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第一篇】设计意图:菠萝学名凤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菠萝树上。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菠萝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实总和密密的叶子连在一起、它的表皮特别的粗糙、吃到它的果实有点困难……为了和孩子们一起全面的了解菠萝,我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依靠感官的观察、了解正确的削菠萝方法等活动过程,幼儿在猜猜、玩玩、看看、吃吃中充分感知菠萝的特性,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幼儿了的感知能力。活动目标: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活动准备: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1、猜谜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2、交流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小结:我们发现菠萝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3、玩菠萝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4、讲菠萝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5、削菠萝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1、泡菠萝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2、吃菠萝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第二篇】设计意图: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幼儿对水的游戏非常喜爱、通过嬉戏、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经意中发现许多关于水的科学知识。本活动试图通过简易实验,帮助孩子了解简单的科学探究途径、方法,学习开展科学探究必要的记录手段,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2、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活动准备:1、在整理箱中提前装好水。2、石头、磁铁、乒乓球、积木等若干。3、记录纸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材料的特征。(2)设计游泳比赛的情景,请幼儿猜想、预测材料“跳人”水中的现象。“这么多的东西,要进行一个游泳比赛,它们跳到水里会怎样呢?”2、简单操作,并记录。引导幼儿初步建立猜测、假设的概念。(1)教师记录自己的假设,并详细说明怎样使用记录表。(2)引导幼儿自己猜想、假设并记录。提示幼儿:“这些东西跳到水里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猜一猜。不要讲出来,先用笔把我们猜到的画下来。”(老师指导幼儿记录的方法。)3。实验操作。(1)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体验“浮”与“沉”的概念。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是否和我们的猜测一样。例如:把一个积木和石头分别投到水里,请幼儿观察积木在水里是怎样的。“我们用一个词来说一一“浮”,表示积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石头是“沉”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表示石头在水底下。(2)鼓励幼儿用图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实验结果。提示:将结果画下来,必须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来画。(3)幼儿自由操作,并记录结果。先记好的幼儿将记录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4、交流实验记录结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与他人分享与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记录。每一个符号表示什么。假设与实验是否一样。5、教师小结。(1)引导幼儿将猜测、假设与实验结果对照,强调记录的真实性。(2)与幼儿回忆活动中自己的操作与记录。6、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提出延伸问题。请幼儿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幼儿把家里的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试试看,并尝试自己做记录,带来与老师、小朋友们分享。设计评析: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所以他们常常停留于游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验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设计创设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积极、大胆参与和猜想、假设的空间。小班幼儿记录的意识还未建立,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设计中提供的记录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支架。鼓励学生尊重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互相学习。编辑评析:科学活动让幼儿直接参与是很重要的,让幼儿在直接参与中体会是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比较缺乏的。这个活动注意了这一问题。同时在科学活动中,注意幼儿的表征,注意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见到的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从两方面来看,这一个活动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但是这个活动有一些方面还值得进一步考虑: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小组进行,让幼儿单独自己实验、单独填记录表不是太合适。尤其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在小组里的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先集中表征他们的发现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这一科学活动虽然强调了幼儿用语言与别人交流,但在具体活动中对语言的强调并没有放在首位,而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语言交流发现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孩子们在实验前的猜想,也最好是先用语言表达。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参考资料,少熬夜!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活动过程:(一)说说我认识的雨师: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1)幼儿参观(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幼儿自由探索(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喜欢用手尝试不同质感的物体。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3、能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活动准备1、凉水、热水(不要太烫)各一杯。2、海绵、积木块、弹力球、皱纹纸。活动重点喜欢用手尝试不同质感的物体。活动难点能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学蜗牛爬一爬师:请两个小朋友来做一个游戏,一位小朋友在地板上爬,另一位小朋友在海绵垫上爬一爬(感知并说出软硬),请两位小朋友说说是什么感觉。师: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不知道它是软是硬,用手去摸一摸是个好办法。二、用手摸一摸1、请幼儿取出硬的东西(积木块)用力捏一捏,按一按,知道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2、请幼儿取出软的东西(海绵垫)摸摸,捏捏,知道可以捏的动的东西是软的。3、分别触摸两杯水,说出哪杯热、哪杯凉,知道我们的双手不仅能够摸出软的、硬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还能分辨出凉和热的东西。三、找一找、说一说鼓励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哪些东西是软的,哪些东西是硬的、凉的、光滑的等,说说小手摸上去的。感觉。小结:小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光滑的东西,有些东西不能摸,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片等,要学会保护自己。活动延伸回家后找一找有没有粗糙的东西或者是光滑的东西,回家后找一找并记录一下。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第五篇】活动分析: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参考资料,少熬夜!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活动过程:(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二)展开: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2)现场制作豆浆。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教学反思: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