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3.080.01CCSA163204常州市地方标准DB3204/T1042—2022“德康驿站”服务规范Servicespecificationof“DeKangcourierstation”2022-12-30发布2023-01-30实施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04/T1042—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常州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州市德安医院、常州市民政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杰辉、潘奕、万里、庄韧、孙菡、宗毅、郭金华、冯榴君、朱怡琳。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3204/T1042—20221德康驿站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德康驿站”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档案管理、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常州市行政区域内“德康驿站”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德康驿站dekangcourierstation由常州市政府主导,在社区统一建立的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各类康复服务的场所。自理能力self-careability精神障碍个体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包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独自承受和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和在学习上独自思考、独立理解的能力。复发relapse精神障碍个体经规范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并出院后,再次发生精神障碍。精神康复psychiatricrehabilitation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各种方法,使由于精神疾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个体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促进个体复元、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communityrehabilitationformentaldisorders社区康复机构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场所和条件,对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对象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对象communityrehabilitationserviceobjectsformentaldisorders在社区康复机构所在辖区域内居住(包括长期居住、临时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情况下有康复需求的精神障碍个体。转介referrals由第三方机构或部门与社区康复机构间单向或双向介绍服务对象的一种方式。DB3204/T1042—20222接案takethecase社区康复机构通过收集服务对象资料、面谈和初步评估,确定服务对象属于本机构服务范畴,并提供康复服务的实施过程。评估assessment运用评估工具对服务对象的功能缺陷、康复需求、康复风险和适应性以及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结案caseclosed服务对象的主要诉求已经解决,康复计划已完成,服务对象能够自主或在照顾者协助下应对在疾病发作、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与服务对象协商结束专业服务的过程。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对已经明确诊断的服务对象,根据其病情和心理社会功能特点和需求,通过评估其精神症状损害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阶段性康复方案和措施(又称“个体服务计划”)并实施。同伴支持peersupport指经过筛选、评估和培训的康复良好的精神障碍患者为其他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疾病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社交和生活技能交流等服务。家庭支持familysupport指个体获得的来自家庭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4基本要求选址4.1.1场所选址应在交通便利,周边无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产品储存场所。4.1.2应有相对独立的房屋和固定的活动场所;方便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建筑面积不得少于200㎡。管理4.2.1应建立管理组织架构,设置工作岗位,拟定岗位职责,日常运营管理可由政府购买的社会组织负责。4.2.2应建立与服务内容匹配的管理制度,应包括:日常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监护人联系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应公示。财务财政资金和社会筹集的各项资金按规定使用,专款专用并适时向社会公开收支情况。挂牌宜对机构门头、标识标牌进行布置,挂牌“德康驿站”。(如图1)DB3204/T1042—20223图1“德康驿站”牌设备设施4.5.1活动场所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应包含康复活动区、职业康复区、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餐厅等分区。4.5.2宜设置农疗区、厨房、医务室、运动室等,活动场所也可根据开展的康复项目设置各类区域,如舞蹈室/区、音乐室/区、原生艺术治疗室/区等。相关功能室的种类、设备和面积宜按表1配置。4.5.3根据功能区域要求配有水、电、空调等设施设备。表1功能室的种类、设备和面积功能室设备面积㎡(不低于)康复活动室必选桌椅、电脑、电视/投影仪、音响、白板、展示柜等30心理咨询室茶几、沙发、时钟,有条件的可配备沙盘、音乐放松椅、宣泄器材等10阅览室书架、桌椅、报架、书籍等20休息室休息床或躺椅、床上用品等30办公室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柜、档案柜等10餐厅桌椅、餐具等20职业康复训练室桌椅、职业康复训练相关器材、展示柜等30卫生间蹲便/坐便、洗手池等10农疗区可选根据开展项目配备相应的工具或其他物件50音乐治疗室散响类乐器、打击类乐器、桌子、展示柜,有条件的可配备钢琴、吉他、乐谱架等15厨房微波炉、电磁炉、冰箱、消毒柜、炊具灶具等10运动室体育器材(跑步机、椭圆机、瑜伽垫等)、储物柜等30DB3204/T1042—20224人员4.6.1人员配置应满足“德康驿站”的功能需要。4.6.2提供社区康复服务的人员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区精防医生、精神科医生、护士、志愿者等。4.6.3至少配备2名专职人员并持有健康证,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社工资格。4.6.4“德康驿站”管理者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行业培训合格,获得相关证书。4.6.5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精神康复服务技能,每年至少接受2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培训。4.6.6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并取得证书。安全与应急4.7.1消防安全消防通道及配套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安全警示标志明显,安全保障到位。4.7.2房屋安全4.7.2.1在康复活动室、进出口等重点区域应统一安装内部监控系统。4.7.2.2宜购买场所责任保险。4.7.3传染性疾病安全传染性疾病期间应根据社区要求进行防控管理。4.7.4应急预案4.7.4.1应制定消防、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或所在社区要求进行培训和演练。4.7.4.2针对精神疾病反复、药物不良反应、冲动、自杀等特殊情况有相应应急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5服务内容服药训练以小组或个别辅导的方式,通过授课、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全病程治疗的理念、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方法。躯体管理训练采取针对性措施,如组织慢跑、打太极、跳绳、羽毛球、健身操等健身活动。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场景模拟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生活技能训练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模拟训练社交活动、处理生活矛盾、工作面试等。DB3204/T1042—20225预防复发训练组织医护人员和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开展训练,包括学习认识精神疾病、常见精神症状、药物治疗的好处及常见副作用、复发的因素、复发的先兆表现、预防和应对复发的措施等。职业康复训练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训练工作基本技能及相关职业技能,通过专业的评估,指导开展庇护性就业、过渡性就业、辅助性就业,实现独立性就业。心理支持和康复采用各种心理技术和方法与患者建立平等协作关系,予以感情上的支持。同伴支持由经过筛选、评估和培训的康复良好的精神障碍患者为其他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疾病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社交和生活技能交流等服务。家庭支持通过健康讲座、交流互动、联谊会等方式开展,分享照顾患者的经验和技巧,提高家属对复发征兆、药物副作用、自杀伤人先兆等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处理方法。音乐治疗通过团体或个体音乐干预技术,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平等、信任的治疗关系,提高患者自我觉察能力,获得心理成长。原生艺术治疗协助患者用艺术的形式自由、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疗愈,并通过原生艺术作品与公众互动与交流。6服务流程“德康驿站”康复服务6.1.1转入6.1.1.1转介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评估后,适合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填写附录A《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转介单》,转介到“德康驿站”。不适合转介或不愿到“德康驿站”康复的不予转介。6.1.1.2主动发现“德康驿站”组织专业力量对服务区域内的患者及其家庭进行入户走访、评估和动员,对于适合且自愿到“德康驿站”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填写附录A《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转介单》以及附录B《基本情DB3204/T1042—20226况登记表》,转介到“德康驿站”。对于不宜或个人不愿到“德康驿站”进行康复且自愿接受居家康复的患者,填写附录B《基本情况登记表》。6.1.1.3患者或监护人主动求助精神障碍患者或监护人主动到“德康驿站”求助,要求参加社区康复,经评估后适合进行“德康驿站”康复的填写附录A《社区精神康复服务转介单》以及附录B《基本情况登记表》,暂时不适合“德康驿站”康复的建议进行居家康复,填写附录B《基本情况登记表》。6.1.2入站准备6.1.2.1工作人员带领患者及监护人熟悉环境,介绍“德康驿站”的康复活动,告知每天的服务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6.1.2.2工作人员与患者及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其康复目标和期望要求,再次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筛选和确认符合社区康复要求的患者。6.1.3登记建档6.1.3.1签订协议主动告知患者和监护人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权益和义务等,并签订附录C《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协议》和《知情同意书》,明确责任、权利等事宜,维护双方合法权益。6.1.3.2接案建档对参加“德康驿站”康复的患者,应登记建档并及时录入常州市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平台。6.1.4评估6.1.4.1基线评估对刚进入“德康驿站”参加康复活动的患者,工作人员与其监护人进行面谈,详细了解患者当前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居住环境、成长过程、兴趣爱好等情况,并填写附录D《心理社交功能评估表》等相关量表,入站一周内应完成基线评估。6.1.4.2过程评估无特殊情况,每季度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过程评估并填写附录E《阶段评估记录表》,回顾总结前阶段康复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填写相关评估量表(见附录F),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如有特殊情况及时评估。6.1.4.3终期评估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给予终期评估:a)康复良好回归社会;b)病情反复或其他情况不能继续在“德康驿站”进行康复;c)需转介到其他康复机构。6.1.5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DB3204/T1042—202276.1.5.1在患者入“德康驿站”1个月内,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计划,明确短、中、长期目标,按患者所关心的以及最容易改善的问题确立目标的先后顺序,完成附录G《康复计划表》,并及时提供针对性康复服务。6.1.5.2根据过程评估情况,对康复训练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的患者提出新的康复目标,制定新的康复计划和措施;对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者,调整康复目标、康复计划和康复措施。6.1.5.3在康复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实施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填写附录H《社区康复活动记录表》。6.1.5.4开展一对一康复服务时原则上采取同性服务,当不可避免采取异性服务时,应有其他人员陪同。6.1.5.5工作人员应在患者不危害自身和社会安全、不涉及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隐私保密。6.1.5.6工作人员应随时掌握患者的精神状态、服药情况及康复情况。6.1.6转出6.1.6.1患者康复需求如发生变化或住址改变,可转介至其他相应康复机构,应将患者相关档案复印后交给患者带至新机构。6.1.6.2患者病情反复或者其他情况不适宜继续在“德康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