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专题1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2浙江金华中考题)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B.: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C.: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D.: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结合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分析解答。【详解】A.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是一种防御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但与高湿无关,A错误。B.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B正确。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的适应,D正确。故选A。2.(2022浙江丽水中考题)我市地处山区,泥石流多发。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是()A.破坏地表B.植树造林C.乱堆矿渣D.毁林开荒【答案】B【解析】【分析】泥石流属于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的一种类型,树林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详解】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可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建设护坡工程等。故选B。3.(2022浙江杭州中考题)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三叶草→土蜂B.三叶草→牛C.土蜂→田鼠→猫D.土蜂→三叶草→牛【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阳光→三叶草→土蜂;起点是阳光,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不是生产者,A错误。B.三叶草→牛;起点是三叶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牛,属于消费者,三叶草、牛能够形成捕食关系,B正确。C.土蜂→田鼠→猫;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不能形成食物链,C错误。D.土蜂→三叶草→牛;起点是土蜂,属于消费者;土蜂和三叶草之间是捕食关系,箭头应指向捕食者,D错误。故选B。4.(2022四川广安中考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A.水稻和稗草B.猎豹和羚羊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详解】A.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所以,“水稻和稗草”、“豆苗和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A正确。B.猎豹和羚羊之间是捕食关系,B错误。C.蜜蜂和油菜花之间是合作关系,C错误。D.跳蚤和猫之间是寄生关系,D错误。故选A。5.(2022山东潍坊中考题)为了解梧桐木虱对梧桐的危害,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访了不同街道的园林工作人员,了解到梧桐木虱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靠吸食梧桐叶片汁液为食。一般使用石硫合剂防治,也可通过释放啮小蜂、七星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研究过程采用的是调查法B.梧桐木虱与梧桐之间是捕食关系C.梧桐木虱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食性相同D.通过释放天敌进行防治更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1)发育经历时期不同。①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②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幼体与成体相似性不同。①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②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详解】A.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了解梧桐木虱对梧桐的危害”的研究过程采用的是调查法,A【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正确。B.梧桐木虱靠吸食梧桐叶片汁液为食,故两者应该是寄生关系,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梧桐木虱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故梧桐木虱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食性相同,C正确。D.生物防治生产成本低,与喷施农药(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能提生态系统稳定性。所以,通过释放天敌进行防治更利于维持生态平衡,D正确。故选B。6.(2022山东潍坊中考题)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B.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答案】C【解析】【分析】1.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A.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蝗虫数量快速增加,更容易形成“蝗灾”,A正确。B.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所以,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量增长,B正确。C.蝗虫的成虫跳的远,飞行能力强,很难被消灭。而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跳蝻三龄以前),C错误。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C。7.(2022山东菏泽中考题)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C.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D.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生存的生物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详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B.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B错误。C.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错误。D.莲藕的根、茎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里面储存着空气,以满足根、茎、叶对氧气的需要。因此莲藕根和茎及叶柄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故选D。8.(2022辽宁营口中考题)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②B.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④体内积累毒素最多【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的①阳光,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⑤分解者。【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①太阳能,A错误。【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B.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构成一条食物链,不包含⑤分解者,B错误。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组成,C错误。D.有毒物质可以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图中的食物链中④次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故选D。9.(2022辽宁盘锦中考题)雪兔有随季节更替的“换装”行为,从进化角度分析,雪兔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A.定向变异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C.基因突变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2.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3.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详解】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雪兔有随季节更替的“换装”行为,从进化角度分析,雪兔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10.(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原、无垠的荒漠、神秘的湿地等,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环境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解答即可。【详解】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雨量,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型。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即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B。11.(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题)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丁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甲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详解】A.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A正确。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错误。C.图中丙是生产者,丁、甲、乙均是消费者,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丙→丁→甲→乙”食物链中,乙的级别最高,有害物质含量最多,D错误。故选A。12.(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题)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能量与去除量相互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燃煤取暖B.秸秆焚烧C.过度放牧D.退耕还林【答案】D【解析】【分析】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详解】燃煤取暖,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污染物的产生,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