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城市化》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城市化》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城市化》教案【第一篇】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2.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比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的图片,提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是深圳发展如此之快?深圳发展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进入主题]活动1:体会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合作探究:对比P66图2-35和2-36,与1983年相比,到20xx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这种变化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参考资料,少熬夜!活动2: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读下列资料,获取、提炼并归纳促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优势背景条件国际背景: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国内背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先机)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良好的区位: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廉、等条件。思考:在以上优势条件中20世纪80年代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条件是什么?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政治因素)活动3:阅读P6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完成下表。阶段特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群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等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活动4:自主学习:阅读P6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完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表格。工业化进程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了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多种出口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高新技术工业获得发展。活动5:理解第一阶段的“三来一补”企业结合课本材料和图片思考:“三来一补”企业的特点;企业性质;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要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这种企业的好处是什么?这种企业大量建立以后会给珠三角带来怎样的变化?活动6:阅读并总结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的表现:第一,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第二,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民工潮)。第三,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教师引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对我们的启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率先推进工业化;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及时根据区位条件的变化因时制宜进行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设计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珠三角发展的'区位条件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侨乡良好的区位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以小城镇为主导——城乡一体化——核心城市带动——城市群体系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课堂练习1.图中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2.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1)深圳开始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位置B.政治因素C.交通D.科技因素(2)我国加入WTO以后,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B.旅游C.交通D.科技3.关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C.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在工业内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4.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5.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A信息产业B轻纺工业C旅游业D精密仪表工业6.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业发展有何特点?试分析造成如此特点的原因?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城市化教案【第二篇】(一)文化与文化景观参考资料,少熬夜!1、文化与地理(1)文化的概念广义: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2)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并不能截然分开。任何物质文化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精神文化的某些方面,许多精神文化事物也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位于下层的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位于上层的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它们当中属于生产力的文化事物是社会发展的活跃因素,变化节奏较快;而上层的文化事物相对变化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3)文化与地理研究主题:文化源地、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和文化区2、文化景观及其特性(l)文化景观概念:人们为了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2)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空间性:(空间大小、形态差异很大如美国拉什莫尔山雕塑和常见雕塑)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功能性:目的性和功能意义(城市雕塑美学观赏、烽火台军事信息传递、寺庙宗教信仰功能)时代性:具有创造它的那个时代特征,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消失和转化(长城、烽火台等)(3)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但不是任何文化景观都能直接反映自然环境状况,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指示性较好,所以其指示作用也是有限的,文化景观是文化系统的折射物。3、文化景观与自然(1)文化与自然(2)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物质文化景观(其中与生产和生活相关)受自然的影响最为突出精神文化景观受自然的影响较小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文化景观的指示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也必然减少(3)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参考资料,少熬夜!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l)文化源地狭义文化区的概念:指某种文化体系的覆盖范围,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构成了文化综合体,若干个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体系。如中国汉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构成的中华文化体系,或者说中原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地方文化综合体构成的中华文化体系,它们所分布的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这种文化区是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分布范围不同5、文化空间扩散和扩散类型(l)文化扩散及其类型概念: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与文化传承一起构成文化传播(2)文化扩散的实例分析17世纪末彼得一世的改革:学习西欧先进技术,建立扩大海军,提高西欧生活方式,属传染扩散阿拉伯帝国的发展:阿拉伯商人将中国的罗盘、造纸术和火药传到欧洲,将阿拉伯的天文、医学、伊斯兰教带到中国、欧洲人到阿拉伯学习,将所学知识带回国家,属迁移扩散文化扩散的意义:是文化扩散的反映,扩大或新产生了文化区现代文化扩散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广播、电视、通信卫星、光纤、网络等6、宗教与地理(l)宗教种类及分布宗教: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属于精神文化事物,更多的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过程: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为主)→部落宗教(抽象思维发展,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民族宗教(自然神——人格化的民族神,多神崇拜——一神崇拜)→世界性宗教(2)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扩散过程及分布宗教发源地扩散过程分布-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或清教1世纪初的巴勒斯坦地区先在地中海地区扩散、后向欧洲西部扩散(传染扩散)、又向美洲扩散。狭义的-教就是指新教欧洲和美洲伊斯兰教6世纪到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随国家的扩张而扩散,以迁移扩散为主,扩展扩散为辅中东、北非、南亚、东南亚地区,教徒称作穆斯林佛教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北传佛教早期几乎都是迁移扩散,分为北传和南传两大分支,即大乘(北传)佛教和小乘(南传)两个教派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3)宗教文化景观参考资料,少熬夜!主要是宗教建筑:佛寺、庵院、道观、教堂、清真寺等其它宗教文化景观:中国三大佛教石窟、少林寺塔林、耶路撒冷的哭墙7、身边的文化和地理(1)我们生活的文化区主要观察其语言、宗教、艺术形式、经济类型、生活习俗等(2)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扩散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化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文化发展。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城市化教案【第三篇】本节用2课时第一课时资源开发条件,引出能源基地建设(导入)教师:大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广东闹“油荒”的经历吗?(记得)教师提醒同学们思考“油荒”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展示课件]一、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在这里要多引用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①分布广②煤种全③质量优④开采易3、(在指导学生阅读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与之参照,这样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2、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对于图,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和分析,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今后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教师:说到能源结构,我觉得在这里同学们应当好好思考一下我国的能源现状,我国每年有近1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去购买石油,大家认真阅读一下教材47-48页的“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你觉得哪一点对你的触动?(课堂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学生发言)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作点评。要特别注意,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要保障能源尤其是保障石油的可靠稳定的供应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是为何广东会闹“油荒”的原因),因此,必须探索一条适参考资料,少熬夜!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二、能源基地建设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的铁路运输线: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实施教材49页活动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我们来讨论一下,对于山西省来说,究竟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在讨论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教材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不能简单地肯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