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五个好”党支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树牢法治思维,强化党支部村级治理核心作用。强化村干部法治教育,将《宪法》、《民法典》等村内各项工作常用法律以及党纪党规等12项普法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日常学习,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今年以来,xx县xx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打造“四个合格”党员队伍为契机,深入开展“五强五提升”组织振兴行动,秉承“强村富民善治”理念,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建成和谐宜居、产业兴旺、群众幸福的魅力新农村。“一核一带”强管理,实现依法治理好树牢法治思维,强化党支部村级治理核心作用。强化村干部法治教育,将《宪法》、《民法典》等村内各项工作常用法律以及党纪党规等12项普法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日常学习,采取每周五政治学习日、每月“逢九必学”、“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首学1小时、党员远程教育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学习,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使法治思想深入到村级管理全过程。依法化解矛盾,发挥党员纽带作用。通过每周“257”风险隐患研判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及时收集群众困难诉求,落实发现-收集-解决的全闭环处办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网格员+化解小分队模式,摸排化解困难诉求171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2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组建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构建群防群治防控体系。依法加强宗教治理工作,辖区宗教活动依法依规,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疆,用法治凝聚共识浸润人心。汇聚群众力量,营造法治环境。依法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发挥村级法官和法律明白人的自身优势,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法律讲堂”等活动24次,受教育群众1560人,以身边的道德模范、遵规守纪模范等典型事例,引导村民学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人人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村民民主法制意识。“一站一馆”强功能,实现凝聚人心好强化组织引领,服务常在“人心暖”。以创建“石榴籽”志愿服务站为重要抓手,以基层党支部为引擎,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通过亮身份、设岗定责增强党员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激发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党组织和村两委持续为群众办实事,累计实现群众“微心愿”100余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0次,受益群众100余人,解决困难诉求1200余件。强化组织引领,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吸引力”。利用现有阵地科普馆(党史馆)红色文化长廊、老物件展馆三点一线教育阵地,结合主题党日、“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行动、三会一课常态化对党员群众开展教育。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切实发挥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党建引领让邻里更加和睦。群众之间的人情味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于以前那种乡里乡情,群众之间的人情味变得越来越淡了,党建引领发展使得邻里之间的群众更加愿意投入到党群活动中来,通过一系列的交往活动增加沟通、交际,陌生的邻里关系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和睦,党建引领发展对和谐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一校一比”强文化,实现文明创建好党建引领,充电赋能,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利用每周升国旗、农牧民夜校、“中心课堂”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农牧民夜校”精配师资,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从熟悉政策法规、掌握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工作队员、致富能手和专业农技员中,科学统筹组建“农牧民夜校师资库”,开展庭院经济、牲畜养殖专题培训,重点组织农牧民群众学习牛羊疾病防治技术、手工刺绣、卫生保健等贴合实际的内容。根据本村实际,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科学设置政策法规、安全常识、就业技能、健康卫生、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6类实用课程。党建引领,写好最美家庭“说明书”。评选“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事,形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社会新风尚。党员带头定期发动群众对村内巷道及农户门口环境卫生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协同辖区第二师八一中学、xx县第三中学开展“小手牵大手”助推环境卫生整治,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每月对四个村民小组进行评比,对环境整洁干净,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小组进行表彰奖励,对卫生脏乱差的小组,进行公示卫生死角,激发群众比学赶超的积极性。积分兑现、实物奖励形式,为124户村民兑换价值5200余元的商品,以“小积分”撬动乡村文明“大提升”。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共建促提升。民族文化聚人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喜闻乐见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宣讲党和国家政策,民族团结理念,促进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选树民族团结典范,xx年被评为自治县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一农一牧”强经济,实现推动发展好头雁领航、群雁振翅,建强骨干力量。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选优配强“领头雁”,将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吸纳到村干部队伍,结合村情制定发展计划。多元施策、精准发力,壮大集体经济。下岔河村主导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全县“三红”产业和粮食产业发展思路,在做优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作物有色素辣椒、工业番茄、甜菜、冬小麦、青储玉米等,依托本村养殖合作社辐射带动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在畜种引进、防疫、饲草加工等方面做好指导和培训,同时通过能人党员的带动,养殖户从25户发展到74户。大力发展永烨屠宰场,建成集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牛羊肉初加工地,形成产业链。今年以来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较去年增加21%。村党支部大力推行“党建+产业发展”,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依托区位发展优势,以城市南连为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截止目前,有三星级农家乐1家,文化大院1处,特色餐饮36户,特色民宿5处。xx年人均收入较去年增长1100元,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较去年增长1700余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选一用”强组织,实现堡垒作用好选优配强基层工作“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创新工作方法,构筑起支部定大盘、干部作表率、党员当先锋的“大党建”格局。对新进村“两委”成员进行县级联审和专项考察,逐一“过筛子”全面“体检”,从源头上提升队伍质量,同时脱产培训至少两个月;按照“一支部三中心”运行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今年以来召开支委会31次、党员大会19次、上党课12次、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2次、支部谈心谈话12次、村两委会议24次、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实壮大村级干部“后备军”。采取“1+2+5”工作模式,以培养后备干部和发展党员的工作成效作为村两委成员年底考核衡量依据,不断提升村干部和后备干部的能力素质;同时,积极参加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对村“两委”、后备力量干部以如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如何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怎样做好群众工作等为开展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培训12次。用心打造为名服务“先锋队”。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党员,以“四个合格”党员为目标,做实“三学三亮三比”工作,以党员积分制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抓手,奖励表彰发挥作用明显的党员8名,组织开展书记讲党课12场次,60名党员主动佩戴党徽,为43户农户加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党员亮出承诺63条,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