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结合”时提出的最新论断,深刻诠释了之所以能够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重要性、原因及影响等的研究,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依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是百年党史尤其是新时代不平凡的历程和伟大成就所证明和检验的真理。但是,“第二个结合”为什么能够实现,究其原因需要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核即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层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探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现代汉语词典》中“契合”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二是合得来,意气相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由此可以理解为:一是二者主张相近,有一致性。二是二者精神气质相似,意气相投;或虽不相似,但能相容。例如,“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的原则主张,但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却是从未有过的词汇和话语,但二者在反压迫、反剥削、爱国主义、团结抗争等方面具有强烈共鸣,在精神气质上高度契合,阶级观念由此为中国民众所接受,并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书写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幕幕壮丽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扎根中华大地,究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科学真理,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能为中国指明一条光明正确的前进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马克思在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同时,根据工人阶级摆脱压迫、获得解放的根本要求,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矛盾,科学论证了“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为人类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仅指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后者侧重于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其发展规律。本文除专门指明为狭义的外,均为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大量传入中国,为正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中国先进分子带来思想上的强烈震撼。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力量,为寻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中国,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奋斗方向,找到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和工农联盟的基础力量,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蓝图,以及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家庭观等道德支持。走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都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和真理力量。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毕竟诞生于欧洲,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的产物。这一思想要扎根中国,为中国民众所理解、接受并指导现实,必然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土壤。而这一土壤是否适合马克思主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某种程度上又取决于中国的文化基因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否具有相似性或高度契合性。早期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从一开始就注意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相通之处,避免这一思想传入而产生的“文化排异反应”。他们提出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在诸如共产主义与大同理想、革命主张与变革思想、重视生产力与重农务本传统、公有制与公天下、阶级斗争与均天下等思想的相通性,以及宇宙观、方法论上二者都具有的唯物论、辩证法上的相近之处。这些对高度契合性的最初论证,有效破除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障碍,使马克思主义迅速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进而被普通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强大力量。可见,价值观主张层面的高度契合确保了“第二个结合”是深层次的而不是表面上的,是紧密系统的而不是零星松散的,是牢不可破的而不是权宜之计。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随着“第二个结合”的时代要求不断拓展深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层面的高度契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深化的。我们必须以发展、变化、运动的观点来看待高度契合,也应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需要而主动调整、拓展高度契合的领域、方向和重点,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反之,如果不根据时代需求而调整、拓展契合点,则马克思主义难以深入中国社会去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也将削弱或丧失二者原有的高度契合性。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党在这一时期领导农民协会开展的运动,应主要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不应用过大的力量生硬地勉强地从事“家族主义、迷信观念和不正确的男女关系之破坏”。因为这不仅会被土豪劣绅借为口实,称“农民协会不孝祖宗”、“农民协会欺神灭道”、“农民协会主张共妻”等,而且农民自身也是反对打菩萨的。毛泽东进一步写道:“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的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从中可以看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无神论与中国某些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不一致甚至冲突时,我们党应该首先从当时的主要任务出发,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点,淡化冲突点。但这也并不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放弃自身立场,而是要等到一定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后,民众“再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到那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方面的高度契合,才能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产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不断丰富、拓展、变化的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压下,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主要承担了救中国的使命,也就是为中国谋取独立解放寻找道路。围绕这一主要任务,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阶级性、斗争性、共产主义理想等核心理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抗性、斗争性、大同社会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激发人民群众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奉献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为中国提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于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公有性、集体主义等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思想产生互通与共鸣,推动历史任务的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的使命主要是指引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重视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世界市场理论、按劳分配等原则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进取的革故鼎新观、“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开放包容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诚实守信的勤劳致富观等高度契合,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奋进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同中国传统的伟大梦想精神高度契合,形成“中国梦”的理论,并以此为原点推动新时代的变革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强调自我革命、为人类谋进步的世界情怀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不忘初心、胸怀天下等元素高度契合,共同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巩固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如何依据时代条件和任务需求,寻找和拓展二者的“高度契合”点是“第二个结合”的关键。可以说“高度契合”决定着“第二个结合”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如何巩固结合等重要问题。离开“高度契合”则“第二个结合”就无从下手,没有依据。在“高度契合”中推动“第二个结合”,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在“高度契合”中选准结合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在“高度契合”的领域选取结合点,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创造了熠熠生辉、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这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安身立命的根基。但是在中华文明的资源库中,也不全然都是精髓,往往是闪光的思想精华与历史糟粕并存,或思想精华有时被包裹在不合时宜的陈旧外表中。如何萃取精华、守正创新,实现文化扬弃,是一个关键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除了依据时代需要这把尺度外,最关键犀利的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就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封建的、保守的、专制的、落后的思想加以批判,同时对积极的、唯物辩证的精粹加以开掘和升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那些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呼应、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被撷取出来,重新焕发生机,这是首要而关键的一步。二是在“贯通”中巩固“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通起来”。具有现实性和高度契合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撷取出来后,并不能自然实现“第二个结合”,还必须将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进行贯通,加以改造,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契合。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加以改造、补充、拓展、完善,重新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这一过程是“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也是“高度契合”巩固、再造的过程。比如,毛泽东为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依据列宁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实事求是”一词,并加以改造,重新解释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时的“实事求是”早已与汉代儒生通过考证经典文献的真实性、用可靠的文本来求索原意、探求儒家思想精义的治经方法产生了本质的区别,被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新内涵。“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成为党的思想路线,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又如,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具体指向及内容已经与“小康”这个名词产生的西周和后来儒家思想中特指仅次于“大同”的社会有了天壤之别。再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正创新”一词,这里的“正”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之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皇权正统”、“儒家正统”完全不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被撷取出来并弘扬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新内涵、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新气质。三是在“融通”中拓展“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