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利润与分配管理2第七章利润与分配管理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3第七章利润与分配管理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4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一、利润的概念与意义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利润的形式:○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5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利润的经济意义:1、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核心指标;2、利润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基础;3、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源泉。6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二、利润分配的意义与原则(一)利润分配的意义首先,国家财政能动员集中一部分利润,由国家有计划地分配使用,实现国家政治职能和经济宏观调控职能。其次,企业由此而形成一部分自行安排使用的积累性资金,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力。第三,投资者能实现预期的收益。7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二)企业利润分配原则1、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2、积累和消费相结合的原则3、参照国际惯例,规范分配程序8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三)企业利润分配程序1、弥补企业亏损(5年内的亏损)2、缴纳所得税3、税后利润的分配9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税后利润分配过程:○(1)支付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和违反税法规定而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以前年度亏损(5年前的亏损)○(3)提取法定公积金(税后利润的10%,达到注册资本50%可不提取)10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4)提取任意公积金转增股本后留存公积金不得低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1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四)股利支付的程序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是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除息日:也称除权日,即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开的日期。股利发放日,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12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例:通宝公司于2010年12月16日举行的股东大会决议通过股利分配方案,并于当日由董事会对外发布公告,宣告股利分配方案为:当年每股派发1元正常股利加0.5元额外股利,公司于2011年2月5日将股利支付给2011年1月16日在册的公司股东。13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例中:2010年12月16日股利宣告日2011年1月16日股利登记日2011年1月17日除息日(现行制度)2011年2月5日股利发放日14第一节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五)股利支付的方式1、现金股利形式2、财产股利形式3、负债股利形式4、股票股利形式5、股票回购15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16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一、利润指标体系(一)绝对额指标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净收益=取得的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7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优点:通过绝对额指标的分析,可以综合了解企业计划期利润总额指标完成情况。○缺点:绝对额指标对不同类型企业和同一企业规模不同时的利润额不能比较。18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二)相对数指标(利润率指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额与营业(或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净资产的数额等的比率,形成了企业的营业(或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利润率指标是反映企业利润水平的指标。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利润率也可以进行比较。19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二、利润预测利润预测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因素变化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数额进行预计和测算,并寻求实现预计利润的各种措施方案。利润预测是确定目标利润、编制利润计划的基本依据。利润预测的重点是对企业利润总额的预测,其中的关键又是销售利润的预测。20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一)销售利润的预测方法1、比例预测法就是根据历史上企业利润与有关经济指标(如销售收入、净资产等)的比例关系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利润数额的一种方法。21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2、量本利分析预测量本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按照与业务量的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销售成本、销售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定已知其中两个因素来推测另一个因素,以寻求最佳方案。22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计划年度利润数额=计划销售量×[单价×(1-销售税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其中:[单价×(1-销售税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创利额。23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通过市场分析,预测计划期销售量可达50000件,该产品单价为20元,消费税税率为10%,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计划期的目标利润额。计划期的目标利润额=50000×20×(1-10%-60%)-18000=120000(元)24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2)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计划期的目标利润额=预计各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总额式中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25例: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上年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量A107100台B95200只C116300件上年市场三种产品共发生固定成本1500元,预计计划期三种产品的销量变化为50:100:450,其它数据仍保持在上年水平。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计划期的目标利润。26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A产品贡献毛益率=(10-7)/7=30%B产品贡献毛益率=(9-5)/9=44.44%C产品贡献毛益率=(11-6)/11=45.45%销售收入合计=50×10+100×9+450×11=6350元27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30%×(500/6350)+44.44%×900/6350)+45.45%×(4950/6350)=44.09%目标利润=6350×44.09%-1500=1300(元)28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3、因素分析预测法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或计划资料不齐全的条件下,不可能用直接法计算企业计划期利润总额计划指标,而应根据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分析计算销售利润总额,再结合其他有关指标,最后计算企业利润总额。适用范围:可比产品和期初结存产品的销售利润的测算。29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影响因素主要有:(1)产品销售数量的变化;(2)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3)可比产品成本的变化;(4)可比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5)产品销售税税率的变化;(6)产品质量等级的变化。30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计算公式:计划年度可比产品销售目标利润=基期可比产品销售利润±产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数额±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数额±销售产品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数额±产品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数额±销售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数额±产品质量等级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数额31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例:某企业目标销售总成本为20万元,其中甲产品5万元,预计成本利润率为20%;乙产品为15万元,预计成本利润率为12%。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实际销售总成本为22.8万元,实际销售利润为6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各占50%,实际成本降低率为5%,甲产品下半年实际销售价格上调20%,消费税税率由原来的10%调整为15%,乙产品的销售价格和税率均保持不变,试比较实际利润与目标利润的变化额并说明其变化原因。32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解:目标销售利润=50000×20%+150000×12%=28000(元)实际利润与目标利润差额=60000-28000=32000(元)33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引起变动的原因有(1)成本降低5%,为228000元按目标成本水平计算的实际销售总成本=228000÷(1-5%)=240000(元)由于成本变化影响利润=240000×5%=12000(元)34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2)销售成本由200000元增加至240000元,故销售量增加目标平均成本利润率=28000/200000×100%(=20%×5/20+12%×15/20)=14%由于销量变化影响利润=(240000-200000)×14%=5600(元)35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3)销售结构发生了变化实际平均成本利润率=20%×50%+12%×50%=16%由于品种结构变化影响利润=240000×(16%-14%)=4800(元)36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4)甲产品销售价格发生变化甲产品按实际销量目标单价计算的销售收入=[240000×50%×(1+20%)]/(1-10%)=160000(元)由于甲产品价格变化影响利润=160000×20%×(1-10%)×50%=14400(元)37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5)甲产品销售税率发生变化由于甲产品税率变化影响利润率=160000×(1+20%)×(10%-15%)×50%=-4800(元)38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在五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实际利润与目标利润差额=5600+12000+4800+14400-4800=32000(元)39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三、利润决策(一)利润决策的程序1、收集整理信息资料;2、审定决策目标和可行性方案;3、目标利润的实施和反馈。40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二)目标利润的决策方法1、比较决策法;2、综合平衡决策法。41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三)实现目标利润措施方案的决策○第一,增产增销,实现目标利润;○第二,实行技术革新,降低变动费用,实现目标利润;○第三,降低固定成本,实现目标利润;○第四,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目标利润。42第二节利润预测与决策四、编制企业预计利润表43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44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一、股利无关论(MM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莫迪格莱安尼和米勒股利无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值产生任何影响。45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基本假设:(1)不存在任何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2)不存在任何个人和公司所得税;(3)股利政策对公司的资本成本没有影响;(4)公司资本投资决策独立于其股利政策;(5)投资者对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具有同样的偏好;(6)关于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当局能获得相同的信息46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结论:公司股票价值完全由其投资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与股利政策无关。并且由于股东能够通过自制股利方式调整现金流量,因而他们对公司股利分配将会毫不在乎。47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二、股利相关论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会影响到公司股票的价格。其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在手之鸟论;2、投资者类别效应论;3、信息效应论;4、税收效应论。48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三、股利政策(一)选择股利政策应考虑的重要因素1、法律因素(1)资本保全约束;(2)资本积累约束;(3)企业利润约束;(4)超额累积利润约束;(5)债务契约约束;(6)优先股契约约束;(7)现金充裕性约束。49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2、公司因素(1)公司举债能力;(2)未来投资机会;(3)资本成本;(4)资产流动性;(5)盈利稳定性;(6)债务需要;(7)其他考虑。50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3、股东因素(1)控股权考虑;(2)避税考虑;(3)稳定收入考虑;(4)避险考虑。51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4、其他因素(1)信息传递效应;(2)通货膨胀;(3)债务合同限制。52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二)股利政策模式1、剩余(股利)政策(1)定义:所谓剩余股利政策就是指公司在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即投资机会的预期报酬率高于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将税后净利首先用于满足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的净利润再用于股利分配。53第三节股利理论与政策(2)剩余股利政策的一般步骤为: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使得在此结构下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的数额。将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