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商品流通理论1.1商品流通概述一、商品流通的概念、过程及其作用(一)概念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它与生产过程一起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有机整体并保证其连续进行和正常循环。商品流通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交换分为两个阶段,即:卖――商品转换为货币、买――货币转化为商品。卖和买的统一形成了商品流通。通过流通过程,不断地完成着商品的形态变化,实现着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交换的运动过程,从而为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必要条件。流通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一端联系着生产,一端联系着消费,成为再生产过程的中介,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媒介要素。(二)商品流通的过程商品流通过程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经济过程。一方面,流通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买和卖紧密衔接、不断循环;另一方面,流通过程是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通过流通过程,商品实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流通过程对于交换的当事人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买和卖。商品流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买和卖。买和卖的两端一极是货币(G),另一极是商品(W)。商品作为价值表现为G,作为使用价值表现为W。构成商品流通两个阶段的买和卖,实际上是作为商品的二重性在流通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三)商品流通的作用商品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制约生产;实现分配、满足和引导消费。1.制约生产流通与生产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生产。2.实现分配(1)分配的实现有赖于流通(2)流通的方式、规模和结构对分配的方式、数量和结构具有影响作用(3)流通能对分配结构产生调节作用3.满足和引导消费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流通能扩大消费的规模。二、商品流通运行要素●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重点)现代流通经济运行过程一般都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分立与一体化。在流通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购销(交换)获得商品的所有权,这是商流;另一方面发生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即从包装开始、装卸、运输、贮存、保管等,将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是物流。同时,这两个过程中还伴随发生了信息流通活动,称为信息流。(一)商流1.定义:商流是指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过程中的商品社会实体的运动,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以及商品信息活动。商流可以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制造商品的所有权效用。2.商流过程:商流过程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也即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从微观上来看,实现商品的价值;从宏观上看,商流主要实现了流通过程最核心的内容——买卖活动,也即供求关系的实现。3.商流的功能◇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生产先导的功能◇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商品流通主要通过价格和供求机制来配置资源,引导生产者按照社会需求,生产畅销的、符合需求的商品(什么好卖,生产什么);同时,从宏观上,使资金或资源向效益高的部门或单位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哪行赚钱干哪行)。比如房地产业。4.商流的费用(1)商流费用主要包括◇市场分析费用:分析市场需求,寻找潜在买方或卖方。◇商品调整费用:按照需求调整商品的费用。◇谈判签订契约费用◇履行契约的费用:监督执行(2)三个概念注意区分:商流费用、物流费用、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商流费用+物流费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3)商流费用的大小·商流费用的大小与交易次数的关系:一次性最高,从反复交易到战略协作交易,随着不确定的减少,连续性、稳定性、协作性的加强,连续交易追加的边际费用逐渐下降,交易费用随之下降。·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均摊的交易费用就越小。·市场规则的完善、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关系:市场规则越完善,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单位商品所承担的交易费用越低。(二)物流(非常重要,相对于商流更容易理解)1.概念: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体性)流动,是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的经济活动。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一系列基本职能活动有机协调所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活动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2.物流的分类(1)按不同作用划分,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制造企业特有)、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2)按不同空间范围划分,分为地区物流(行政区域划分、经济圈划分)、国内物流、国际物流。(3)按不同性质划分,分为社会物流(宏观物流范畴)、行业物流(医药物流、图书物流等)和企业物流(微观物流)。3.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等方面。◇运输活动:商品的空间转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物流各环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物流的关键。运输活动基本要求是:以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最低的费用、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最大的运力,来实现运输的安全、迅速、准时、高效、价廉。◇储存活动:克服商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新产品上市)、季节性差异(种子企业在春播之前囤积),创造时间效用。以保证物流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储存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确定仓库的库存量、建立各种商品完善的保管制度,确立有效的保管流程,不断改进储存保管的设施和技术。◇包装活动:包装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工业包装,或叫运输包装、大包装,包装的对象有水泥、煤炭、钢材、棉花、粮食等大宗商品,目的是便于运输、保管,提高装卸效率和装载率,属于物流范畴;第二种是商业包装,或叫销售包装、小包装,目的是促进销售,包装精细、考究,以利于宣传和吸引消费者购买。◇装卸搬运活动:对物资进行垂直或水平位移及改变其支撑方式和空间位置的一项作业活动。装卸搬运活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选择合理的装卸搬运方式,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机械,最大限度地减少装卸搬运损失等。◇流通加工活动:根据用户的要求,改变或部分改变商品的形态或包装形式的一种生产性辅助活动,是流通领域的增值活动,可以说是生产过程在流动领域的延伸。创造了商品的形质效用,商品发生了物流性的变化。举例:阿迪达斯公司在美国有一家超级市场,设立了组合式鞋店,摆放着做鞋用的半成品,款式花色多样,有6种鞋跟、8种鞋底,均为塑料制造的,鞋面的颜色以黑、白为主,搭带的颜色有80种,款式有百余种,顾客进来可任意挑选自己所喜欢的各个部位,交给职员当场进行组合。只要10分钟,一双崭新的鞋便唾手可得。◇配送:“配齐”和“送达”,以分拣、配货等理货活动为基础,将各种商品按不同类别、不同方向和不同用户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箱送给用户。短距离范围进行;高度自动化和管理计算机化。(三)信息流1.信息流的概念:广义的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产生、加工、储存和传递等过程。流通信息流是指流通过程中流通信息的产生、传递、储存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2.信息流的分类(1)按来源:商业流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2)按稳定程度:固定信息、流动信息和偶然信息;(3)按产生过程:原始信息、加工信息;(4)按发生时间:滞后信息、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5)按作用:决策信息、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6)按信息内容:市场营销信息、流通管理信息、商品科技信息和流通环境信息。3.流通信息流的功能流通信息流具有四大功能:沟通功能、反馈功能、决策功能和增值功能。(四)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相互关系1.商流和物流的关系(1)联系:都是商品流通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商流和物流都是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运动,流向相同,起点和终点相同;功能上互相补充,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流通的功能,通常情况下是商流发生之后,才产生物流。(2)区别:物流是物质实体流转,克服时间和空间距离,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商流是社会实体流转,克服社会距离,创造所有权效用。从商品性质上看,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在流通过程中,商流反映的是价值运动,物流反映的是使用价值的运动。两者独立运动,流动的具体途径也可能不一致(比如所有权多次转手,代理;但是商品最终只是从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的消费者)。某些情况下,没有商流和没有物流都是有可能的。2.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信息流产生于商流和物流活动中,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服务,起到对商流和物流活动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的依据。三、商品流通运行载体(一)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是指专门经营批发业务的市场,其特征表现为:1.商业企业批销和生产企业自销构成批发市场的主体;2.良好的服务是实现批发职能的基础;3.批发不断向大型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发展;4.商流与物流在地区间分离。零售业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四次革命:百货公司→连锁商店→超级市场→无店铺销售。(二)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最古老、最基本、最普遍的交易方式。其特征表现为:现货交易的及时性决定了商流和物流的并存;现货交易的实体性决定了交易活动的频率高;买与卖的同步性决定了交易双方的单一买卖关系。期货市场是指进行期货交易的市场。包括商品的期货交易、期货合约买卖。期货市场的特征有:①义务性;②规范性。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三)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指具有固定市场客体经营场所,有相应经营设施、技术设备、管理组织等条件的市场。无形市场是指在进行市场客体经营的市场上,市场客体买卖双方只存在交易关系,没有固定交易场所和市场交易设施,也没有相应的市场经营管理组织。无形市场经营组织,具有两种基本经营组织形式。一是借助邮电、通信系统从事市场客体交换活动,包括市场客体的邮寄交易、电讯融资交易、电子网络交易等;二是流动性交易、直接销售交易,以及其他无形的交易活动。网络市场即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经营活动的一种形式,通常所见的网上书城、网上花店、网上订票等网络商店,以及部分网上拍卖,均属此种模式。(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是指商品交换以一国境内为活动空间的市场,其功能包括:整体性功能;协同性功能;竞争性功能。国际市场实质上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交换过程。2012年中级商业专业讲义:商品流通渠道-1.2商品流通渠道一、商品流通渠道概述(一)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通道。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运动路径,即产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而形成的通道。生产者→中间环节(批发商、零售商、商业服务机构)→消费者或用户流通渠道具有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二)商品流通渠道成员选择商品流通渠道成员是指参与流通渠道的,除消费者以外的所有成员,主要由生产者和中间商构成。渠道成员的主要功能是:市场调研、促进销售、开拓市场、编配分装、洽谈生意、实体储运、资金融通、风险承担等八项。前五项主要是促成交易,后三项主要是辅助交易的完成。渠道中最重要的成员是中间商。中间商的主要作用包括:1.中间商可以提高流通的效率。2.中间商可以消除商品品种的差异性并进行商品归类。中间商完成对商品归类的步骤包括:①商品分类;②商品归集;③商品分散;④品种配备。3.中间商可以促使交易规范化。(三)商品流通渠道选择1.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一般因素(1)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积大、价值小、易腐烂、易变质的,流通要快。(2)商品的经济属性:对处于不同经济寿命周期的商品,选择不同的流通渠道。(3)商品消费需求的多样性:消费水平的提高会带动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要求有相应的商品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4)信息的传递状况(5)生产力发展水平(6)交易批量:商品生产、消费集中,批量交易规模大,选择直接渠道;如果生产集中,消费却分散,批量交易规模小,那么选择间接的渠道。2.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具体因素(1)产品方面的因素(8个)(2)市场方面的因素(4个)(3)企业自身的因素(4个)(4)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包括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因素。二、商品流通渠道结构(一)商品流通渠道的层级结构渠道层级结构是指一个渠道系统中包括的中间机构的层次数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渠道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