)-T0例:未含税收的消费函数为:C=100+0.75Y,税收函数为T=40+0.2Y;则新消费函数为:C=100+0.75(Y-T)=100+0.75(Y-40-0.2Y)=70+0.6Y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d;可支配收入函数为:Yd=Y-T;税收函数为:T=T0+tY;则:可支配收入Yd=Y-T=Y-(T0+tY)=(1-t)Y-T0;消费函数C=a+b[(1-t)Y-T0]=a+b(1-t)Y-bT0由均衡收入Y=C+I+G,可得Y=a-bT0+b(1-t)Y+I+G;进而,解之得:t)-b(1-1GIbT-a0Y=则:投资乘数可得:政府购买乘数可得:t)-b(1-1It)-b(1-11t)-b(1-1Gt)-b(1-11税收乘数可得:转移支付乘数可得: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税收正好是相反的政策,所以它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0-bT1-b(1-t)-b1-b(1-t)bTr1-b(1-t)b1-b(1-t)平衡预算乘数(BalancedBudgetMultiplier):该乘数计算当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一个倍数;政府税收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一个倍数。当政府支出和税收同量增加,则可保持预算平衡,此时国民收入的净变动与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增加比率即平衡预算乘数。1-b1-b(1-t)BBM=财政政策的应用1、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扩张→生产扩大就业扩张→政府税收增加→税收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遏止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经济萧条→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下降→政府税收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的速度慢于经济增长下降的速度→缓解经济紧缩2、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萧条→失业增加→需要救济的工人增加→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加→总需求增加→缓解经济萧条经济扩张→失业减少→需要救济的工人减少→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减少→来自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总需求增加变慢→缓解经济膨胀3、美国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经济萧条→农产品价格降低→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转移支付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总需求增加→缓解经济萧条经济繁荣→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转移支付减少→农民来自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遏制经济膨胀4、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