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思想之十二经济就像过山车——经济周期理论故岁在金,穰;水,饥;火,旱。早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年代。在整个20年代,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而从1929年开始开动,美国的国名生产总值约减少了140亿美元,投资和消费更是减少了大约150亿美元。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反差?本篇所要介绍的经济周期正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最后解答。形形色色的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人们早就发现,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会如同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变化莫测。本篇引语中,司马迁关于穰毁饥旱按照一定时间更替出现的论述,已经体现了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不过,经济周期的概念直到经济学建立之后才正式出现。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实际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则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的,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一般情况下,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谷底、扩张、顶峰、衰退。扩张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的增长时期,通常伴随着就业、生产、价格、货币、工资、利率和利润的上升;而衰退阶段则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通常总是伴随着就业、生产、价格、货币、工资、利率和利润的下降。至于谷底和峰顶则分别是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也是用来表示萧条与繁荣的转折点。根据一个周期的长短,经济周期往往可以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短周期又称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于1923年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中周期又称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0年提出,故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它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长周期又称长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由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于1926年提出,故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它以各时期的主要发明、新资源的利用、黄金的供求等为标志。比如资本主义世界的1780---1920年可有下面三个长波构成:第一个长波是1780---1842年,为“产业革命时代”;第二个长波是1842---1897年,为“蒸汽机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波是1897---1920年,为“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对于经济周期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开始的解释是从需求的角度,比如著名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具体说,一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效应);二是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地变动(加速数效应)。正是乘数效应和加速数效应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货币经济周期模型则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重大干扰来自政府,尤其是政府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的冲击引起经济波动,而波动的传导机制则是信息障碍。举个具体的例子,一个经济社会中出现了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了这个社会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这个社会中汽车产业的市场价格也显著上升。汽车厂商仅仅了解他们自身所在产业和其他少量相关产业(比如钢铁业)的市场价格信息,因而把汽车商品价格的上升当成汽车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盲目提高产量。而在社会整体物价普遍上涨的时候,人们的工资水平也会上涨,而劳动者会存在“货币幻觉”(只看到货币工资的增长,没有意识到物价也在上涨,实际工资并没有增长),而愿意更多地劳动。正是企业和劳动者预期的误差,使得社会的总产值和就业都会暂时高于正常水平,经济繁荣;而一旦企业和劳动者发现自己预期的误差,就会立刻加以纠正,经济就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总之,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动虽能引起经济波动,但经过一定时期,经济总会回到自然水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相反,政府的干预反而会加大经济的波动。其实经济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通常把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归于需求的变动,几乎没有人考虑实际经济政策的运作。但是,1973年和1975年的石油价格上涨和生产率的下降显示,供给一方面的强烈震荡同样给经济周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是经济周期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供给的波动才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本质原因,这种供给波动表现在真实经济因素的变化,包括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变动、能源价格波动引起的外部冲击等,他们这种强调真实因素的经济波动理论也因此被称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他们在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普雷科斯特1940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从小是个害羞不合群的孩子,梦想着成为造火箭的科学家。1962年,他毕业于斯瓦尔特莫尔学院,获数学学士;1967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经执教过多所美国名校,先后担任卡内基—梅隆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2003年起担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普雷斯科特现在还兼任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高级顾问,是唯一在美联储任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普雷斯科特的个人主页上,有这样一幅漫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与他并肩而立,并说:“是啊,爱德华,我们用明尼苏达宏观实验室来辅助我们的决策。”而普雷斯科特当时正是该实验室的主持人,作为时常要与格林斯潘喝咖啡的“同事”,他在美国的宏观经济决策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他正致力于中国经济史和经济大萧条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基德兰德是普雷斯科特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他1943年出生于挪威,目前仍然是挪威公民。1968年,基德兰德从挪威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1973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同时还是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和克里夫兰储备银行研究员。生活中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连照片都很难找到,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消息发布后的两个小时内,诺贝尔奖官网站上还只能用一个虚拟的人头像来代替他的照片。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技术冲击通常发生在某一个部门内,但是个别部门的技术变化能够迅速传到到整个经济中去。例如,机械行业出现了机器人,而后,其它能从这项新技术中获益的行业(如仪器制造企业、汽车生产企业等)将向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订货,从而对机器人的需求增长,于是,生产机器人的企业会更多地雇佣工人,同时使得生产和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增加,由于工人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会带动其他部门的需求,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波动。现代经济正处于科技创新层出不穷、资源环境的影响日趋重要、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关注的时代,因此经济本身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如技术进步、油价波动、环境政策(它可能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社会福利政策的调整(它可能影响工资成本)和资源压力等。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非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的特点和现代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提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那篇论文不仅探讨了供给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在分析方法上做出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创新,例如:模型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并考虑相关经济主体决策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中引入了经济主体的预期、动态随机过程、博弈论、数字模拟和经济计量分析等,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说,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所有新理论(如新凯恩斯主义、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有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影子(如具体微观基础、引入预期以及进行动态分析等)。“新经济”下经济周期消失了吗?尽管对于“新经济”是否真的存在,专家学者也一直存在不同见解。但是主流的看法是“新经济”确实已经出现,并率先在美国成形。因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地与传统经济不同。它所表现出的持续高增长就、低通涨和低失业率并存的特点,使许多经济学传统理论变得没有说服力。最先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商业周刊》经济编辑迈克尔·J·曼德尔。他在1996年12月30日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把新经济界定为“以信息革命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并认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经济繁荣是“新经济的胜利“,表明美国已率先进入新经济时代。不过,《商业周刊》在界定这个名词时谨慎地说:“‘新经济’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已经死亡了,也不意味着我们将不会有另一次衰退,或经济周期也已消灭;更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必将摆脱自我调整而永远上升,就像(神话中所说的)豆梗将至上云天。自然,它也不意味着亚洲金融风波不会影响美国。”尽管有学者曾经乐观地提出“经济周期消失论”,但是更多的学者提出,新经济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延长,二是增长更稳定,三是增长速度加快,四是经济抗冲击能力提高;但是,新经济并没有消除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供求关系决定一切的原则---也没有改变。我们之所以说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正是因为由技术和金融市场的“新经济技术周期”,正在取代由住房和汽车主导的“旧经济商业周期”。值得指出的是,“新经济”下经济周期的变化体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突出便显示网络乘数和加速数效应。“网络乘数”有两个因子,一个是“同步传递效应”,一个人和另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及时沟通;另一个是“同目标反馈效应”,“投资机会”等信息能够辐射状地点对点直接传达,从而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目标相同的投资等决策。但是,如果新的“技术—商业创新”迟迟不能跟进,如果真是经济遭遇国际冲击(如石油价格上涨等情况),风险投资的底气、信心和热度就都会发生逆转。于是,“网络加速数”就同样会在相反的方向上成倍地为投资减速和为经济降温。这时,“无网不胜”便成了“谈网色变”。纳斯达克市场上“搜狐”等中国网络股曾经面临摘牌的窘境,也许是典型例子。因此,“新经济”下经济周期调节的着眼点似乎应该更多地放在真是经济方面,如技术创新、投资配置和利润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需要更大范围的适用性。生活中的经济周期指数也许真的有一天,经济周期不复存在,但是从可知的未来看,这是一个不可能的空想。那么,究竟怎么准确把握经济周期的阶段呢?这是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经济周期指数层出不穷,从五花八门的价格指数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中指数。在此主要介绍一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很有意思的经济周期指数。首先与女性有关。最新的研究似乎从某种角度上证明,她们连在预测经济周期上都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例如,她们只有仔细研究一下过去几个月在直投商品广告商花费的账单,就可以清楚判断自己正在以及将要生活与什么样的经济周期之中。在德国,经济周期同美容保健品商店里的消费之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被人们称为“stink-indikator”,我们姑且可以翻译成“狐臭指数”。研究者声称,在德国当人们在经济上感到非常乐观时,就会减少对美国(如香水)及保健药品(如阿斯匹林)的需求。这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但解释起来却是一本正经:当人们感觉良好的时候,对失业的恐惧会随着减少,所以没必要太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德国看见哪个家伙西装革履却一身狐臭,就可以判断这小子混的不错!另一个适用于德国的是所谓的“Wuerstchen-indikator“(”香肠指数“)。和狐臭指数一样,它反映了经济同香肠消费的一种负相关关系。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过的好,谁愿意没事去多吃那些像洗衣粉一样的垃圾食品。然而一旦德国人认为前景黯淡,那他们除了要吃更多的烤肠之外,还可能吞服更多的止痛片。和德国不同的是,美国人在预感经济不错的时候,则愿意提前加大在美容和健身方面的投资。所以人们有适宜美国的“Beauty-index“(美容指数)和”Muscke-index“(健身指数)。如果说德国的繁荣洋溢着狐臭的话,那么法国的衰退却可能涂着红色的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