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3.080.99CCSR18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3665—2022辽宁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编制规程CodeofpracticeofsupplementarybudgetquotaofHighwayEngineeringinLiaoningProvince2022-12-30发布2023-01-30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T3665—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45数据采集...........................................................................76数据处理...........................................................................97定额成果整理.......................................................................12附录A(规范性)时间分类.............................................................18附录B(规范性)原始数据记录表.......................................................24附录C(规范性)数据处理汇总表.......................................................33附录D(规范性)补充定额编制格式.....................................................34DB21/T3665-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辽宁厚成工程咨询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人:王宏旭、王新志、翟丽艳、韩玫、李箴、周春梅、刘岸琪、王倩、张波、毕小峰、徐珠、李琳琳、李凯、刘苏廷、赵云川、李奎、于娜、赵佳林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或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附: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9号024-23867960起草单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沈阳市和平区砂山街128号024-83253719电子邮箱:zjfwdebz@163.com)DB21/T3665-20221辽宁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编制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辽宁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编制的基本规定及编制方法,并规定了辽宁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编制表格格式。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编制使用,是我省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各有关单位编制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时,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A02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JTGA04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JTG3810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JTG3830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T3832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3833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定额quota正常施工条件下,经过科学测定、分析和计算而确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DB21/T3665-202223.2正常施工条件normalworkingconditions正常的水文、环境、气候条件下,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组织施工生产,合理配备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产品的质量、安全、环保等均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要求。3.3预算定额Budgetquota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用于计算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的社会平均标准。3.4劳动定额laborquota也称人工定额。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数量标准。3.5材料消耗定额matetialquota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3.6机械定额mechanicalquota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机械台班数量标准。3.7时间定额timequota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人工或机械台班的工作时间数量标准。3.8产量定额outputquota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任务量的数量标准。3.9材料净消耗量netconsumptionofthematerial形成合格产品工程实体的材料消耗数量。DB21/T3665-202233.10场内运输及操作损耗(%)On-sitetransportationandoperationloss(%)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材料损失数量百分比。3.11延续时间duration对某一工序作业进行一次完整观测所获得的时间值。3.12定额原始数据quotarawdata现场测定或收集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数据。3.13定额基础数据quotabasedata对定额原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处理之后形成的数据。3.14技术测定法technicaldetermination正常施工条件下,观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完成相应合格产品的数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将记录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加以整理、分析、计算,测算出定额的方法。3.15统计分析法statisticalAnalysis正常施工条件下,收集施工生产同类型产品或施工同类型工序的实际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资料,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测算出定额的方法。3.16人工幅度差artificialamplitudedifference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与劳动定额的差额。在正常条件下,合理组织施工不可避免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3.17机械幅度差mechanicalamplitudedifferenceDB21/T3665-20224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量与机械定额的差额。在正常条件下,合理的施工组织机械所必需的停歇时间,考虑施工效率等因素,在编制预算定额时予以考虑降效的差额。4基本规定编制原则4.14.1.1平均性原则依据本文件编制补充定额须客观体现测定对象原始数据的平均性。4.1.2与公路建设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原则预算定额中测算的工、料、机消耗量应与公路建设实际施工情况相符,真实客观反映施工现状水平。4.1.3符合施工规范原则预算定额中工、料、机消耗量数据采集,应在严格遵守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对不同施工单位完成的产品满足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的。4.1.4简明适用原则编制的补充预算定额在形式上应与部颁定额一致,应简单、适用。在内容上对定额说明、定额界定、相关子目适用范围、定额单位的确定等应进行约定和阐述。4.1.5可测度原则对无惯例可循的定额,应选择可实际量测且可配合技术检验,并能与市场定价客观一致的测度。该测度宜符合现有技术习惯,有效明确。编制依据4.2JTGA02—2013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JTGA04—2013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GJT98—201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TG3810—2017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JTG383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T3832—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DB21/T3665-20225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国家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法,相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等。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合同、协议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编制方法4.34.3.1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可采用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与统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等。4.3.2技术测定法分为写实法和测时法。写实法适用于测定人工工作时间、机械工作时间消耗量及材料消耗量,是公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测定的主要方法。测时法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工作的工时消耗,主要用来测定人工的基本工作时间和机械循环作业时间。4.3.3统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施工技术成熟、施工条件比较正常、耗时较长、样本少的项目,收集的资料比较完整、真实。工序划分的一般规定4.44.4.1将项目分解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4.4.2测定补充定额划分的工序需具备以下条件:能检测并评价其工序质量,描述工序的工作内容、施工工艺及机械配套,能明确测定人工工时、机械工时、材料消耗量,能明确计量产品的数量。补充定额测定对象的一般要求4.54.5.1所选择的项目必须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组织生产。4.5.2项目应有健全的质量、安全、环保体系,项目管理有序,施工组织合理。4.5.3项目编制了技术、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项目施工生产。4.5.4作业班组健全,生产工人技术娴熟,重要岗位持证上岗。原始数据可靠性、精确度规定4.6选择正常的施工条件、技术、工艺、组织、环境等,以确保数据能代表正常定额水平。为保证写实记录法得到比较可靠、真实的结果,所测定的不同类型施工过程的数目、被测定的工人或小组数、最短测定延续时间,应满足表1的要求。每个定额子目原始数据采集原则不少于3个项目或3个不同施工单位的数据资料,每个定额子目数据采集最低次数应满足表2的要求。表1写实记录法最短测定延续时间表DB21/T3665-20226序号项目同时测定施工过程的类型数测定对象单人的集体的2~3人4人以上1被测定的个人或小组的最低数--3人3个小组2个小组2测定总延续时间的最小值(h)11612822318123282124表2写实记录法最低测定次数表序号项目同时测定施工过程的类型数测定对象单人的集体的2~3人4人以上1被测定的个人或小组的最低数--3人3个小组2个小组2测定完成产品的最低次数144426663777观测次数与稳定系数关系4.7对每次计时观测的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应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观测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整理。为保证数据的可靠,对于同一施工过程应重复进行观测,次数越多,资料的准确性越高。观测次数与算数平均值的精确度和稳定系数的关系见表3。表3观测次数表稳定系数(最大观测值/最小观测值)要求的算数平均值精度E5%5%~7%观测次数1.1551.3651.5962.016112.52315DB21/T3665-202275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