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8建筑设计方案(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建筑设计方案(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第一篇】括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如下:(一)平面指标平面指标用以评价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1.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建筑面积(%);2.平面系数K2=居住面积/有效面积(%);3.平面系数K3=辅助面积/有效面积(%);4.平面系数K4=结构面积/建筑面积(%)。(二)建筑周长指标这一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例。1.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建筑面积(m/m2);2.建筑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健筑面积(m/m2)。(三)建筑体积指标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好文供参考!2/18(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五)面积定额指标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设计方案是否好文供参考!3/18保证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经济、合理和有效性。评价时应考虑:人口与建筑密度、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层数和间距、公共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的布局等,常用几项密度指标来衡量。居住区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居住区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2).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3).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层);(4).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5).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区用地面积(人/公顷);(7).人口净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宅用地面积(人/公顷);(8).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套/公顷);(9).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面积(套/公顷);(10).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11).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好文供参考!4/18公顷);(12).建筑面积毛密度=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1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14).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15).拆建比=新建建筑总面积/原有建筑总面积;(16).土地开发费=前期工程投资/住宅区用地面积(万元/公顷);(17).住宅单方综合造价=建设总投资/住宅建筑面积(元/m2)。其中,前期工程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备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建设总投资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居住区用地内的各类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功能各异,但技术经济指标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评价时应考虑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功能分布、人员流线及交通组织、自然通风、采光、照明、空调、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按公共建筑的特点,评价指标包括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消耗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有以下几项:(1).建筑物占地面积(m2);好文供参考!5/18(2).建筑面积(m2);(3).使用面积(m2);(4).有效面积(m2);(5).结构面积(m2);(6).建筑体积(m3):(7).总投资(万元);(8).单位面积投资=总投资健筑面积(元/m2);(9).建筑密度(%);(10).单位面积能源消耗(kW/m2);(11).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12).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3).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14).有效面积的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15).单位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16).人(床、座)均建筑面积[m2/人(床、座)];(17).人(床、座)均使用面积[m2(床、座)];(18).人(床、座)均有效面积[m2/人(床、座)]。例9、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适用和经济的统一B、美观和经济的统一C、要有可比性D、突出次要指标好文供参考!6/18答案:D例10、不属于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A、计算费用法B、最小费用法C、多因素评分优选法D、单因素评分优选法答案:D(三)建筑体积指标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五)面积定额指标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好文供参考!7/18(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中学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第二篇】3.1校内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学学校的校内设计要将功能区和教学区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整体的建设布局中,可以采取传统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形成庭院式的校内中心广场,中心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学校设计的重心。学校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地势平整,因此,校内得到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顺序即校园入口广场、教学楼的底部、中心广场等形成层次分明的开放式空间排序。3.2交通规划设计中学学校的建筑多采用围合式的建筑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校师生的学习、运动需求。主要的设计方案如下:第一,在校园建筑的外围各设计一个主次出口,并且与好文供参考!8/18之配套的需设一个6米宽的环形消防车道路,中间的部分为步行广场;第二,可以加宽校园的主干道,即在主入口处加10米左右的道路直通主建筑,减少校园交通与城市交通的交互影响;第三,在建设中可以将功能区与环路相接,并且环路内部则以步行交通为主,进而达到方便车辆和师生出行的目的。3.3教学楼的设计规划对于教学楼来说,可以根据教学楼的主体结构,分层次进行设计,例如:教学楼的主体为5层,其中包括局部2层、一共设置30间教室,二层可以设为多功能报告厅,直接与室外相连,办公区域则设在一、二层的架空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配;教室间可以通过走廊相连,让整个教学区都能够连接起来;实验室则尽量设计在教学楼的两端,方便处理试验中产生的废物垃圾;这种局部庭院的建筑方法,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享,方便了师生间的交流。4中学校园建筑的主要趋势4.1立体化校园立体化的校园建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校园用地立体化,即在建设过程中对校园的土地利用要更加合理;另外是绿化立体化,即校园内的植被种植要符合地势的走势,种植不同的绿色植物,避免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4.2信息化校园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大信息好文供参考!9/18技术的使用,,并在教学过程中也导入信息技术,例如:远程教育、对媒体教学等方式。4.3绿色化校园我国的校园建设都使用的是传统能源,例如:煤、油等等,不仅污染过大还是不可再生能源,使得能源消耗量过大。因此,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要注重新能源的使用,既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又能够减轻生态压力。4.4智能化校园智能化的校园设备有助于提高工作运行效率。为了响应节约型原则,在校园建设中实现信息与管理的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自动化办公,这对于提高工作运行十分有利。5结束语中学校区规划建设大致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学校建设的规模上,学校建设的类别上。学校建设的区域布局有所不同,但是,在中学校区的整体规划上要始终遵守合理布局校区的规律,与此同时,要对中学校区的建设适当加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以达到相互统一的目的,建设立体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中学校园。参考文献:[1]谭魏.浅谈新时代体现绿色人文关怀的学校建筑设计―――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例谈校园绿色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10).好文供参考!10/18[2]袁方.浅谈龙源月季家园住宅小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J].美与时代:上半月,(9):69-71.[3]黄育添,陈裕明.中小学校园建筑环境空间类型组合规划与建筑设计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8)中学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第三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的学校都在完善校内的教学资源以及进行学校校区规划建设。对于中学学校的建设来说,合理的校区规划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在舒适整洁的校园学习。本篇文章从中学校区现阶段的情况为主要依据,讨论如何设计出符合中学学校发展的建筑规划方案。关键词:中学校园;规划重点;设计前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校园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及教育部门也在不断的加大我国教育的投入,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就要不断改进中学校园的建设,使之与其相对应。目前的许多中学校园都面临着扩建校区的问题,为使中学校园的建设符合现代校园要求,在未进行中学校园改进时,要先行做好校园的规划设计,以确保中学校园的设计能够符合新时代的中学教育。1现阶段中学校园的规划问题好文供参考!11/18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都有所改变,但是,现阶段许多的中学校园建设依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其一,盲目扩大规模,过分攀比,没有注重校园土地的利用;其二,校园的规划设计过于表面化,没有落到实处;其三,对于校园内的区域环境、人文因素考虑不周全;其四,建筑的标准普遍过高,没有考虑到经济的合理利用等等情况。这些情形都对中学校园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2建设中学校园的规划重点2.1重视指导思想的确立第一,校园是育人的载体,是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场所。校园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中学校园的建设要带有积极的、知识性强的风格,让校园成为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