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经济方法与模型第一章学习区域经济方法与模型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中的模型的意义,以及认识和使用模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求掌握:模型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本章重点: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模型概念、如何认识模型的应用。第一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模型第二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研究模型的重要性第三节如何对模型使用有一个正确的看待第二章指标、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分析数据的获取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什么是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的含义与表征意义;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数据有哪些,以及如何获取。本章重点: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数据如何获取第一节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数据类型与特征第三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数据获取第四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数据处理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与模型的分类及其评价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区域经济分析模型分类和模型优缺点的比较与评价。本章重点:区域经济分析模型的分类。第一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模型分类第二节区域经济分析模型的应用比较第四章常用计量经济方法理论概述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常用计量经济模型。本章重点:计量经济模型存的理论依据和常用领域、范围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计量经济模型概述第二节计量经济模型应用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计量经济模型的分类第四节计量经济模型的常用领域第五节计量经济模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常用计量经济方法模型与EVIEWS软件实现教学要求:本章从常用计量经济模型介绍开始,对不同模型使用的范围和领域进行分析,并对软件实现进行展示。要求掌握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如时间序列回归回归、线性回归、ARMA、等,并能在软件支持下实现。本章重点:常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推导及软件实现。第一节EVIEWS软件简介第二节回归模型第三节ARMA模型第四节动态计量模型第四节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第六章常用统计方法理论概述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对常用统计方法与模型进行了解,并对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要统计模型的使用方法和理论进行分析;掌握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常用统计模型使用中的问题。本章重点:常用统计方法的理论分析;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中的局限性。。第一节统计模型概述第二节统计模型应用的理论依据第三节统计模型的分类第四节统计模型的常用领域第五节统计模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七章常用统计方法模型与SPPSS软件实现2教学要求:本章从常用统计学模型介绍开始,对不同模型使用的范围和领域进行分析,并对软件实现进行展示。要求掌握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如相关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马尔科夫模型、趋势面分析等,并能在软件支持下实现。本章重点:常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推导及软件实现。第一节EVIEWS软件简介第二节相关分析第三节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第四节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第五节马尔科夫模型第六节趋势面分析第八章其他常用统计方法模型与SAS软件实现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SAS软件如何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本章重点:SAS应用。第一节SAS软件简介第二节SAS软件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第三节SAS软件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第四节SAS软件在规划分析中的应用第五节SAS软件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第九章常用规划方法理论概述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对规划方法与模型进行了解,并对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要规划模型的使用方法和理论进行分析;掌握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常用规划模型使用中的问题。本章重点:常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推导及软件实现。第一节规划模型概述第二节规划模型应用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规划模型的分类第四节规划模型的常用领域第五节规划模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常用规划方法模型与LINDO、DPS软件实现教学要求:本章从常用规划模型介绍开始,对不同模型使用的范围和领域进行分析,并对软件实现进行展示。要求掌握常用的规划模型,如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AHP方法、DEA、网络分析等,并能在软件支持下实现。本章重点:常用规划模型的推导及软件实现。第一节LINDO和DPS软件简介第二节线性规划第三节多目标规划第四节AHP方法第五节DEA方法第六节网络分析第十一章常用非线性方法理论概述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对常用非线性方法与模型进行了解,并对区域经济分析中的主要线性模型的使用方法和理论进行分析;掌握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常用非线性模型使用中的问题。本章重点:常用非线性方法的理论分析;常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应用中的局限性。。第一节非线性模型概述第二节非线性模型应用的理论依据第三节非线性模型的分类第四节非线性模型的常用领域3第五节非线性模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二章常用非线性方法模型与MATLAB软件实现教学要求:本章从常用非线性模型介绍开始,对不同模型使用的范围和领域进行分析,并对软件实现进行展示。要求掌握常用的非线性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CA模型、小波模型、分形模型等,并能在软件支持下实现。本章重点:常用非线性模型的推导及软件实现。第一节MATLAB软件简介第二节人工神经网络第三节分形模型第四节小波模型第五节遗传算法第六节CA模型第十三章其它常用模型及其软件实现教学要求:本章从其他一些常用区域经济分析模型介绍开始,对不同模型使用的范围和领域进行分析,并对软件实现进行展示。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模型,如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数学模型(模糊聚类和模糊评判)、随机决策模型、灰色系统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解析结构模型、系统评价模型、系统决策模型、系统仿真模型(蒙特卡罗)等。本章重点: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数学模型、解析结构模型。第一节系统动力学模型第二节模糊数学模型第三节解析结构模型第四节其它模型第五节蒙特卡罗仿真第一章学习区域经济方法与模型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模型一、什么是模型?模型,是真实事物的人为再现,是它所代表的真实世界中对应事物的概要复制。它略去了次要枝节,突出了主干,因而浓缩了问题的核心。(贾怀勤主编,《数据、模型与决策》。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比版,2003。)模型是一个系统某一个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例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知识。(谭跃进等:《系统工程原理》。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模型一般不是研究对象本身(比例尺为1:1世界地图是否为模型),而是对现实研究对象的描述、模仿或抽象。一般而言,我们要研究的区域经济问题是复杂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大多数研究目的而言,没有必要考虑研究对象的全部属性,因此,模型只是对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本质属性的选取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如经济学中的供需模型、蛛网模型、IS-LM模型等)。二、模型分类模型种类繁多,种类自然就很多。下表是根据不同原则的一种分类:分类原则模型种类1按建模材料不同抽象、实物2按与实体的关系形象、类似、数学3按模型表征信息的程度观念性、数学、物理4按模型的构造方法理论、经验、混合5按模型的功能结构、性能、评价、最优化、网络6按与时间的依赖关系静态、动态7按是否描述系统内部特征黑箱、白箱8按模型的应用场合通用、专用9数学模型分类(1)按变量形式分确定性、随机性、连续型、离散型(2)按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代数方程、微分方程、概率统计、逻辑4但一般将模型分为物理模型、文字模型和数学模型;通常我们分:概念模型、实体模型、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最多的是数学模型。(1)实体模型。当研究对象的大小刚好适合研究而又不存在危险时,就把系统本身作为模型。实体模型包括抽样模型、例如标准件的生产检验是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的,样本就是实体模型;(2)比例模型。是放大或缩小的研究对象,使之适合于研究。(3)相似模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利用一种系统去代替另一种系统。例如用电路系统代替机械系统、热力学系统进行研究。(4)文字模型。如技术报告、说明书等。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都很难建立时,有时不得不用它来描述研究结果。(5)网络模型。用网络图来描述系统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逻辑与数学关系)(6)图表模型。用图象和表格描述的模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这里说的图象是指坐标系中的曲线、曲面和点等几何元素。(7)逻辑模型。表示逻辑关系的模型,如方框图、程序单、模拟机排题图等。(8)解析模型。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模型。三、区域经济分析中的模型区域经济定量分析方法泛指各种能够用来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数学手段,是构成数学模型的基础。例如多元统计方法、最优化方法、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等等。现代数学的大多数领域都可以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定量分析模型是指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为描述区域经济活动而建立的一组互为联系的数学表达式。例如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等等。大多数情况下,模型是方法的组合及方法的具体实现手段,也是方法与具体研究对象有机结合。模型与对象结合得恰当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二是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第二节、区域经济分析中研究模型的重要性一、区域经济学从发轫起就与定量方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区域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德国区域论学家杜能就在数学方面颇有造诣,提出了农业区位论。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廖什提出了市场区位论。现代区域科学的创始人艾萨德对地区及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有着精深的研究,并成功地应用定量方法进行多个城市的案例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交通区位学家胡佛提出的交通区位论也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的。二、使用数学模型的好处(1)是定量分析的基础。(2)是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工具。(3)可变性好,适应性强,分析问题速度快,省时省钱,而且便于使用计算机,因此,是所有模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三、是科学性和现实科学研究的需要(1)现代经济学洛贝尔获得者不是经济学家,而是数学家。(2)科学研究需要数学来严格证明(3)学术研究也需要数学模型来依托,特别是初入学术规范研究者。第三节如何对模型使用有一个正确的看待一、科学主义和科学(1)什么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Scientism)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的争论。科学主义是指一门学科中的成员虽然在表面上使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却未能得到科学的结果,使该学科成为科学,从而科学方法仅使该学科貌似科学,而事实上却不是。这种科学主义的事例大量存在。西方用于算命的星象学使用合乎逻辑的语言和复杂的计算方法,甚至用立体几何的方法确定星座的位置;我国的带有迷信性质的风水先生也使用罗盘来精确地判明方位。当然,这些科学的方法并未能使他们的研究5结果成为科学。区域经济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其中最突出之点是数学的使用。[例子]假设某研究人员企图研究两个经济变量X和Y之间的关系(X可能代表消费量、Y可能代表国民收入)。下表中的A、B、C三点代表研究人员所收集到的X-Y之间的关系的数据或他所观察到的事实。这三点具有如下的数值:ABCX136Y254这三点的数值可以用两种曲线方程表示出来:第一,用直线方程Y=2.73+0.28X;第二,用二次曲线方程Y=2.7+0.62-0.07X2。这种情况下,谁是对的呢?谁有能反映研究对象变化的本质规律呢?(2)数学使用的双重性数学是一种研究工具,它可以为正确的理论服务,也可以为错误的理论披上一个精确的虚假外衣。但数学中使用的符号和公式往往具有比较精确的含义,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区域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会引起误解和导致无聊的争论。二、对建模的基本要求1、对模型建设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条:(1)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教好地反映系统的客观实际,应把系统本质的特征和关系反映进去,而把非本质的东西去掉,但又不影响反映本质的真实程度。也就是说,模型应有足够的精度。精度要求不仅与研究对象有关,而且与所处的时间、状态和条件有关。因此,为满足现实性要求,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提出不同的精度要求。(2)简明性为满足现实性要求的基础上,应尽量使模型简单明了,以节约建模的费用和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简单的模型已经能够使实际问题得到满意的解答,就没有必要去建一个复杂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