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钟》音乐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钟》音乐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钟》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钟表”用表情动作表达对小学徒感谢,乐于与朋友交往的愉悦心情。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造型动作表现钟表,用不同的优美动作表现钟表跳的舞蹈。3、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钟表造型和小学徒劳动、休息的情节,初步感受ABAcA的结构特点,了解A段跳动,B段欢快和C段的柔和的性质以及钟摆一下一下按照均匀节奏摆动的特点。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参观过钟表店。听过“钟表店”的故事,并玩过有关游戏。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听过的有关故事和玩过的游戏。2、听音乐,重点帮助幼儿分辨小学徒劳动和休息的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B段的欢快和C段的柔和。3、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4、分解练习。听琴练习有关动作,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钟表的形象,如鸡钟、猫头鹰钟、鱼钟等。要求幼儿能够跟随A段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地表现出钟摆走动时活泼、调皮的样子。(2)引导幼儿做出小学徒打扫卫生时的各种不同的劳动动作,能尽力按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并能表现出小学徒劳动时轻松、快乐的心情。(3)在练习为钟表上发条的动作时,要求幼儿注意做到一个乐句为一座钟上发条。(4)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休息的动作,并能随c段音乐,表演安详、悠闲的舞蹈。5、完整地跟随音乐做游戏(1)教师扮演小学徒参与游戏,全体幼儿扮演钟表。(2)幼儿轮流扮演小学徒和钟表,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活动反思: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教师要认真反思,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争取减少走神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钟》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旋律,能随音乐模仿小老鼠的动作。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分辨前后段音乐的明显变化,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老鼠和钟的课件、录有滴答、当当的声音,《小老鼠和钟》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做老鼠动作进入活动室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老鼠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2、老师想和小朋友来玩变魔术的游戏,看看老师变成什么小动物了。“变变变”(做出小老鼠的动作)。我变成什么小动物了?3、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吧。二、教师讲述故事《老鼠和钟》,感受故事中所展现的老鼠紧张、害怕的情境。1、瞧,真的老鼠来了,我们赶紧和它打声招呼吧!(引导幼儿和小老鼠打招呼)2、这只小老鼠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吧!3、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知道游戏规则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小老鼠肚子饿极了,它想出洞口,但是害怕遇到谁?小老鼠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它是怎么样跨出洞去的?(请幼儿模仿小老鼠东张西望、偷偷爬出洞的动作)忽然小老鼠听到什么声音?它越想越怕,它是什么声音?(播放闹钟“滴答的声音”,请幼儿模仿小老鼠逃跑的动作)④小老鼠实在饿极了,第二次又走出洞口。这一次,它听到了什么声音?小老鼠吓得怎么样跑回洞里去?(播放“当当”的声音,请幼儿熟悉这个声音,并听音乐模仿小老鼠逃回到洞里的动作)4、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并示范做游戏,可以先以爬的形式玩,再以走的形式玩教师讲小老鼠出洞东张西望的表情和动作做得夸张一些,并请幼儿学一学。讲述故事的时候,与音乐进行配合。当听到“滴答声”的时候,应赶紧逃回去坐在座位上。音乐再起,小参考资料,少熬夜!老鼠再出洞,当听到“当当当”的声音的时候,小老鼠躲到椅子背后。三、游戏《老鼠和钟》师:真是个有趣的故事,老师还把它编成了一个游戏呢?想玩吗?变、变、变,我变成了一只小老鼠!1、以“爬”的形式开展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老鼠悄悄地爬出“洞”(离开座位)在活动室四周东找找、西望望。如听到“滴答”声快爬回来,再次慢慢地爬出洞口,听到“当当”声时,赶紧爬回到“洞”里(座位上)。2、以“走”的形式开展游戏3、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量控制游戏的次数及节奏。四、结束部分1、师:咦,这滴答,当当当……到底是什么声音呀?是小猫吗?那是什么?2、播放钟的课件,让幼儿知道原来这个声音是钟发出来的。哦,是钟啊,老猫没有来,小老鼠们还会害怕吗?哎哟,肚子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小老鼠们赶快出动找吃的吧!3、播放音乐,学老鼠动作出场,结束活动。《钟》音乐教案3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激发幼儿兴趣。2、能看老师指挥,与同伴合作演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活动准备:打击乐器(碰铃、沙锤、铃鼓、手铃)、乐曲。活动过程:一、感受音乐。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来听一听)。2、提问:听了乐曲,有什么感觉?乐曲中间有变化吗?3、讨论:根据乐曲的变化,乐曲分成几段?(三段)二、分析乐曲结构,设计配器方案。1、带领幼儿熟悉乐曲结构(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2、出示四段节奏谱。3、倾听第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可以用哪段节奏谱表示?4、依次倾听第二、三段音乐,提问:这几段音乐可以用哪段节奏谱表示?5、出示打击乐器,介绍打击乐器名称及使用方法。6、幼儿看节奏谱,尝试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7、播放音乐,尝试用打击乐器听音乐进行演奏。8、讨论:怎么样演奏才能让我们的乐器声音更好听呢?(提示:乐器可以分开演奏或两种乐器一起演奏)什么地方用什么乐器演奏合适?9、倾听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依次倾听四段参考资料,少熬夜!音乐,逐步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三、根据指挥合奏,注意音量及停顿。1、教师指挥,小朋友听音乐进行乐器演奏。2、教师点评:看老师指挥,停顿要及时;打击时节奏要准确;要注意控制音量。2、再次进行演奏,提醒幼儿在音量、停顿上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