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院校人才培养高质量进阶的路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双高”院校人才培养高质量进阶的路径“双高”院校必须要根据“双高计划”的要求,在理念上增强意识转变,花大力气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刻变革,增强先试先行的勇气和决心,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探索出一批能够被其他高职院校借鉴和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学生走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双高计划”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双高”院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事关“双高计划”推进的成败。要高效有质量地实现“双高计划”的建设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行业产业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一、理念先行:“双高”院校需以“高质量”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双高”院校必须要根据“双高计划”的要求,在理念上增强意识转变,花大力气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刻变革,增强先试先行的勇气和决心,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探索出一批能够被其他高职院校借鉴和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学生走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奠定扎实的基础。1.培树育人新理念“双高”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朝着德技并修、德能兼修的方向进展。既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也要从新时代国家和产业对当代职业人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强化高水平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方向,将德智体美劳的全要素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教育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训、日常管理之中,使输出的技术技能人才既符合产业岗位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具有综合的素质素养和发展能力。2)培树发展新理念“双高”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思路和理性逻辑重新进行审视,要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知识生产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向实践应用逻辑和复合成长逻辑的方向转变,强化学生的强适应能力和技能训练成长能力,在模拟仿真和真实生产情景的切换中建构学生更好的岗位技能。同时,要注重学生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的培育,将“政治文化+职业文化+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专业文化”融为一体,锻造具有崇高精神境界、正确价值取向和专业文化素养的现代职业人。二、提升能级:“双高”院校需以“高水平”为重点实施专业建设“双高计划”要求“双高”院校紧盯产业发展前沿、国家支持重点产业、技术技能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专业群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提供重点支撑,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有生力量。“双高”院校的重点专业群在申报时已经明确了其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学校还要进一步厘清发展的外部逻辑与内部逻辑、理性逻辑与实践逻辑,不断丰富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在资金、师资、实训、课程等各个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支持,不仅要将重点专业群打造成院校的“王者之师”,更要成为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蓄水池”。1.强化专业群发展的内部逻辑,提升专业群的发展能级“双高”院校的专业群在进行申报时就具有一定的组群逻辑和聚合效应,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要更加强化专业群的内部逻辑联结和同步发展能力,专业群的发展要具有结构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层次性的人才培养布局,对应的技能群、岗位群要具有高度的匹配能力,要优化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实训体系等的组合,形成“1+12”的集群发展优势,实现人才的增值。例如,高端纺织专业群要将纺织专业群内部的纺织技术、染整技术、纺织检验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逻辑关系及其配套要素理清楚,在“纺—染—检—用”的专业发展链条上形成更清晰的专业群内部逻辑。在师资队伍的配备上,要打破以教研室、课程为主要归类依据的传统做法,更多地从人才培养出发进行师资重组,建立双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混编式师资团队,有效地增强专业群师资的调配水平和发展合力。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单体专业向专业群的转变要求重新规划与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和实训教学资源,增强实践教学的集约、共享、融合发展,保障专业群发展与产业链发展的一致性。2.强化专业群发展的外部逻辑,扩大专业群的支持资源“双高”院校的专业群建设绝不能仅仅依靠内部办学资源,还要强化外部资源输入及与外部力量进行协同的发展逻辑,要更多地从政府、行业、产业、企业等多方主体中争取资金、项目、技术前沿平台等多种资源,促进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流通和互动,使资源有序融入专业群建设的全过程,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最大化。尤其是在“双高”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短板领域,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领域要大力开拓“疆土”,将互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全面应用于专业群,提升专业群发展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能力。三、增强互融:“双高”院校需以“高频度”为关键开展产教融合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有力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关系迈入发展新阶段,产出校企合作新成果,达到校企合作新能级,是“双高计划”赋予“双高”院校的职责职能,而能否将产教融合做到实处、深处又是检验“双高”院校人才培养发展成果的“试金石”。“双高”院校的产教融合改革与发展是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双高”院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水平的人才资源,企业深度参与“双高”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并协助提供相应的先进平台、高水平师傅和技术人员、前沿知识技能等,能够进一步反哺“双高”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利于双方形成校企共同体,最终达成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1.双主体共同发力,建立常态化高频率的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重要的两个主体是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核心。“双高”院校和企业在互动的频率上要加强,要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和制度,充分厘清双方的责任和职能,在常态化的联席会议、技术研讨、教学研讨、科研研讨、学生管理研讨、学生专业发展水平研讨等多个领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双高”院校要主动出击,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企业协助、涉及企业资源的方面提前谋划,给予企业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承接相应的工作,尽量避免临时性、未预期的仓促合作,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资源能度;另一方面,企业要具有高度的教育自觉,明确自身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在与“双高”院校合作时既要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进行充分界定,更要滚动式、日常化地参与人才培养,既充分尊重“双高”院校的人才培养自主权,更要为之提供优质资源,高频率地与“双高”院校进行协商与合作,给予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1+X证书等新兴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深度参与和精诚合作。2.多主体协同发力,建立高水平高能级的合作平台产教融合不仅涉及校企双方,还涉及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力量等多元化主体,“双高”院校也要积极吸收其他主体的各类资源,增强利益共同体建设,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能量。强化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根据国家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的出台速度,为“双高”院校与企业间的联动牵线搭桥,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院校和行业企业,培育一定数量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衔接。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双高”院校与企业建设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在技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产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等领域发挥牵引作用,在“双高”院校的相关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产业信息供给等方面提供帮助,促进人才培养信息对称和供需对接。四、强化保障:“双高”院校需以“高效率”为方向强化治理体系建构“双高”院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办学的效益和人才培养水平,尤其是在我国“管办评分离”教育治理的大背景下,有效厘清各方权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治理生态,既考验“双高”院校的自我解构能力和执行国家治理政策的能力,也考验“双高”院校的治理智慧,“双高”院校应以人才培养运行的“高效率”为方向强化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建构。1.增强“元”治理,做好顶层设计“双高”院校人才培养的治理涉及多元主体和多元要素,在治理架构上既遵循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高等教育一般治理规则,又要充分明晰各主体的职责权能,界定治理主体、参与主体的职能,宏观上建构一整套适应“双高”院校发展层级和发展趋向的治理体系。强化“共治”“善治”的理念,有效引入外部力量和第三方机构,以共同治理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利益协调,以善于治理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在实践上,强化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强治理”“云治理”,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多元治理主体,增强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优化治理机制,治理过程中有效引入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强化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为高效治理提供基础性条件,实现精准化治理。2.增强“真”治理,强化自治能力“双高”院校人才培养的治理是过程性管理和秩序优化不断演进的进程,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彻底抛弃形式主义和程式主义,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和面向产业支撑能力的要求出发进行“真”治理。在校院组织结构上,要逐步理顺校院关系,通过纵向上的组织结构优化、权限职责界定真正落实二级管理,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办学权,有效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在横向上通过规范管理、绩效评价和强化服务,约束和提升二级学院的专业发展效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性管理上,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关注政行校企的利益和权利的协调、配置与制衡,协调各方做好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测、评价评估、预测预警,增强人才培养的诊断与改进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才培养运行的科学高效。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