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姓名:王彩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张进20070401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作者:王彩俊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苏邃墨.SUSuimo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4)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对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中国银行业应尽早实施ERM框架,这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应用ERM框架进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银行业以ERM框架为指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2.学位论文董彦文基于ERM框架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2006近年来,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系统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风险性加强。银行业的危机不仅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及国民利益,而且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世界许多国家的银行都不同程度上发生了银行危机或是破产倒闭现象。从大量的银行危机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原因有多种多样,但几乎都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有关。从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日本银行破产,都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的生动例子。银行业是一个脆弱的高风险行业一方面商业银行将零散存款人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公众的信任是它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银行对贷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总是高效和无成本的,如果银行的筛选和监督失误,那么银行的资产将趋于恶化。一旦银行风险发生,极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向整个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扩散,而且控制风险、解决银行危机的代价往往很高。在我国,虽然还没有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和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倒闭现象,然而,金融业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和基础的银行不安全因素却大量存在,尤其是不断积累的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究其原因,除了旧体制的弊端、转轨时期经济改革及运行成本的转嫁,宏观金融监管不力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外部环境外,商业银行内控不力和内部管理不善同样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完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显得更为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式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为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将在2006年12月取消对外资银行外币业务、人民币业务、营业许可方面的限制。面临实力雄厚、业务范围广泛、管理先进的跨国银行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苦练内功,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效地抑制不良资产的继续增加,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对中国商业银行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从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研究,取得了颇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局限在操作层面上,以研究业务控制、岗位制约、操作流程为主,缺乏理论基础和深度,尤其忽视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因素、信用文化环境因素的研究。因此,迫切要求从理论上特别是在ERM框架下来解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微观问题,这无疑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论文共分8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笔者从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入手,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脆弱性和内部控制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应对银行脆弱性的三种制度的比较,进一步强调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而,笔者详细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定义、本质、演进历程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意义。第二章详细研究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最新指导理论框架——ERM。首先,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经济学上的分析,介绍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接着,对ERM框架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从它产生的背景、框架内容,到与内部控制一体化框架的比较、与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控制文件的比较,笔者由表及里地探讨了ERM框架的实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最后,笔者探讨了现代商业银行适用ERM新框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具体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ERM新框架下应如何做出选择。第三章是新框架下现代商业银行内部环境。这章开篇对商业银行控制环境的含义、基本组成要素进行了定义,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公司治理、企业文化三个最主要的部分。笔者分别探讨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的特点、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三方面的不足,以及以后的改进措施。尤其是公司治理方面,笔者对于公司治理对银行的绩效做了一个PanelData的实证,验证出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第四章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这章首先阐明了银行信息系统的含义,介绍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组成,以及现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发展沿革。笔者重点研究了新框架对银行信息系统的规范要求,指出对于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先进的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支持体系。同时,指出我国银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其一是技术上的落后;其二是会计信息失真。围绕着这两个不足,给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给出了一个ERM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实现平台,是本章的一个仓Ⅱ新点。第五章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系统。笔者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概念做了全面的分析。首先是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做了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新框架下风险评估内容的扩大和延伸做了深入细致的刨析,然后主要分析、介绍了西方银行主要的风险识别方法、风险估价方法。最后指出新框架下风险估计的突破点是组合风险观。第六章商业银行风险计量。鉴于风险计量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对风险计量的重视,笔者将商业银行风险计量单独成章。本章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三种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对于三种风险的计量沿革、主要计量思想、计量方法、各种计量方法的比较、在中国的适用性,笔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特别针对影响银行业绩较大的信用风险,笔者做了两种方法的比较实证。最后,按新框架的精神,笔者对组合风险的计量和全面风险计量也做了一定的分析。第七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活动系统。首先,笔者对商业银行控制活动子系统做了定义,给出了一个系统模型的解释。然后对新框架下控制活动的要素、控制活动的方法、手段进行了介绍。笔者着重分析了风险应对和控制活动的方法,特别介绍了金融衍生品工具和资本充足率管理。最后,笔者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思路。第八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系统。本章阐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笔者探讨了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内部审计思想的发展演变,并介绍了商业银行审计子系统的组成要素,着重分析了新框架下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特别是银行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比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刨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改善的思路。3.期刊论文赵勇.邹积亮基于COSO报告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生产力研究2008,(9)银行内部控制是整个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随着银行业风险的不断显现与发生,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安全与稳健运行,凸显了我国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紧迫性.文章以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最新发展ERM为基础,介绍ERM框架的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整合而成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分析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据ERH框架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想与措施.4.学位论文张玉甲基于ERM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2008银行业是一个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频发的银行案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威胁各个国家和整个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金融业全面开放以后,我国金融业日渐与国际接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防范银行风险日趋重要。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涵义和要素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三大内部控制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参照《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控制环境、控制系统、控制监督,着重从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监督、信息与交流八个要素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量化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是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量化评价模型。5.学位论文胡亚俊基于流程控制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2007无论在国际银行业还是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一直客观存在,并给一些商业银行造成了重大的财务损失和巨大的声誉损害,可以说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随着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将面临着向外部披露内控信息的种种压力,是否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已成为事关保护和增加股东价值的重大问题。从2005年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到2007年5月份出台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可以看出,国内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因此,遵守监管机构的监管规定,认真研究和借鉴国际银行业的最佳实践,根据自身特点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识别、计量与应对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与以往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相比,操作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涉及人员、流程、信息系统、外部事件,范围十分广泛,管理的难度更大,管理的成本更高,需要动用的人力也更多。对于国内银行业而言,近年来虽已大力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均程度不一的建立和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框架、制度和措施,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风险识别、定量分析、管理工具、评价标准、计量方式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尚需时间不断完善,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本文以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为研究对象,阐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管理理念,以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础,论述商业银行基于流程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思路,并提出与之对应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流程,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一种对核心业务活动产生的实质性风险进行检查和评估的积极风险管理工具。该风险管理工具从了解商业银行业务领域背景情况、变化情况等因素开始,分析如何运用流程控制图的方法描述业务流程,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归纳如何识别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固有风险,如何评估现有控制行为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便于在现有流程控制条件下根据管理层对操作风险的偏好度对剩余风险进行决策和监控,促进商业银行完善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优化风险控制流程来降低和防范操作风险,最终实现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并识别出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支持的领域。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办理人民币结算账户开户流程的案例,说明如何运用系统的、标准和统一的操作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来缓释和减少操作风险。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以交易事项为核心,基于流程控制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务中。在该管理框架下,通过运用识别评估业务流程控制中可能因发生操作风险事件而遭到经济损失的管理技术,使各级管理者认识到业务运营的操作风险敞口。并识别和了解关键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便于采取措施减少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