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体实施方案范例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体实施方案范例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体实施方案范例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1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我们成武县就如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进行了调研思考,现报告如下。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强基固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一是党员教育上突出实效性。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差异,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远程教育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二是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党员管理工作的多样性。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协调一些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的效果。三是党员发展问题上突出严肃性。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上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数量,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四是党员组织活动上突出多样性。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结合每月十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按月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五是壮大集体经济上突出必要性。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没钱不行,从根本上说,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关系,还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集体有钱了,各项工作也就好做了。二、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是当务之急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员学习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坚定信念,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党性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旧的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对陈旧的办公设备和党组织活动设施进行置换更新。三是壮大集体经济。马克思说过非常经典的一句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毋庸讳言的是,多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私有经济的发展,加上天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机制的驱使和现实生存竞争的压力,使得人们普遍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度远远高于对集体、公益的关注度,这必然导致党员干部群众心中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严重弱化。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的感受是:“手里没米,叫鸡不理”,农村集体经济无法为农民提供福利、为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集体无归属感、无认同感、无向心力、无凝聚力,导致村支部或村委说话无威信、号召无威力。所以,要增强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治本之举还是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村班子是强筋健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强而有力的村班子是群众所急盼的。因此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调优结构、注重质量的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鼓励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同时,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储备好基层干部人才。四、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根基所在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重点任务是加强带头人培养选拔,积极引导热心公益、热爱集体、致富有本领的人进入党组织,发挥好他们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干部监管。发挥县委巡查组无缝隙全覆盖地巡查作用,强化对惠农政策、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巡查,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三是强化村风民俗建设。通过村规民约,加强孝贤文化建设、移风易俗建设,从机制制度上加大对孝老敬贤事迹的表彰奖励,倡树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新风。四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科学运用这一制度方法,既能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或议而不决,又能避免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等少数人说了算、个别人说了算的弊端。五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执行好村干部轮流坐班、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加强村级群众服务场所建设,将镇街区的七站八所下沉到管区和村,方便群众办事,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六是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发挥党组织作用,促进乡村治安和谐。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严厉打击乡村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调节作用,引导党员、群众贤达积极参与治理调解群众纠纷,让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不扩大、不上移,满足乡村和谐稳定。五、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是动力之源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严格党组织各项活动,严肃党组织制度和纪律,锤炼党员党性和党组织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诚信、有威望、有号召力,使群众发自内心的信服,当仁不让的担当群众的主心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大胆放手实行自治。丰富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发挥村民监督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三是遵守规章实行法治。切实转变过去仅仅靠习惯靠威信靠风俗治理村务的观念,认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办事、服务,带头引导群众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四是立好村规民约实行德治。制定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力表彰道德模范,倡导孝老敬贤风尚,形成乡村优序良俗。六、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是群众所盼。一是学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里面有许多政策信息,含金量非常高,有许多涉及农业农村的项目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策划去实施,对中央文件,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挖掘出可供借力实施的项目。二是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要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在真学上下功夫、在入心入脑上下功夫,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功夫,确保学了要真正能提高党性觉悟和发挥作用,学了要真正会引领群众发家致富。三是落实好基层自治制度。党支部要统揽全局,指导村委会执行好村民自治制度,特别是“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当家作主。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用好省市县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策划好项目,继续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为村级运转和村民福利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保障。五是抓好人居环境治理。要按照最近中央下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治理水平。六是服务好村民大事小情。要自觉把党员和支部书记这个身份扛在肩膀上、放在心里,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好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村民的医疗、子女教育、用水、用电、行路、养老、留守儿童、休闲娱乐等民生问题都会有相应的政策需要对接、落实,要及早行动,认真研读学习这些政策,搞好对接。七是抓好乡风民俗整治。要组织领导好村民委员会修订村规民约,从制度机制上彻底扭转农村不孝敬老人、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对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坚决给予惩罚;要做实“四德”榜建设,把好人好事宣传出去,弘扬好风气、正能量,让好人在村中感到光荣、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会上受崇敬。八是抓好班子建设。要搞好团结,本着为了工作而精诚合作的精神,虚怀若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把村里的事办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遇事多与班子成员商量,多与群众商量,集思广益,共同把事情做好,坚决避免“一言堂”。九是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县镇两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强化巡查,严格村级干部队伍管理,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满足群众期盼。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2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乡村大舞台”建设为切入点,以“文化惠民、凸显特色”为落脚点,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村居,为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乡村大舞台25个,首批命名表彰鸣凤镇栖凤社区、洋坪镇双路村等18个村(社区)为特色文化村(社区)。一、高度重视、整合力量,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领导重视。县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把创建特色文化村与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农业农村工作融合发展。二是组织得力。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把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主体责任,确保创建组织实施。三是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县直各驻村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特色文化村创建。县人社局驻点洋坪镇金竹园村,积极为乡村大舞台筹措资金,率先在全县山区村建成了乡村大舞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驻点鸣凤镇北门村,帮助北门村在九子溪建设文化广场,并派工作人员指导广场舞培训,成功举办了九子溪新春联欢会。二、科学部署、分类创建,为推进实施特色文化村居建设找准了方向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县实际情况,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联合出台了《县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实施方案》,参与创建村(社区)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制定考核标准。重点实施创建“五大项目”,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服务提供、文化队伍、特色文化环境、特色文化服务,分“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小组评审、验收命名”四个阶段完成。在具体的创建活动上,突出“乡村大舞台”建设,每个“乡村大舞台”从规划设计、评审报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都实现严格把关,便于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三、明确责任、协调推进,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县级负责督查。组建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领导小组和工作考核专班,负责指导创建和考核验收工作,实行平时不定期指导和年终考核检查相结合工作模式。由县组织评审组到申报的28个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进行了考核,对纳入考核范围的每一个村,评审组严格按照事前确定的特色文化村实施方案进行对照检查,执行事前统一确定的评分规则。二是乡镇负责推优指导。各乡镇综合考虑各申报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主动选取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设施建设有力的村(社区)进行申报。三是村(社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