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简介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属性和特点(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现实性、政策性很强的特点。(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正确的判断国际环境;分析不同社会类型国家及主要世界战略力量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增强爱国意识和国际责任意识。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1.课程结构和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导论和八章构成: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基本特点和趋势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与基本特点和趋势第三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第四章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五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2.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体会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发展特点、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研究对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能够独立参加国际事务活动、并能在其中独立发挥作用的经济政治实体。包括主权国家行为主体和由各种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构成的非主权国家行为主体两种类型。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学习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国家间关系、历史发展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建国初期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确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集体第三代中央领导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学习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国际问题,重视研究国际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正确估计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入手找寻世界变化的规律;积累资料,关注国际社会最新动态。三、课程教学总体安排总体授课要求:总共2学分,32学时,16教学周。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和提问、撰写作业论文等形式,按时完成有关课程的教学安排,注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大学本科的一门政治理论课。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世界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现状,把握其基本规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达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贯彻执行我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自觉性的目的。为祖国经济与社会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全貌,充分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学会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使自己成为符合祖国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声像教学讨相结合。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经济、经济格局的涵义及其演变规律,认清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多极力量的对比状况,世界经济的主要活动及其运行机制,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重点]: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教学要点]: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一、世界经济形成及其发展世界经济的含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在经济格局中充当主角的条件、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和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推出“第四点计划”,建立经济安全网,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及作用,苏联的经济地位和影响。三、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的形成,苏联的经济实力增中有减,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四、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美国保住了超级经济大国地位。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衰退,但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俄罗斯经济滑坡,但是潜力巨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第二节当今世界经济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和竞争在两种制度和多种类型国家之间展开。世界贸易是联系各国经济的纽带。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经济组织是世界经济协调与合作的主要机构。二、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表现:生产力发展迅速;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世界贸易迅速增长;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三次新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作用。第三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主要表现、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发展及相互关系。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影响加深,知识经济兴起,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知识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点。三、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经济安全成为各国对外战略的重点,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积极调整,争夺科技人才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四、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与改革,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规模的调整与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整与更新。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六、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复习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2、当今世界经济的运行主体主要包括哪些?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4、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有哪些?5、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如何应对?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涵义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及其特点,把握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当今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教学要点]:第一节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对峙世界政治格局、充当主角的条件,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雅尔塔体制及其作用,两大阵营形成与对峙。二、国际力量的分化改组第三世界的崛起,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三、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两极政治格局终结的标志和特点,两极政治格局终结的原因及影响。第二节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处在新旧格局转换中,世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原因分析。二、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动荡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仍然很多。三、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大国关系重新调整,大国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四、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联合国及其作用,其他国际组织。五、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经济安全成为各国安全首先考虑的内容,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盛行。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出现倒退。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新的安全威胁,恐怖主义问题尤为突出。[复习思考题]:1、如何评价雅尔塔体制的作用?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原因何在?3、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5、为什么多极化趋势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三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依据和意义及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明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认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主张和长期性。[重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实质。[教学要点]:第一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一、时代主题的转换20世纪世界主题的两次重大转换,二、时代主题的转换依据和意义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和平与发展提出的战略意义。第二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全球性战略问题一、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和平面临的新威胁。维护和平的主要途径。二、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三、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繁荣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世界的繁荣与发展是世界和平的有利保障。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内涵、特征和现状国际秩序的概念、内涵,国际旧秩序的基本特征,国际旧秩序的实质。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发展中国家的主张,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新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想及实质。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条件和途径。新秩序的建立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非短期所能实现;建立国际新秩序与各国的国家利益有紧密关系;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力量对比不平衡。[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2、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内容和相互关系?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两大战略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何在?4、为什么建立国际新秩序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5、怎样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原因,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了解其政治体制的内容、政治状况的重大变化和社会问题;认识其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及其特征。从而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重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和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特别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教学要点]: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较快增长及其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以科技为导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领域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及协调的加强、国内外环境的稳定、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料的掠夺等。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调整经济政策,寻求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结合点;资本所有关系多样,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在以私有制为主导的基础上,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大小企业并存,形成优势互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关系调整力度加大,竞争中有协调。经济关系的调整表现在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关系三个层面,微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内部劳资关系以及生产地位不同的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宏观层面表现为国家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指发达国家在国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