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精编教学设计【推荐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青山不老精编教学设计【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青山不老精编教学设计【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齐读课题。评: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参考资料,少熬夜!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⑴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⑵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⑶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⑴大环境──险恶。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⑵小环境──艰苦: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指导朗读相关语句。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3.思考下列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3)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4.提出不懂的问题。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3.“青山是不会老的。”/article/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四、写一写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五、作业1.会写本课的4个生字2.写一写你对青山的感受。教学后记: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大环境——恶劣险峻创造奇迹小环境——简陋艰苦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能认读虐、踞等生字,理解“肆虐、归宿、盘踞”等词语。2、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3、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教学难点:理解青山不老教学过程:一、揭题,初读课文(1)揭题(2)大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3)学习生字词(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理解了不起的奇迹1、老人创造了怎样了不起的奇迹2、老人在什么环境下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三、研读课文,感悟老人的精神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老人在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参考资料,少熬夜!困难与痛苦?在困难与痛苦面前,老人仍然种树,说明老人具有什么精神?2、老人为什么非要种树?3、议一议,“另一种东西”指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是什么?四、总结课文,说说青山不老。五、课堂练习《青山不老》教学反思徐琴《青山不老》是1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上完了,我结合学校提出的“高效”课堂的精神,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以大问题统领,“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五、课堂反馈及时课堂上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反馈,课堂的最后5参考资料,少熬夜!分钟,出示自己设计的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这些练习针对性强,是本堂课的重点,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存在不足:1、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若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表示环境的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可以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3、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4、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较多,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较多,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在我看来,“高效”的课堂更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从高效来看,在这一节课中似乎有了一点儿踪影,可是高效的语文课中的文本的情感如何落实,而且是有艺术性地展开,我的课堂中是缺失的,这也是我的困惑,情感的感染势必要创设一些情境,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可是一堂课40分钟,要实现高效,应怎样处理呢?今后要积极摸索。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更好的课。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四篇】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这位老农身上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祖国的坚定决心。2、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4、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书68页,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请读书吧!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谁来认读生字词语。强调:“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看课件理解一些难的词语)“肆虐”这个词不容易记住,我们起来写写吧。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山野、肆虐、山沟、奇迹、创造、绿洲、价值、造福。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抓“奇迹”: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书:奇迹2、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⑴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⑵写完了吗?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3、指名学生汇报:⑴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呀?3700亩林网有多大的面积我们学校大约有40亩,相当于几个我们学校那么大?(100个)。可见有多大啊!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师:这么浩大的工程是谁创造的?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板书:山沟。多么令人敬佩啊!带这种感情齐读。⑵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这一奇迹的呢找出来进行交流。出示:第1自然段课文的句子。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景色美吗?请轻轻地读读这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么美的山林是谁创造的?(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这是老人用了15年的心血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啊。)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导朗读: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去读?(赞美,满腔的欣喜。)这么美的句子能背下来吗?试试看,能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吧。你一个人能背吗?请试试看。抓“环境”: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⑴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看课件⑵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思。⑶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⑷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老师与大家齐读这段好吗?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⑸这位瘦小的老头,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板书: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阿!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吧。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面对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3、我还知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