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简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什么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是指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本质区别: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面之间的分配。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以下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1977年2月7日)背景1:“两个凡是”(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背景2: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材料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材料3:背景3: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1978-12结合教材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并结合内容思考其意义。抛弃……确立……作出……确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冤假错案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组织路线转折一:“左”倾——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八七会议1927年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知识归纳: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探究: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目的、内容、实质和目标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前提目的实质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材料一教材P57学习延伸中两则材料。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依据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历史原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压抑农民积极性现实原因:①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无农不稳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承包责任制试行推广深化变革生产关系。材料一:安徽省凤阳县,文革时每人每天口粮8两,不够吃,就用瓜代替。有人遍凤阳花鼓词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有凤阳女出嫁,不见新郎进凤阳。”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大增产,三年三大步。有人遍到“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材料二:凤阳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思考:凤阳县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提高农民积极性?联系课本P55两幅图片说说其有何作用?又存在哪些弊端?05001000150020002500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华西村——中国第一村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从一个破旧的贫困小村,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总量超三百亿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01020304050百分比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水产品(%)1978年-1998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占世界的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年1980年1995年1998年结合上述材料,总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关系发展调整知识归纳:■土地改革:1950——1952年(地主——农民)■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私有——公有)■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小——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集体——个体)■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008(适度规模经营)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重大改革1、原因: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弊端: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官僚主义,造成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项目改革前改革措施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2、内容(P55)国有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3、意义: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1、背景:(结合教材56页)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②1989年前后,改革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必要性①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基础)②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可能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请同学们依据教材第56—57页内容,归纳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思路提示:提出:确立目标:确立基本框架:理论完善:基本建立:进一步完善:提出:目标确立:基本框架确立:理论完善:基本建立:进一步完善:2、建立过程: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到进一步完善3、意义:◆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促使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化为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主要特点)4、特点:■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56—1978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高举旗帜走向未来。(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是什么意思?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建立新中国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是什么意思?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这里的领导人指的是谁?“新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开创未来”是何意?指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新时代”是指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开创未来”是指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一、概念二、过程理论上作出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行动上实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三、结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