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刘东勋2014-9-32015-9-8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产业与产业经济学第二节产业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引子主导产业选择是个“伪问题”?国内产业经济学界在讨论为“产业经济学”正名!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章主要是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式了解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过程重点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了解产业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的地位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意义第一节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主要内容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的概念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内容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产业的概念大家用“产业”各造一个词产业: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产业划分的一般原则一是服从于企业市场关系分析的需要主要是看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只有生产相同或密切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才会产生竞争。二是服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之间均衡状态分析的需要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失衡,弥补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失衡的缺陷。二、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政策第二节产业政策主要内容一、产业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二、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一、产业政策的内涵与特征内涵1.规范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特征1.产业组织政策属于微观政策:针对企业2.产业结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针对产业二、产业政策的功能矫正市场失灵促进、孵化幼小产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提高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二、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市场失灵垄断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第三节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主要内容一、市场机制是调节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二、产业政策应该遵从市场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都是伪命题产业结构调整是在价格信号引导下市场自发完成的,政府强势调整,不如理顺价格体系主导产业谁也不知道,某一类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也未知,只有交给企业家去尝试才有可能成功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产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是微观经济学中最活跃的分支马歇尔冲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首先发现了规模效率和竞争效率的悖论——马歇尔冲突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经济学体系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有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具有“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社会。马歇尔冲突亚当·斯密通过对其经典的“大头针”案例进行剖析,他揭示了分工产生的专业化和协作能够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例如,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亚当·斯密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填补这一空缺的是最早将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马歇尔冲突马歇尔认识到企业在成本不断递减的条件下运营,它就不会趋向于竞争性均衡,而是趋向于无限增长,最后变成垄断。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即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出现,垄断反过来又阻碍价格机制、自由竞争,使经济失去活力,破坏资源的合理配置。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在《产业贸易》一书中强调指出,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竞争性市场都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起作用。这一观点影响到了哈佛的张伯伦和剑桥的罗宾逊夫人等人。竞争和垄断问题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兴趣,以英国剑桥大学斯拉法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收益递增规律与完全竞争前提相矛盾为突破口,引发了一场有关“马歇尔冲突”的理论争论。不完全竞争爱德华·H·张伯伦(EdwardHastingsChamberlin)在他28岁时提交了一篇博士论文,后来变成了1933年的《垄断竞争理论》。书中: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分析了特定产业内的市场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及与之相关的厂商企业的关系问题;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不完全竞争张伯伦认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只是两种极端的市场形态,现实经济则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中间地带”,现实的市场既存在竞争因素,也存在垄断因素,二者的并存与交织形成了所谓的“垄断竞争”格局。其根本原因在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所以它是个垄断者;但该产品又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来说,它又是一个竞争者。于是,垄断竞争市场便形成了。不完全竞争具体地说,“产品差别”包括三个层次涵义:1商品的品质、包装等产品本身的差异;2产品销售条件、服务态度的不同;3消费者“想象”的心理差别,如品牌、广告等。以产品差别化为基础,张伯伦进一步分析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他认为产品差别既是垄断因素,又是一种竞争力量,只要销售量与产品差别有关,则产品差别的非价格竞争就可能比传统的价格竞争更重要。不完全竞争同年,年仅30岁的琼·罗宾逊(JoanRobinson)夫人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她探讨了垄断市场需求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垄断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等罗宾逊和张伯伦为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基础,从不完全竞争出发研究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及绩效,对市场结构研究具有开创性,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奠基人。有效竞争1940年在CompetitionasaDynamicProcess(AER)一文中约翰·毛赖斯·克拉克(JohnMauriceClark)提出的“有效竞争理论”(Workablecompetition),对产业经济学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竞争是创新竞争,先头企业不断创新可以获得额外利润,但追随企业的跟进模仿却会慢慢让这种利润消失。这个不断的“创新-模仿”的过程就会不断持续下去。尽管如此,当时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并未产生。哈佛学派的兴起以哈佛大学教授梅森(EdwardS.Mason)和贝恩(JoeS.Bain)为主要代表,形成了著名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这一范式的最初形式是J.S.贝恩(1956)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两段论范式。哈佛学派的兴起继贝恩之后,也在同年,经济学家凯森(CarlKaysen)和法学家特纳(DonaldF.Turner)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此外,凯维斯(RichardE.Caves)、谢勒(FredericM.Scherer)、谢菲尔德(WilliamG.Shepherd)、科曼诺(WilliamS.Comanor)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体系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哈佛学派的兴起F.M.谢勒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进一步揭示了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有关市场行为特别是价格形成、广告活动、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并考察了微观和宏观的周边条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完整的SCP范式,从而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哈佛学派的兴起R.E.凯维斯在为J.S.贝恩当助理教授和继E.S.梅森之后担任哈佛大学教授期间,在对美国及主要西方国家产业组织的实证研究、对国际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结合等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体系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这些研究主要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学术界称之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由于哈佛学派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决定作用,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学派。哈佛学派的兴起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经济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哈佛大学成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但哈佛学派的组织理论具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芝加哥学派崛起自60年代以后,SCP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讨论与批评的热点,这些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兹(H.Demsetz)、波斯纳(R.Posner)等人。正是在这一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其代表人物施蒂格勒还由于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芝加哥学派崛起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1966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芝加哥学派崛起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波斯纳(RichardPosner)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重大转变,而且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JorgeStigler)、德姆塞兹(HaroldDemsetz)和佩尔兹曼(SamPeltzman)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这一分析的结果是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芝加哥学派崛起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Baumol)、帕则(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cost)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芝加哥学派崛起他们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这一理论对80年代W.J.鲍莫尔(1982)提出的“可竞争性理论”(ContestabilityTheory,又译“进退无障碍理论”)有很大影响。在政策上该学派主张: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新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Meger)、庞巴维克(EugeVoBoh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注重个体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基础理论上的区别构成了新奥学派的最主要特征。新奥地利学派针对新古典学派通过均衡对市场进行分析,把经济学当作客观的科学并模仿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来构筑经济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新奥学派对此进行了批评。在政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