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新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新论第十章: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第一讲:从欧债危机看“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第二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国际机制第三讲:分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第一讲:从欧债危机看“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二、“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现状及成因三、“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相关风险四、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式主权债务”的比较分析五、防范“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经济结构脆弱3.工资和福利支出过高4.统一的货币体制5.欧盟救助机制的缺位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欧洲部分金融行业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中,金融资产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的比重较大,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使其资产严重缩水。另一方面,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普遍实施了扩大政府投资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扩大了欧洲经济体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规模,埋下了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2.经济结构脆弱欧元区危机国家普遍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周期性较强的产业,导致它们在危机面前显得异常脆弱。希腊主要是以海运旅游等外需型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工业制造业比较落后。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希腊海运市场急剧萎缩,旅游收入快速下滑。3.工资和福利支出过高长期以来欧盟高工资及福利政策导致了政府开支较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和政府负债较高。许多欧元区国家都出现工资增长快于GDP增长的情况。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模式也是靠举债维持,陷入了高福利陷阱,进退两难。在自身经济增长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增税将进一步打压经济,增加未来风险,而削减赤字必须降低本国福利水平,这对长期以来被高福利保障的国家来说,可能导致政治危机。4.统一的货币体制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放弃原有的本国货币,共同使用欧元,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从而丧失了大部分的货币主权。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分散、货币政策统一,使得各国面对危机冲击时,过多地依赖财政政策,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在倾向。在欧元区内,任何成员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欧元区的整体经济稳定。此次危机就是因为希腊出现债务问题进而蔓延到欧元区其他国家。5.欧盟救助机制的缺位欧元区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在某些国家经济遇到困难时,欧洲央行却不许对单一国家实施救助,只能靠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救助,这就使得欧元区内的解困机制难以建立。而当危机出现时,各欧元区国家也不愿意为其他国家背负债务负担,因此各成员国在出台希腊救助机制过程中表现出种种分歧和矛盾,暴露出危机处理能力的不足。二、“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现状及成因(一)“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现状(二)“中国式主权债务”的成因(一)“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现状1.地方债务规模大,投融资平台数量多2.地方政府多头融资,银行多头授信1.地方债务规模大,投融资平台数量多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急剧膨胀,投融资平台数目迅速增加至8000多家。据高盛估计,2009年底我国地方政府负债将近8万亿,比2008年同期增长70%。按6%的年息来计算,2010年地方政府至少要付出4400亿元利息。其中,政府投融资平台形成的债务尤为显著,银监会估计商业银行存在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敞口大约1·5万亿。2.地方政府多头融资,银行多头授信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余额下降,国内政策性银行贷款逐年增加。国内金融机构贷款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银行对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地方政府还通过成立多个融资平台同时向银行借款,使得银行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及担保状况难以把握。贷款管理也较为混乱,风险敞口较难精确计算。(二)“中国式主权债务”的成因1.权责不对等2.地方政府热衷追求GDP和政绩工程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4.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5.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1.权责不对等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分家的行政制度,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出现了权责不对等的情况。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获得的很少。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责任,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医疗等基础项目的建设、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平衡当地居民收入等等。这些责任的承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使得政府支出较大。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借债成为必然选择1.权责不对等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分家的行政制度,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出现了权责不对等的情况。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获得的很少。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责任,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医疗等基础项目的建设、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平衡当地居民收入等等。这些责任的承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使得政府支出较大。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借债成为必然选择。2.地方政府热衷追求GDP和政绩工程我国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估面较窄、评估指标较少,通常以实现的GDP作为衡量标准,这使得地方政府为实现GDP目标投资冲动较大。地方政府官员为在其任期内实现“政绩”,盲目或者重复投资各种项目,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举借债,很少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的融资成本加以仔细分析。这既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也大大浪费了财政资源。一旦投资项目的效益较差,贷款的偿还将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负担。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受挫,企业效益下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同时由于自身资金紧张,中央对地方的相关转移支付的力度减小。另一方面,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地方政府为此进行了大量的配套投资,支出较大。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使我国地方政府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也急剧上升。4.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目前我国《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地方政府合法的正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虽然2009年财政部获准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但这一举措只是临时安排,并不视为是地方政府的常规化融资方式。地方政府想方设法避开法律的直接管制而借债,以为相关单位或项目提供担保的形式筹集资金,投融资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这也使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5.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当前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大于消费。地方经济多是靠投资刺激获得发展而不是消费或出口,各地区投资的动力都较大。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在各地区争先恐后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投资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债务规模比东部地区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三、“中国式主权债务”的相关风险(一)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相关风险(二)金融体系的相关风险(三)房地产市场的相关风险(一)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相关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其中相当大比例的债务由地方投融资平台举债产生。地方投融资平台以政府的土地做质押或者出具的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投入许多基建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难以独立偿还项目贷款。一旦投融资平台无法偿付债务,则地方政府将背负巨额债务负担,带来巨大的地方财政风险。在收入偏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延期履行债务或者违约,进而中央财政成为最后的承担者,相应地风险向中央财政转移。(二)金融体系的相关风险地方政府及其组建的投融资平台的贷款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但在信息获取方面,银行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银行对投融资平台的资金实力、项目的运作及现金流运营情况及债务偿还能力无法准确估计,风险敞口很大。在政府提供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往往把投融资平台的信用与地方政府划等号,且由于竞争压力银行争着向投融资平台授信,使地方政府过度负债。一旦这些债务无法偿还,就会构成银行的呆坏账,进而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三)房地产市场的相关风险近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市场泡沫较大。由于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贷出了巨额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届时土地价格也会紧跟着下降。由于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中国式次贷危机”的发生将会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债务状况雪上加霜,进而引发“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四、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式主权债务”的比较分析(一)相似点(二)不同点(一)相似点1.信贷规模较大2.财政收支不透明3.递延还款责任(二)不同点1.负债主体不同2.债务性质不同3.债务风险暴露不同4.债务投向不同5.防范危机能力不同1.负债主体不同欧洲主权债务的借债主体是欧元区主权国家,这些国家以本国信用向国内外金融机构借债,债务以主权债券作为载体,实质是国债。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是地方政府,多以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载体。比起地方债务,国家性质的债务更易受到市场参与者及国际评级机构的关注,负面的评级报告可以加剧主权国家债务的危机状况。在欧债危机中,评级机构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债务性质不同欧元区主权国家的债务主要是外债,由各国政府向其他国家金融机构借贷形成,政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危机发生时,国际性银行收缩业务,政府财政状况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我国地方债务是政府向国内银行借的债,是内债。中央政府的政策对银行业务影响大,考虑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往往会在政策上给予地方政府支持,不会出现银行业迅速收缩信贷、加剧地方财政危机的情况。3.债务风险暴露不同欧盟设定的公共部门债务余额/GDP的警戒指标是60%,而多国已超越该指标,债务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我国8万亿元的地方债务大约为2010年GDP预计规模的20%左右,我国公共债务的名义指标低于20%,我国的准国债(即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大约为GDP的6%,合在一起约为GDP的50%,且预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GDP可以保持每年8%以上的增长。因此,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带来的风险并不具有较大的杀伤力。4.债务投向不同欧元区国家的债务相当大部分是用于消费、维持福利支出,且福利水平高、种类繁多,耗资巨大。高福利模式使其公共部门及私人部门负担过重,削弱了经济竞争力,无法增加其经济活力,不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我国地方政府借债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恢复及保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使我国成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复苏较快的国家。5.防范危机能力不同欧元区国家虽然存在《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比例要求,但欧盟并不存在政治上的强制力保证成员国遵守,且没有针对违约行为的惩罚手段,使得多个成员国违背条约,引发危机发生。而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具有行政命令权利,拥有较强的强制力,可以及时纠正地方政府的重大违规行为,防范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能力更强。五、防范“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1.实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2.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偿还保障机制3.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4.允许地方政府发债5.完善地方绩效衡量指标6.改革“土地财政”的状况1.实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控制。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负债率、债务率、新增债务率、担保债务比重、偿债率、利息支出率、资产负债率和债务依存度等指标,从需求上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自主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识别与评估债务风险,对超过警告标准的债务状况采取措施加以纠正。2.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偿还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统筹安排本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制定合理的债务还本付息计划,并加强该计划的日常监督运作。此外,为了确保债务本息的按时偿付,地方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其资金除了用作债务偿还外,不得挪为它用。为保证偿债基金的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地方政府还要合理规划多方资金渠道,如按一定比例拨付地方税收、土地出让金、项目投资收益等转入偿债基金。3.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应对不同地区的投融资平台加以分类,区别对待不同投资取向与运行状况的投融资平台。从项目性质上说,对于投资公益性项目的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应给予还款支持,而对于投资处于盈利性和公益性之间项目的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不应进入。从运行状况看,对于

1 / 10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