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1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施工图纸。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管理规则》等现行规范、标准等。3、现场实地情况调查资料。4、本单位现有的施工力量、技术装备和施工管理能力。(二)编制原则1、根据现场勘察调查资料、设计文件,按各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制定施工方案,均衡连续组织生产。2、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3、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4、坚持环保工作“三同时”原则,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生态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创建“绿色样板工程”。5、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着确保既有铁路线行车安全的原则,制定相应框架桥顶进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达到预期的施组目标。(三)编制范围**框构中桥改石太左线框构线路加固、框构顶进及线路恢复施工。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1、改DK222+484.88(对应既有石太上行K218+250、对应石太下行K222+860)2-14.11m钢筋混凝土框构为顶进框构,框构与改石太左线斜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2交82°47'。在既有铁路东侧预制,桥全长31.25m,宽18.8m(包括前挑檐3.5m),净高6.0m,全高8.1m,底板厚1.1m,顶板厚1.0m,中、边墙厚1.01m。主体采用C35钢筋混凝土预制,抗渗性不低于P10。预制完成强度达到100%后,通过太原铁路局审批采用纵横抬梁对既有线进行加固,在不中断铁路行车的条件下,采用顶进法由东向西一次顶进到位。本桥顶程为31.10m,下穿既有石太左右线2股道。对既有线影响范围为石太上行K228+150——石太上行K228+350、石太下行K222+760——石太下行K222+960。2、线路概况既有石太上行线为电气化自动闭塞铁路,Ⅲ型混凝土枕,60kg/m无缝线路轨道,轨枕间距为0.6m,直线段线路间距4.09m,铁路纵坡5.4‰。桥位处既有铁路以路堑形式通过,东侧路堑高度4~5m,西侧路堑高度2~3m,上有民房。框构顶进就位后框构顶距离既有线轨面处970mm。既有线接触网杆位于线路左右两侧,对于本桥施工无影响(详细尺寸见附图)。经现场探沟挖探,既有线东侧埋设有军用电缆设备一根。线路加固前需对施工范围内电缆全部挖明并进行防护,确保线路加固及框构顶进期间电缆设备安全。既有线路两侧均设有排水沟一道,待框构主体顶进就位后,在框构顶两侧恢复。(二)工程地质情况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3地质资料: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84m,从孔位高程798.08m处开始,下0~3.7m为素填土:黄褐色,坚硬,成份以新黄土为主,含少量煤屑及砖屑,其中0.4m以上为杂填土;下3.7~18.00m为新黄土:黄褐色,坚硬,11.1m以下为硬塑,局部可见白色条带,夹薄层粉砂,7.0m以上具湿陷性,δs=0.018~0.027,基本承载力为120kPa;下18.00~19.50m粉土:黄褐色,密实,潮湿,含有黑白色条带及少量黄色锈斑,局部含有少量砂粒,基本承载力150kpa。稳定的地下水位深度23.70m。(三)既有线施工方法1、施工内容(1)在天窗点和行车间隔内,完成挖孔防护桩和支撑桩的施工。(2)封锁点内进行线路的应力放散施工,此部分计划与太原工务段签订协议后,委托工务段具体组织实施(含施工完毕后重新锁定轨温)。(3)在既有石太线慢行限速45km/h条件下,完成对既有线3-5-3扣轨形式线路加固施工;(4)在既有石太线慢行限速45km/h条件下,完成框构主体的顶进施工;(5)在既有石太线慢行限速45km/h条件下,完成线路加固的拆除、既有混凝土枕更换为桥枕及桥上线路护轨的安装施工。2、驻站及现场施工防护施工期间,在北营站设驻站员一名并按规定配备耳机,现场设远方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4慢行防护员两名、施工点防护员五名。驻站和现场采用对讲机和手机两种联系方式。驻站联络员负责及时向现场防护人员通报施工区段列车的通过时间,现场防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应答和确报制度,当接到驻站员通报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停止施工并及时下道,检查确认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各作业部位均位于行车限界以外,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记录,严格交接班制度。现场大型施工机械严格执行一机一人防护制度。(四)工程重点难点在运营线进行线路加固施工,如何保证线路的稳定和行车安全是本工程的第一重点所在。(五)相关单位1、建设单位:2、监理单位:3、设计单位:4、施工单位:(六)施工便道:利用长风东街和双塔南路既有公路作为施工便道。(七)施工用电:从钢窗厂电网接入,同时根据工地情况配备1台120KW的发电机,1台30KW的发电机。(八)施工用水:使用钢窗厂自来水。三、总体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5线路加固工程确保线路稳定,杜绝红光带的出现;框构顶进偏差高程偏差严格控制在200mm之内,方向偏差控制在100mm之内,力求0偏差顶进,工程合格率100%。(二)工期目标2012年03月01日开工,2012年04月30日完工。(三)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四)环保目标施工过程中采取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废水、工程垃圾按规定处理、排放,确保因施工生产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发包人要求规定数值,满足国家及太原市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规定数值。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保护水资源环境,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把本工程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达标工地。(五)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企业文化标准,组织健全、目标明确、措施齐全、执行有力;施工场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材料堆码整齐、各类标志齐全;施工人员遵纪守法、文明用语、尊重民风、民俗,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四、施工组织机构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6五、总体施工方案(一)施工顺序1、顶进框构施工准备→挖孔桩施工→线路应力放散→慢行施工防护→线路3-5-3扣轨加固→框构出土顶进→线路加固扣轨拆除→更换桥枕、安装护轨→施工封锁→锁定轨温→撤销慢行,阶梯提速恢复正常行车。(二)挖孔桩防护方案(人工挖孔桩)1、防护桩(1)框构四角处各设置6根,呈“L”型布置,共24根(详见防护桩布置图)。桩径1.25m,桩长20m,桩身为C25钢筋砼。(2)桩身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截面主筋为通长直径25mm的螺蚊钢,每桩数量50根,2根1束,箍筋直径为10mm圆钢,每隔0.2m设置一道,桩顶设冠梁将桩连接成整体。(3)冠梁采用30根直径20mm螺蚊钢,箍筋采用直径12mm螺纹钢,间距为0.2m,挖孔桩主筋伸入横梁0.75m与横梁主筋焊接在一起。冠梁截面为1.65m×1.0m。2、支撑桩(1)框构顶出端支撑桩设置7根,两孔内各设置3根,中墙位置设置1根,桩直径1.25m,桩长16m。(2)桩身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截面主筋为通长直径25mm的螺蚊钢,每桩数量18根。箍筋直径为8mm圆钢,每隔0.2m设置一道。3、抗横移桩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7(1)框构定出前端设置抗横移桩及冠梁。桩间距4m,桩径1.25m,桩长25m,共9根。(桩位布置及冠梁见附图)。(2)桩身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截面主筋为通长直径25mm的螺蚊钢,每桩数量18根。箍筋直径为8mm圆钢,每隔0.2m设置一道,桩顶设冠梁将桩连接成整体。(3)冠梁形状为L形,采用20根φ20mm螺蚊钢,箍筋采用直径8mm盘条,间距0.2m,挖孔桩主筋伸入横梁0.5m与横梁主筋焊接在一起。冠梁上截面为0.825m×0.5m,下截面为1.65m×0.5m。4、挖孔防护桩采用人工挖土,卷扬机配合三角架提升土方,采用孔壁支护,支护方式采取内径1.25米,壁厚10cm,每节1米。挖孔桩开挖轮流进行,每次开挖深度1m,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继续开挖。支护高出地面不少于20cm,但不能超过行车限界。护壁大样如下: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8(三)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恢复方案1、慢行前一天封锁太原站至新鸣李站区间线路,对既有无缝线路(框构中心两侧各145m)进行应力放散施工。具体锁定轨温和调节长度委托太原工务段负责计算确定并组织具体实施。2、待框构顶进就位后,对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段进行恢复。(四)线路加固方案线路加固:线路加固采用纵横抬梁及3-5-3扣轨法,(详见线路加固图)。设计方案:抽换所有砼枕为3.4m长木枕,2根木枕并在一起,横梁0.6+1.2m循环布置。抽换枕木对线路影响大。若采用在枕木中间安装长木枕-工字钢-工字钢循环布置,既可保证工字钢横梁数目不变,又可保证线路的稳定。1、方枕及抽换木枕为了保证横抬梁在穿入时方向和位置的准确,首先在既有轨道上按计划位置标明枕木、工钢和穿入木枕的具体位置,将左线砼枕全部放到右线相对应位置(隔六放一),上下行线路经现场调查,其高差为0~150mm,在工字钢上搭长木板到相同位置,保持两侧受力。2、穿入线路加固长木枕按标定位置在上下行线砼枕盒内穿入3.4m长木枕。穿入的木枕上铁垫板,钉齐道钉,每穿好一根及时回填道碴同时捣固密实。3、设置3-5-3扣轨扣轨采用P50钢轨,以3-5-3形式布置,即两股钢轨外侧采用3扣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9轨,轨道中心采用5扣轨;每束扣轨长50m,扣轨伸出框构两侧各9.5m,扣轨采用25m和12.5m两种长度钢轨交错布置保证接头相互交错,每束扣轨设置完毕后及时用“U”型卡与木枕连接牢固;设置时必须保证扣轨距离主轨垫板不得小于5cm,每束扣轨两端及时设置木梭头。4、穿设横梁工字钢横梁采用I45(B型)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布置,间距0.6-1.2-0.6-1.2m循环布置,桥范围内全部加固,框构桥两侧15m范围0.6-0.6循环布置,各穿25道工钢。框构范围内工钢横梁采用12m和12+12m(6+12+6)两种连接形式,相互交错使用,框构范围外工钢横梁采用12m连接方式。工钢接头采用两块12mm厚钢板按夹板状布置,¢22mm高强螺栓连接,横向I45(B型)工字钢每个接头不少于12个螺栓,穿设螺栓眼必须用专用打眼机进行打眼,不能用氧气割眼,已保证连接夹板处紧固性。5、架设纵梁工字钢为增加刚度和稳定性,在石太上行与石太下行线两侧路肩及线间共设3束48m长纵梁,每束均为3×I45(B型)工字钢组成,每组由4根12m长工字钢组成。每束纵梁中接头采用交错布置形式,工钢接头均采用¢22mm高强螺栓连接,每个接头不少于12个螺栓,穿设螺栓眼必须用专用打眼机进行打眼,不能用氧气割眼,已保证连接夹板处紧固性。纵梁设在横梁之上,纵梁与横梁用“U”型卡连接,纵梁两端及中间间隔采用枕木垛支撑。6、防线路横移措施框构中桥顶进施工方案10①为防止线路横移,在线路西侧设置防止横移挡墙,用于支挡横向工钢。挡墙为L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宽1.65m、厚0.5米,上部宽0.825米,高度0.5m,基础为¢1.25m钢筋混凝土挖孔桩共9根,桩距4米,桩长25m,L型挡墙靠线路侧距离石太左线线路中心9米。框构就位后挑檐前端距离前背梁0.5m。②在框构顶部预埋锚固钢筋,顶进中用倒链进行后拉。③为减小框构桥与横梁的摩擦力,在横梁与框构桥顶板间放置小滑车。(五)既有设备安全防护方案1、光缆、电缆的保护(1)施工中开挖出的外露电缆、光缆,其上不得放置任何材料、工具和其他物品,不搭接任何临时供电通信等线路;(2)电缆、光缆采用玻璃钢防护槽进行防护,并做好标识。2、接触网杆的保护在顶进期间设置专门的既有设备监护人员,对电缆,接触网的既有设备进行监护,随时注意接触网杆位处路基变化情况。施工期间严禁将接触网杆作为地锚进行各种拉线的设置,确保其稳定性。3、防胀轨跑道措施在既有线轨腰处绑扎海绵条,设专人洒水降温。试验员每隔两小时用轨温表测量一次轨温并作好记录,当实测轨温接近锁定轨温时,立即通告洒水人员提高洒水的频率,并随时监测轨温,直到实测轨温