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实践报告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新农合实践报告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新农合实践报告1前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接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我省“新农合”围绕着“大病有保障、门诊有补偿、看病花钱少”的目标,从无到有、从局部试点到全省覆盖,从低水平起步到逐年提高补偿水平,力求取得“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xx年7月2日——7月9日我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XX市XX区的四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内容是新农合对医院、农民、个体医生有何影响。本报告就当地新农合进展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对策研究我们选择XX市XX区古城、油河、赵桥、三官四个乡镇,调查了四个新农合的定点医院,寻访十几位个体医生,深入300多户农户家中,采取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XX区新农合实行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其目的是想了解各群体对新农合的看法和意见,本次调查我们三个群体共设计了36个问题,涉及农民的有是否参加新农合、对相关政策是否了解、补偿比例是否满意、现在看病会选择那类医疗机构、对新农合的总体印象、农民对新农合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医护人员的有关于个人的基本情况、实行新农合后前来医院就诊的人员有何变化、补偿比例是否合理、对新农合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涉及个体医生的有个人的基本情况、家人是否参加新农合及原因、实行新农合后前来就医人员有何变化、他们对新农合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选择古城、油河、赵桥、三官的原因是四个乡镇医院规模、医疗设备和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XX区农民调查总结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一方面是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两种方式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本次对农民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收回308份,有效问卷301份(其中:古城75份、油河73份、赵桥61份、三官99份)。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农民的调查涉及XX区四个乡镇,共60多个村庄,深入300多户农户家中,这次关于农民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具有以下特征:参与问卷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参合农民,占被调查者总数的%,中老年农民占大多数,调查对象基本上普通农民,村干部较少占总数的%。家庭经济状况分布比较均匀,代表性较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大多数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及意见。二、新农合政策在农民之间的普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8%(见附表1)左右的农民都参加了新农合,一方面反映农民积极国家政策,另一方面新农合总体来说对农民是有益的。但仍有2%的人员不愿参加新农合,这表明政策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不足。附表1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频数频率(%)是295否6合计301100三、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情况在回答“您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吗”的问题时,只有4%(见附表2)左右的人员对相关政策了解,有近50%的人对政策不了解,其余的人只是大致了解补偿比例中的门诊30%和住院70%。这表明新农合的相关政策宣传的还不够。附表2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情况您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吗?频数频率(%)了解15了解一点137不了解149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把政策宣传到位,加强对定点医院和相关单位的监督,让农民成为新农合的主动者,而不是接受者,从建立农民合作医疗管理监督组织,简化制度设计,加快建立村卫生室的步伐,调整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功能,使之逐步完善。最终体现出“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中心”的原则。新农合实践报告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所在的小组实践活动所在地xx镇xx村共有7个组,234户人家,共1200余村民。通过全体组员的辛勤劳动调查显示,xx村92%以上的农户都已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xx村开展得比较顺利。我们先后对234户家庭中的50户人家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对200位村民进行了采访和谈话记录。调查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整理相关数据后,全体组员发现,尽管在xx村“新农合”这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满意度低。前面已经提到,xx村大约还有8%(也就是大约20户的人家)并未参加“新农合”。他们不参加“新农合”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还有人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等。另外,在已参加“新农合”的210户人家中,同样也有不满意“新农合”的,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2.“新农合”的宣传不到位。通过调查反映,现在的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的得失角度考虑,觉得自己身体好,没必要花那个钱。同时,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的感觉。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在调查过程中,部分村民反映,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而xx村村民不属于城镇居民,他们离报账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麻烦。降低了村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解决办法及建议:1.针对部分村民反映的“新农合”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深入农村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要求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新农合”各项职能。将“新农合”各项具体要求在实践中落到实处。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并规范运作机制。在农民是否愿意加入“新农合”问题上坚持“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坚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不搞强迫命令;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坚持便民利民,真正让农民受益。2.基于当前“新农合”工作在农村宣传不到位。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可以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广大农民进行舆论动员。在这些工作进行的同时,还要组织基层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新农合”系列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总之,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都要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广泛。对农民的疑惑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和答复。尽量让每一个农民都了解“新农合”,满意“新农合”。3.针对现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就可以修建一些可供农民健身运动的场所,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其次,应科学合理制定和调整农民医疗费用报销理赔方案。地方政府应在分析,总结合作医疗制度和基金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测算,科学制定和调整农民医疗费用补偿和理赔方案。在此,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互助制度。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消减现有部门不活跃的职能,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缩短农民在“新农合”登记和理赔的时间。使农民在“新农合”办事时能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和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真正为人民服好务。新农合实践报告3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因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虽说我学的专业可能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却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因为那是抚育我长大的地方。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十分高兴,我能够在暑假进行相关的实践调查。然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种已有的村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新农村未来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否有走形式主义的危险?我的有关新农村与我家乡的变化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增至2210。34,增长了3。2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倍、5。1倍,③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的卫生费用为587。2元,其中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④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一些传染病(如肝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方病(血吸虫病,碘缺乏等)又死灰复燃。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还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公路硬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