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若干问题(ppt 2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实施,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企业生存环境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至于企业管理失控,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给国家和股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崩溃破产,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障碍。2001年发生了一系列令国内外会计领域震惊的事件,如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发生的银广厦、蓝田股份等舞弊案,在美国发生的安然公司丑闻事件,都涉及财务造假,虚构利润和资产。这些引起了政府、企业、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剖析这些经济犯罪案件,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然而,企业内部控制弱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案例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企业缺乏最基本的内部控制。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乏或失效。因此,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护股东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纵观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是指企业内部明确各方面的权限、职责,便于在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自动检验错误、防止舞弊的一种控制机制。基于该内部牵制定义建立起来的会计工作制度,就叫做内部牵制制度。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远在公元前3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记载中,就可找到内部牵制的踪迹。在当时极为粗糙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记录员要核对付款清单,并在付款清单上打上“点、勾、圈”等核对符号,表明检查账目的工作已经完成。这表示简单的内部牵制措施已经出现在原始的会计实践中。13世纪末,内部牵制的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会计上出现了以单纯的记账人与保管人相分离的、职责分工为基础的工作方式。15世纪末,借贷复式记账法在意大利出现。自此,开始对管理财物的不同岗位进行分离,并利用其勾稽关系进行相互核对,以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分离已较为普遍。为了保护资产,保证会计纪录的正确性,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一些企业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按照人们的主观设想,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以防范和发现错误。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内部牵制的含义在于职责分离,通过职责分离,任何一个人很难进行舞弊或类似行为而不被发现,这有助于减少舞弊行为。同时,手工进行的会计操作,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错误,通过内部牵制,可以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发生。因此,内部牵制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方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当时的《柯氏会计辞典》(Kohler'sDictionaryforAccountant)对内部牵制的定义是“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它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内部牵制按其功能、执行的对象及其方式,可分为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和簿记牵制四类。即使是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有关组织机构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来自、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现代内部控制思想是为保护投资人、债权人利益而产生。20世纪初,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出现了大量筹资需求,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企业需要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投资者、债权人据以做出投资决策,这时候,内部牵制制度不完善之处愈加显露出来。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世界经济大危机,迫使许多企业加强了对生产的控制与监督,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超越会计及财务范畴,深入到企业所有部门及整个业务活动。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次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system)的概念,指出: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a.交易依据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执行;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公认会计准则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c.接触资产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d.按适当时间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此定义强调,内部控制不仅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方面,它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以培训有关人员使其能够履行职责,以及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种程序的准确性,并保证其得到贯彻执行等内容。此外内部控制还包括其他领域的一些基本上属于生产部门的活动。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50年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使企业将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1958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的定义上指出,内部控制在广义上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计划和一切有关并且直接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和会计资料的可靠性的程序和方法。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控制和一切有关营运效率、管理政策的遵循和那些间接影响会计资料的方法和程序.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内部控制的定义经多次修订,直到1973年,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并通过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它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落实资产责任;只有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接触资产;按照适当的间隔期限,将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一经发现差异,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独立审计师不负责检查管理控制,只负责检查会计控制,这一概念的主要宗旨是防错纠弊。来自、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企业规模也更加庞大,大量混合联合企业出现,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几乎布满全球。生存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加强其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大大增加。20世纪70年代,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制度的设计和审计方面,重在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效果。当时,通过水门事件的调查,揭露出200多家公司高层隐瞒的不道德交易,并揭示这些企业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针对这些调查的结果,美国国会于1977年通过的《反国外贿赂法》(ForeignCorruptPracticesAct,简称FCPA),规定了与会计及内部控制有关的条款。因此,各企业开始陆续建立起内部控制,很多职业团体及主管机关也就内部控制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80年代许多财务机构破产,随后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公司的舞弊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50%的舞弊财务报告源于内部控制失效。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理论界不断进行思索,在实践中,人们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互相联系的。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委员会发布了《审计准则说明书第55号》,首次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指出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及其内涵。控制环境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会计制度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鉴定、分析、归类、登记和编报的方法,明确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经管责任。控制程序指管理当局所制定的,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方法和程序。与以前的内部控制定义相比,内部控制结构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而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三个要素的划分不再截然独立,并且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所有内容。来自、内部控制框架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与沟通在企业管理中日益重要。虽然在内部控制结构论中提及的会计系统也反映出了信息沟通思想,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信息与沟通的需求。进入90年代后,正是受信息产业和高风险行业迅速发展的影响以及吸收了管理学的新思想,加上会计舞弊现象的不断发生,一直对内部控制研究十分重视的美国会计界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1992年,美国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简称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1995年12月美注协发布《审计准则说明书第78号》,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管理当局设计(devised),董事会核准,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maintained)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经营的效率与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process)。内部控制包括5个相互促进联系的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COSO报告是在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跳出了传统的平面式的简单思维方式,而把内控视为多维立体的空间,促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控制和控制对象,分析解决管理控制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并首次把“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引入到内部控制的要素中,对其进行了理论创新。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构造了内部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该理论对内部控制日臻完善的描述,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部控制及其控制对象。与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相比,COSO报告更强调对企业进行动态控制,并突出强调了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来自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通过对内部控制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即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内部牵制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5个相互联系部分的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演变告诉我们,内部控制起源于审计和管理的需要,随着经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