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大学生是社会层面上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该群体的价值观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深远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最贴近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科研和工作生活的有力抓手。因此,必须要牢牢抓紧这一青年群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立足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涵养团员青年家国情怀,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准则,让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团员培养的各个环节,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努力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共青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要性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19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其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等核心要义。这一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历程中熔铸的精神财富,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默默奉献和不懈追求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之源。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深刻学习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史,其中涌现出无数青年学生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的先进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激励青年学生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因此,青年学生群体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鼓励广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参与者,高校共青团组织更应积极配合党组织齐抓共管,蹄疾步稳,统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组织应当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新时代下,青年不仅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受益者,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直接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群体提出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殷切期望。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核心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因此,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高等教育和青年成长至关重要。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够,团建形式不佳,育人方向不明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指导原则。我们深知,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领悟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前行,才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高校共青团的使命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站在团旗、党旗下。我们必须不断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不竭动力。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育人方向不明确,育人成效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于自身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我们意识到,思想认识不够导致未能充分发挥团组织在育人体系中的指导、串联、引领、创新作用。在高校育人大格局内,团建工作相较于党建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团学工作更是显得水土不服,受限于团建活动开展形式单一枯燥,乏善可陈,对于团员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作用日渐衰弱,育人方向日渐模糊。为此,我们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号召,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在共青团的育人作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我们仍需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意识形态渗透越来越隐蔽,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前端触手,共青团组织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树立“四个意识”,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在大是大非面前永远和党和国家站在一面。(二)队伍建设不强,组织保障不力,育人载体不稳固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当前,共青团育人成效提升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队伍建设成为提升共青团育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障。要把人员遴选抓好,要求共青团骨干队伍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做到能打硬仗,办好实事。要进一步严格队伍建设,建立起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团干部,使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在组织保障方面,要加强对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和素质提升,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形成一支过硬的共青团干部队伍。要积极协调高校党组织,为共青团组织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共青团干部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为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共青团育人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真正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三)协同意识不强,联动机制不全,育人合力不充分高校共青团需要将团学工作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以提高育人成效。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仍然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这直接导致了共青团工作表现为“空壳化”和“形式化”,难以将共青团的思想引领作用发挥到实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主动站在到高校铸魂育人的队列中,而不是消极地按照学校整体安排被动出击。针对具体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例如,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主持的社会实践工作可以为就业引导提供很大帮助。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和环境,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激发唤醒其创新能力,对其日后选择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和岗位也有着较大影响。在学生班级建设方面,“党团班建设”是高校育人体系构建的基础工作,打牢基础,埋好根基,做好桥梁,连接好党组织和学生班级体是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需要积极通过团课宣讲、志愿服务等有效手段,将班集体和团支部拧成一股绳,协助党支部开展日常工作,吸纳合格党员,永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高校共青团育人不应该是独立的、割裂的育人模式,而应该是相互协同、互促共进的。然而,总体看来,目前仍有欠缺,导致学校各职能部门间形成的育人合理并不充分。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协作,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成效。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探索(一)政治引领,理论武装,引领青年筑牢信仰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共青团作为中国青年团结统一、参与国家建设的组织,一直致力于引导青年树立理想根基,推动青年成长成为有远见、有担当、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信仰根基,一是要培养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增强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先烈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老一辈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夯实信仰根基;二是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党团支部内开展理论宣讲、党课团课等多种形式宣传正能量,激发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团组织也可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和个性塑造,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方向。团组织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引导青年筑牢信仰根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二)抓好骨干,精准赋能,培养能担重任、品质过硬的团学骨干队伍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直接面向广大学生群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既艰巨又繁重。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需要建立一支能够承担重任、品质过硬的团学骨干队伍,这支队伍需要专兼职结合、经验丰富并充满活力。要做好骨干队伍的培养,一是要制定全面的培养计划,其中要区分专职和兼职、学生会组织、社团和班级骨干。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骨干的特点和环境,开展符合其客观需求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以提高骨干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强化学习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广大团学骨干的理论功底。这项工作需要打好基础、固好底线,并贯穿于整个骨干队伍的培养过程中。三是要加强互动交流,共青团组织应该鼓励本校的团学骨干进行讨论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协作精神,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骨干队伍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四是要建立完善的骨干队伍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不同性质的骨干开展针对性考核,定期评估和反馈。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制定下一步培养计划和提高骨干队伍素质的依据,并以此激励骨干培养形成良性循环。综上所述,抓好骨干,精准赋能,培养能担重任、品质过硬的团学骨干队伍是当前共青团工作体系构建的核心要务。(三)搭好平台,实践至上,引导青年以真干实干服务社会扎实的理论学习为实践提供指导依据,实践成效是检验共青团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团员青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快车道。因此,作为主要组织者,高校共青团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实践环节良性发展,保证实践成效。一是要搭好平台,建立基地。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志愿服务,开展联合共建。为青年学生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志愿服务的乐趣和收获。二是要制定奖惩制度。根据志愿服务的参与时间、服务频次、服务成效等意见反馈,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针对服务特别认真、效果特别正面、态度特别积极的学生可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表彰和鼓励。三是要建立实践数据库,收集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信息和数据,部分高校共青团积极搭建第二课堂平台,将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其中,成效较好。四是要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在实践中互相分享经验和心得,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提高,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四)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高校共青团作为链接学生和各职能机关的枢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串联各部门,带动青年全面发展。一是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可以与各高校不同部门合作,共同制定并落实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让各部门在共同的目标下协同合作,形成互补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建立沟通机制,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沟通平台,邀请各部门的代表参加,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在线交流平台,方便各高校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三是创新合作方式,与各部门联合开展创新性的活动和项目,例如开展公益活动、组织文化艺术节、举办讲座论坛等,以此激发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也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带来新的机会和可能性。四是加强评估和反馈:共青团可以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各高校部门和青年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评价和建议,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