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马蕾•1912年,哈姆斯(德)提出建立“世界经济学”(《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由于高度发展的交通体系,由国际条约所规定、所促进的地球上的个别经济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相互作用的全体。•尼·布哈林(原苏联)的《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1933,作田庄一(日本)出版了第一本直接以世界经济学命名的著作(《世界经济学》)。•1947年,派特逊(美)出版《世界经济概论》,西方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世界经济—世界范围内各国国名经济通过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等经济纽带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是超越民族、国界的一种经济体系。•是一经济范畴;•是一历史范畴;•是一地理范畴•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世界经济及其基本单位2.研究国际经济联系•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3.研究世界经济整体•世界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国际分工—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之间互相依赖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的延伸和继续,是一国内部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的类型:1.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形态;•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2.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产业内分工(差异产品分工)—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因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而产生的国际分工。•产业间分工—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3.混合型国际分工•按分工发生的产业区间分类1.产业间国际分工2.产业内国际分工•同类产品不同型号规格专业化分工•零部件专业化分工•工艺过程专业化分工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间除了工业部门间的分工,还发展了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发生了变化;•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世界市场•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狭义);•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广义)。世界市场是个动态和发展的概念;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并非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加总。世界市场的特点•扩展性•统一性•不平衡性•广阔性•竞争性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传导机制世界经济周期世界经济的周期•各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周期;•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周期类型:•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45-60年•中周期(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马克思主义周期(设备投资周期):7-11年•短周期:3-4年。周期的同步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周期的长度和变化规律的一致。•商业周期,即马克思主义的周期。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根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劳动力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各国经济增长和实力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一发展水平内部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经济政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各国贸易和投资发展水平不同;•全球性问题的影响。思考:•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后果第二章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结构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具有全面性,全面革新了机器体系和劳动方式;•具有综合性,各科学技术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加强;•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开发科技人才资源;•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节信息技术与世界经济发展1.信息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方向》2.知识经济的出现•罗默把知识积累看做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者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信息化时代的高新技术合作的原因讨论。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信息技术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信息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信息化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流通业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世界范围内劳动力的流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和能源约束;•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远程教育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国家间信息差距的拉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产业—产业结构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占有较大产出或就业份额,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决定产业结构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处于带动地位的产业。培育成功的主导产业就是“未来潜在的支柱产业”。•战略产业—具有很强成长性,但目前投资大且经济效益不高的产业。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产业高度化——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符合三次产业随经济发展梯次递进的规律。•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如何认识?)战后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内部结构日益高度化•产业结构“软化”—即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与资源投入被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投入逐渐取代的过程。•产业“空洞化”与结构性失业产业空洞化—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的现象。1.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科技进步促使产业分工;•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变迁;•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2.产业结构演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影响•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第三章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前提条件:•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证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商品形式:有形贸易/无形贸易2)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3)按贸易参加国的数量:双边贸易/多边贸易4)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5)按贸易方式:协定贸易/易货贸易/补偿贸易/寄售贸易/技术贸易6)按对外贸易的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1)贸易结构发生变化;2)投资与贸易的互动性增强;3)多边贸易体制在曲折中发展;4)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形式;5)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横向购并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研发国际化战略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国际贸易对国家经济的作用•补充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带动与示范作用;•提高竞争力;•提高利润率;•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增加外汇收入与扩大就业。二、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传递作用•加速了以贸易全球化为主的经济全球化;•充分发挥国际分工的作用,利用国际资源发展经济;•贸易依存度是衡量贸易作用的最常用标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同样产品的条件下,一国生产其中一种效率较高或成本较低、价格较便宜的产品,从而形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换或贸易,进而形成专业化分工。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提出: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这两种产品上均处于有利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不利地位,前者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后者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仍可从中获得利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三、“发动机”理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罗伯特逊,1937)•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与它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更着重强调它们的出口增长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孤立论述对外贸易的作用,忽视“发动机”实现的条件,如稳定的出口市场,贸易动力的转换,贸易与资本积累及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等。四、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或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简称(H-0理论)。•1919年,赫克谢尔发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基本论点;•1933年,俄林出版《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创立该理论;•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美)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又称赫-俄-萨(H-0-S)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构成了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现实基础。五、技术差距理论•1961年,波斯纳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并生产出该种产品之前就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从而可以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获得比较优势;•随着新技术流传至国外,当该技术为外国所模仿并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时,创新国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减少;•新技术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贸易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全部需求的产品为止。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费农(美)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促进技术进步的途径:研究和开发进口和引进学习和改进新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经济理论•1970年,克鲁格曼(美)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多是异质性产品,国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两个基本假设);•参与国际贸易之前,企业面向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的有限性限制企业的产量,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参与国际贸易后,企业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需求的增加使企业增加产量,这时规模经济效应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企业可以降低售价,由此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一)产品差异性理论•各国由于人财物的约束和科学技术的差距,只能着眼于某些差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消费多样化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而产生贸易。(二)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规模经济—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低,报酬递增。•两国的要素禀赋愈相似,愈可能生产更多相同类型的产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量也将愈大。(三)偏好相似理论•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大体相同,对对方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990,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提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实际是行业竞争优势问题,关键是理解一国经济的大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和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政府的作用机遇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进口保护政策和出口促进政策,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实现垄断利润由外国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国民净福利。•政府的贸易政策影响本国厂商及其外国竞争对手的决策行动,使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